-
公开(公告)号:CN104682053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1510055150.7
申请日:2015-02-03
Applicant: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IPC: H01R13/24
Abstract: 一种电池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包含插槽。导电端子设置于插槽中,各导电端子包括:弹性连接部、接触部及固定部。弹性连接部包括相互间隔且依次形成向左侧斜伸及向右侧斜伸排列之弹性臂以及形成于该些弹性臂两侧的连接部,且各弹性臂由一端围绕至另一端形成矩形结构。接触部穿出于插槽一侧,接触部包括自弹性连接部前侧延伸且回折向后之弯曲接触部。固定部自弹性连接部后侧延伸并穿出于插槽另一侧。
-
公开(公告)号:CN103794902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46155.9
申请日:2014-02-10
Applicant: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IPC: H01R1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2428 , H01R12/57 , H01R13/2464 , H01R13/432
Abstract: 一种具一体成型端子之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其上贯穿形成复数固定孔,在绝缘本体前端形成复数与固定孔对应之导引部,各导引部内形成有与对应固定孔相连通之导引通道;以及复数端子,分别设置在绝缘本体的固定孔内,各端子为一体成型而具有一焊接部、一弹性部以及一电性接触部,该弹性部为可压缩,自焊接部朝前延伸而位于对应的固定孔内,且垂直波浪状,该电性接触部自弹性部朝前延伸,以可滑动方式设置在对应导引部的导引信道内,且电性接触部与导引通道内壁呈面接触;其中,当端子伸缩时,电性接触部受导引通道导引而沿着端子之轴向进行线性式滑动。电连接器之端子可提供稳定的接触且可供传输大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04682054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55210.5
申请日:2015-02-03
Applicant: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IPC: H01R1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2407 , H01R13/2471 , H01R13/2492
Abstract: 一种电池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包括绝缘本体、复数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包含复数插槽。复数导电端子设置于复数插槽中,各导电端子包括:弹性连接部、接触部及固定部。弹性连接部包括相对称之左排弹性部与右排弹性部,左排弹性部与右排弹性部各自包括复数相互间隔且依次排列之弹性臂以及复数形成于复数弹性臂两侧的连接部,左排弹性部之复数弹性臂与右排弹性部之复数弹性臂共同界定形成矩形结构。接触部穿出于插槽一侧,接触部包括自弹性连接部前侧延伸且回折向后之弯曲接触部。固定部自弹性连接部后侧延伸并穿出于插槽另一侧。
-
公开(公告)号:CN104682052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55105.1
申请日:2015-02-03
Applicant: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IPC: H01R1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24/76 , H01R13/24 , H01R13/2428 , H01R13/2414
Abstract: 一种电池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复数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包含复数插槽。复数导电端子设置于复数插槽中,各导电端子包括:弹性连接部、接触部及固定部。弹性连接部包括复数相互横向排列且平行之弹性臂以及复数形成于复数弹性臂两侧的连接部。接触部穿出于插槽之一侧,接触部包括一自弹性连接部前侧延伸且回折向后之弯曲接触部以及一形成于弯曲接触部末端之主动接触臂。固定部穿出于插槽之另一侧,固定部包括一自弹性连接部后侧延伸且回折向前之折弯部以及一形成于折弯部末端并对位于主动接触臂之被动接触臂。
-
公开(公告)号:CN102751608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42137.9
申请日:2012-07-13
Applicant: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IPC: H01R13/405 , H01R13/02 , H01R2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04 , H01R24/62 , H01R2107/00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结构,包括一金属壳体以及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系收容于该金属壳体内,该绝缘本体以嵌入式成型制程乘载有复数第一讯号端子以及复数第二讯号端子,该第一讯号端子以及该第二讯号端子一端具有一弯折部,且该等第一讯号端子以及该等第二讯号端子邻近于该弯折部处系具有一料桥。