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42069C
公开(公告)日:2006-02-15
申请号:CN03126345.3
申请日:2003-09-05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从天然产氢菌源中筛选天然混合厌氧产氢微生物的有效方法。用物理方法对天然产氢菌源进行处理,抑制非产氢微生物和病源微生物的活性,其特征在于:对天然产氢菌源通过强制曝入空气法或红外线加热法使非产氢微生物和病源微生物失去活性,强制曝入空气法是将天然产氢菌源和水的悬浮液在室温~40℃的温度条件下,通过用空气泵进行强制曝入空气;红外线加热烘干法是通过红外线加热干燥的方法将天然产氢菌源烘干,烘干至无水份状态将其作为产氢微生物用于生物制氢,可实现持续、稳定、高效、经济生产氢气的目的。本发明广泛适用于含碳水化合物的有机废水,农作物秸秆、农副产品下脚料及其它农业固体废弃物的生物制氢。
-
公开(公告)号:CN1270826C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200410010159.8
申请日:2004-03-26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氟康唑配位聚合物,同时提供了该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即利用含氮的有机化合物氟康唑和过渡金属氯化物在室温下经自组装培养形成,产物具有稳定性高,不溶于水及多数有机溶剂,分离容易并可重复使用特点。本发明还提供了氟康唑配位聚合物的用途,即使用该聚合物作为催化剂,用于苯酚过氧化氢羟化反应,可以高选择性制备邻苯二酚,有效解决了苯酚羟化反应生成苯二酚的选择性差、产率低、催化剂回收困难、溶剂污染环境等一系列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212200C
公开(公告)日:2005-07-27
申请号:CN03126344.5
申请日:2003-09-05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农业固体废弃物生产氢气的方法。它是将农业固体废弃物先用化学方法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已知厌氧发酵方法产生氢气。农业固体废弃物的化学预处理过程包括:a、酸化:将农业固体废弃物加稀酸进行酸化;b、加热:对酸化处理的含有农业固体废弃物的稀酸悬浮液进行直接加热或者微波加热;c、中和:对经加热处理后的稀酸悬浮液用稀碱液进行中和处理,使稀酸悬浮液接近中性。然后用已知的厌氧厌发酵进行生物制氢。实验证明:玉米秸秆的最大产氢能力为143.58毫升氢气/克玉米秸秆;每克啤酒糟的最大产氢能力为58.6毫升氢气/克啤酒糟;每克麦草秸秆的最大产氢能力为41毫升氢气/克麦草秸秆;每克麦麸的最大产氢能力为103.6毫升氢气/克麦麸。
-
公开(公告)号:CN1152565A
公开(公告)日:1997-06-25
申请号:CN95120857.8
申请日:1995-12-20
Applicant: 郑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13
Abstract: 混合氨基酸配合态多元微肥,由17种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混合稀土元素、钾、硼、氮、黄腐酸、微量碘和表面活性剂组成。其制造方法是将含混合氨基酸的工业废水除杂蒸发得到氨基酸浓缩液,在硝酸或盐酸介质中,分别与混合稀土盐和多种微量元素盐进行配合反应,得到相应的氨基酸金属硝酸盐(或氯化物)配合物,再与辅助溶液混合制得微肥。本发明产品营养全面,水溶性好,作物易吸收,施肥简便且用量小,性能稳定,存储期长,增产显著,投入产出比高。
-
公开(公告)号:CN1522805A
公开(公告)日:2004-08-25
申请号:CN03126344.5
申请日:2003-09-05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农业固体废弃物生产氢气的方法。它是将农业固体废弃物先用化学方法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已知厌氧发酵方法产生氢气。农业固体废弃物的化学预处理过程包括:a、酸化:将农业固体废弃物加稀酸进行酸化;b、加热:对酸化处理的含有农业固体废弃物的稀酸悬浮液进行直接加热或者微波加热;c、中和:对经加热处理后的稀酸悬浮液用稀碱液进行中和处理,使稀酸悬浮液接近中性。然后用已知的厌氧发酵进行生物制氢。实验证明:玉米秸秆的最大产氢能力为143.58毫升氢气/克玉米秸秆;每克啤酒糟的最大产氢能力为58.6毫升氢气/克啤酒糟;每克麦草秸秆的最大产氢能力为41毫升氢气/克麦草秸秆;每克麦麸的最大产氢能力为103.6毫升氢气/克麦麸。
-
公开(公告)号:CN1488758A
公开(公告)日:2004-04-14
申请号:CN03126345.3
申请日:2003-09-05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从天然产氢菌源中筛选天然混合厌氧产氢微生物的有效方法。用物理方法对天然产氢菌源进行处理,抑制非产氢微生物和病源微生物的活性,其特征在于:对天然产氢菌源通过强制曝气法或红外线加热法使非产氢微生物和病源微生物失去活性,强制曝气法是将天然产氢菌源和水的悬浮液在室温~40℃的温度条件下,通过用空气泵进行强制曝气;红外线加热烘干法是通过红外线加热干燥的方法将天然产氢菌源烘干,烘干至无水份状态将其作为产氢微生物用于生物制氢,可实现持续、稳定、高效、经济生产氢气的目的。本发明广泛适用于含碳水化合物的有机废水,农作物秸秆、农副产品下脚料及其它农业固体废弃物的生物制氢。
-
公开(公告)号:CN101381743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810049574.2
申请日:2008-04-18
Applicant: 郑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秸秆类生物质通过固态酶解预处理生产氢气和乙醇的方法,其过程包括:a.秸秆的处理:对秸秆类生物质进行处理,使其湿度达到秸秆与水的质量比1∶1~1∶8,细度达到10~80目;b.秸秆的固态酶解:将处理后的秸秆与固态酶混合均匀后,置于发酵罐中压实,密封罐口,进行酶解预处理,酶解温度为15~50℃;发酵时间为3~25天;c.发酵法生产氢气和乙醇:秸秆的酶解产物可直接用作生产氢气或者生产乙醇。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秸秆的水解效率高,预处理成本较低,且水解过程不会产生对发酵生产氢气或乙醇有抑制作用的副产物。本发明也在木糖和木糖醇的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597115A
公开(公告)日:2005-03-23
申请号:CN200410010159.8
申请日:2004-03-26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氟康唑配位聚合物,同时提供了该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即利用含氮的有机化合物氟康唑和过渡金属氯化物在室温下经自组装培养形成,产物具有稳定性高,不溶于水及多数有机溶剂,分离容易并可重复使用特点。本发明还提供了氟康唑配位聚合物的用途,即使用该聚合物作为催化剂,用于苯酚过氧化氢羟化反应,可以高选择性制备邻苯二酚,有效解决了苯酚羟化反应生成苯二酚的选择性差、产率低、催化剂回收困难、溶剂污染环境等一系列问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