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坡可变形仿生态鱼道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1710770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811332.7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坡可变形仿生态鱼道模型,所述可变坡可变形仿生态鱼道模型包括:储水水箱以及固定在储水水箱上的模拟鱼道,所述储水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矩形鱼道供水水箱,本发明通过储水水箱、潜水泵、供水管、模拟鱼道、跌水井及三角堰的合理设计,形成了一个能实现自循环的创新型鱼道供水系统,实验者可以在该鱼道开展不同工况下的鱼道过鱼实验,此外,实验者可利用额外的实验仪器自主设计实验;具有可变坡可变形梯形断面仿生态特性,不仅可以改变鱼道渠道底坡坡度,还可以改变渠道两侧壁坡脚,实现鱼道断面从矩形到梯形的变化,模拟多种实际河道环境。

    一种弱水动力条件下雨污管网减淤措施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3594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314847.2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雨污管网清洁领域,尤其是涉及弱水动力条件下雨污管网减淤措施设计方法。减淤措施包括若干组首尾相连的减淤板与其两侧的过渡平板,减淤板涉及不同弯折程度,整体设计为形状尺寸一致的连续波状结构,顺水流方向安装在污水管道内。本发明受到蜻蜓在微风条件下可以悬停的启发,基于蜻蜓翅膀表面不规则凹槽结构所设计。通过在管道中局部安装各类型、弯折程度的减淤板而形成连续波状起伏地形诱发强漩涡和高剪切流,从根本上抑制了污垢在管道表面的附着,减少了颗粒物沉降、淤积现象,达到长效减淤的最终目标。本发明优点在于这种减淤措施不需要外力驱动,只要水流经过减淤板即可被动地诱导强漩涡和高剪切流,从源头上抑制淤积物的产生。

    一种管、渠、场耦合的多模态装配式水力现象发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74103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811328.0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渠、场耦合的多模态装配式水力现象发生装置,所述管、渠、场耦合的多模态装配式水力现象发生装置包括:下部储水箱、U型明渠和梯形断面仿生态过流渠道,所述U型明渠位于下部储水箱上方设置,所述梯形断面仿生态过流渠道位于U型明渠上方设置,所述梯形断面仿生态过流渠道一侧固定安装有鱼道出水箱,所述U型明渠远离鱼道出水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下层明渠出水箱,所述下部储水箱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输出端连接有两个供水管,其中一个所述供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鱼道出水箱连通,另一个所述供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下层明渠出水箱连通。

    一种综合性创新型水力学实验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641684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366608.5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性创新型水力学实验平台,包括明渠实验组件、虹吸管实验组件和管流实验组件;明渠实验组件包括供水水箱、潜水泵、供水管、上部出水箱、第一稳流孔板、U型明渠水槽;虹吸管实验组件包括虹吸管高位水箱、潜水泵、虹吸管、低位水箱、吸水管;管流实验组件包括第一管流实验管道、第二管流实验管道、第三管流实验管道、第二集水箱、管流回水管。本发明通过供水水箱、实验水槽、实验管路及回水管路的合理设计,形成了一个能实现自循环的创新型供水系统,实验者可在该平台同时进行多项规定的水力学实验,包括堰流实验、明渠糙率测定实验、雷诺实验、流量测量实验、鱼道实验、沿程阻力系数测定实验等。

    一种多级复式河道冰封期水位流量关系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3641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365503.2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级复式河道冰封期水位流量关系预测的通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多级复式河道冰封期断面的测量数据,将断面划分为2k+1个子区域,并进一步根据几何特征将其归为7种类型;对各子区域进行受力分析,构建力的平衡方程(以第K区域为例)#imgabs0#从而得到三对角系数矩阵的矩阵方程;基于“Thomas”算法求解矩阵方程,得到各子区域的断面平均流速,进而通过流速‑面积法得到该河道冰封期的水位流量关系。本发明提出的水位流量关系预测方法具有统一的表达式,便于使用编程程序进行计算,可应用于多级复式河道在冰封期(包括全部冰盖,部分冰盖)的水位流量关系的计算,是一种通用且精确度高的计算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