藉由前述结构,本创作有效的将电连接器产品结构简单化、减少零组件、以及降低零件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665310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011425332.6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IPC: H01R13/405 , H01R13/02 , H01R13/646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电连接器,具HDMI 2.1规格,包括绝缘本体、多个端子以及壳体。端子配置于绝缘本体,壳体局部包覆绝缘本体与端子。端子包括位列上排的十个端子及位列下排的九个端子,且沿排列方向彼此交错。十个端子的脚位沿排列方向依序是第一端子Data2+、第三端子Data2‑、第五端子Data Shield、第七端子Data0+、第九端子Data0‑、第十一端子Data3 Shield、第十三端子CEC、第十五端子SCL、第十七端子DDC/CEC Ground及第十九端子Hot Plug Detec1。九个端子的脚位沿排列方向依序是第二端子Data2 Shield、第四端子Data1+、第六端子Data1‑、第八端子Data0 Shield、第十端子Data3+、第十二端子Data3‑、第十四端子Utility、第十六端子SDA及第十八端子+5V Power。
-
公开(公告)号:CN103811942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410044669.0
申请日:2014-02-07
Applicant: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IPC: H01R13/639 , H01R13/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71 , H01R12/7023 , H01R12/79 , H01R13/6276
Abstract: 一种线对板连接器,系供结合至一具有胶芯的板对线连接器,板对线连接器包括卡制部和位于卡制部左右两侧的结合部,卡制部形成有多道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槽道;以及结合部在前侧包括一结合柱,且结合柱形成有扩大端部;设置于槽道的讯号端子包括埋藏于槽道的固定部、由固定部向后延伸的焊接部、及由固定部向前延伸的导接部,线对板连接器包括:一个具有上表面及下表面的介电壳体,在左右两侧成形有贯穿上下表面的卡槽;以及对应导接部的限位凹槽;及埋藏于限位凹槽的导接端子,供电性连接导接部;其中,卡槽形成有对应扩大端部的卡制凸部。
-
公开(公告)号:CN104682053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55150.7
申请日:2015-02-03
Applicant: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IPC: H01R1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2428 , H01R13/24
Abstract: 一种电池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包含插槽。导电端子设置于插槽中,各导电端子包括:弹性连接部、接触部及固定部。弹性连接部包括相互间隔且依次形成向左侧斜伸及向右侧斜伸排列之弹性臂以及形成于该些弹性臂两侧的连接部,且各弹性臂由一端围绕至另一端形成矩形结构。接触部穿出于插槽一侧,接触部包括自弹性连接部前侧延伸且回折向后之弯曲接触部。固定部自弹性连接部后侧延伸并穿出于插槽另一侧。
-
公开(公告)号:CN103811906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46436.4
申请日:2014-02-10
Applicant: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IPC: H01R1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113 , H01R4/185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之端子,包括:一基部;一包线部,自基部后端向后延伸;二连接部,分别自基部两侧边向下延伸;以及二弹性臂,分别自两连接部前端朝前延伸,且分别具有一延伸段、一转折部以及一反折接触段,该延伸段自对应连接部前端朝前延伸,该转折部形成在延伸段上,该反折接触段自转折部延伸,平行延伸段且贴合在延伸段内侧面上,且两反折接触段相间隔而形成一位于两者之间的插接空间。弹性臂厚度较大且具有高结构强度而能提供良好的接触、夹持、导电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614281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11423280.9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IPC: H01R13/405 , H01R13/02 , H01R13/646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电连接器,具HDMI 2.1规格,包括绝缘本体、多个端子以及壳体,壳体局部包覆绝缘本体与端子。所述多个端子包括位列上排的十个端子及位列下排的九个端子,且沿端子的排列方向彼此交错。位列上排的十个端子沿排列方向依序是第一端子Data2+、第三端子Data2‑、第五端子Data Shield、第七端子Data0+、第九端子Data0‑、第十一端子Data3 Shield、第十三端子CEC、第十五端子SCL、第十七端子DDC/CEC Ground及第十九端子Hot Plug Detec1。位列下排的九个端子沿排列方向依序是第二端子Data2 Shield、第四端子Data1+、第六端子Data1‑、第八端子Data0 Shield、第十端子Data3+、第十二端子Data3‑、第十四端子Utility、第十六端子SDA及第十八端子+5V Power。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