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01239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1000063.6
申请日:2019-10-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减振及缓冲一体化装置,包括变截面的缸筒、设置于缸筒内的第一活塞、与第一活塞连接设置的第一活塞杆、与第一活塞连接设置的第二活塞杆、设置于第二活塞杆端部的第二活塞以及分别设置于缸筒端部的上端盖和下端盖;缸筒包括减振段和缓冲段,第一活塞与缸筒内壁之间设置间隙;第二活塞设置于缓冲段内且第二活塞可沿缸筒轴向方向运动,缓冲段内填充有铁磁颗粒小球,本技术方案的装置利用磁流变阻尼器的性能,可适应多种外界工况,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在缓冲时利用颗粒阻尼器性能,输出力值稳定,且可通过调整线圈电流来改变磁场,调节第二活塞与颗粒的摩擦系数,可适应多种缓冲工况;且本发明结构紧凑,安装形式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302797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486558.5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F16F9/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环路非对称式磁流变阻尼器,一种多环路非对称式磁流变阻尼器包括筒体、设置于筒体两端的左端盖和右端盖、设置于筒体内的活塞机构以及与活塞机构连接设置并能驱动活塞机构往复运动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沿筒体轴线方向从左到右依次布置的活塞组件、阀片组件以及与活塞杆连接设置的阀体组件;所述活塞杆驱动活塞机构往复运动进而形成不同的磁流变液循环回路,本技术方案的磁流变阻尼器解决了限定的尺寸要求下,所需阻尼力范围较大同时压缩复原工况下所需力值不同的需求,克服了被动式减振装置力值难以进行大范围调节以及传统对称式磁流变减振装置在实现非对称输出力时过于依赖控制算法和响应时间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925349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176651.5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传感分离式双筒磁流变阻尼器,包括互成角度连通设置的第一活塞筒与第二活塞筒;第一活塞筒包括同轴设置的活塞内筒和活塞外筒,活塞内筒、活塞外筒以及第二活塞筒形成有磁流变液循环通道;活塞内筒设置有可沿活塞内筒轴向方向往复运动的活塞杆组件,活塞杆组件压缩和复原磁流变液分别对应形成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第二活塞筒内设置有用于形成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的磁流变液调节机构,本专利通过磁流变液内外通道间的循环流动以实现压缩和复原工况下阻尼力值的独立控制;且该装置可通过远离磁流变线圈的自传感LVDT结构设计检测磁流变阻尼器的活塞杆与活塞外筒的相对位移和相对速度,为调节阻尼器阻尼力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630673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915367.9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宽频减振装置,包括支撑套筒和外套于支撑套筒的活塞外筒;支撑套筒内沿支撑套筒轴向方向依次设置有驱动电机、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以及滚珠丝杠组件;活塞外筒内设置有与支撑套筒端部固定连接的活塞环,活塞环内部设置有截面为梯形结构的楔形块;滚珠丝杠组件端部设置有用于沿活塞环轴向方向运动进而挤压楔形块周向扩张的活塞推进块;所述楔形块与活塞外筒之间固定安装有摩擦片;本技术方案中的减振装置,在工作时通过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实现压力的稳定性,保证结构的“反锁”作用,根据不同工况要求调节正压力和改变外筒内嵌摩擦片的摩擦系数,获得所需的库伦阻力,提高减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778636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911175124.2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独立可控磁流变阻尼器,包括阻尼器外筒总成、活塞总成、活塞杆、浮动活塞以及填充于阻尼器外筒总成内腔中的磁流变液,所述活塞总成及浮动活塞将阻尼器外筒总成内腔分隔为复原腔、压缩腔和气室,所述活塞总成上形成有压缩通道和复原通道,所述活塞总成在压缩行程中磁流变液通过压缩通道从压缩腔流向复原腔,所述活塞总成在复原行程中磁流变液通过复原通道从复原腔流向压缩腔,在压缩行程以及复原行程过程中,浮动活塞可轴向自适应滑动,实现压缩复原运动的平稳过渡;本发明可以解决被动式减振装置难以根据工况自适应调节的问题以及磁流变阻尼器控制算法复杂的问题,实现压缩力和复原力的独立及联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630673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910915367.9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宽频减振装置,包括支撑套筒和外套于支撑套筒的活塞外筒;支撑套筒内沿支撑套筒轴向方向依次设置有驱动电机、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以及滚珠丝杠组件;活塞外筒内设置有与支撑套筒端部固定连接的活塞环,活塞环内部设置有截面为梯形结构的楔形块;滚珠丝杠组件端部设置有用于沿活塞环轴向方向运动进而挤压楔形块周向扩张的活塞推进块;所述楔形块与活塞外筒之间固定安装有摩擦片;本技术方案中的减振装置,在工作时通过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实现压力的稳定性,保证结构的“反锁”作用,根据不同工况要求调节正压力和改变外筒内嵌摩擦片的摩擦系数,获得所需的库伦阻力,提高减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388403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645173.1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F16F9/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通道变惯容变阻尼减振器,包括阀体外缸筒、阀体内缸筒组件、阀体内铁芯、阀体上端盖以及阀体下端盖;阀体外缸筒与阀体上端盖和阀体下端盖之间形成安装腔体;阀体内缸筒组件与阀体内铁芯之间以及阀体内缸筒组件与阀体外缸筒之间分别形成有第一磁流变液通道和第二磁流变液通道,第一磁流变液通道为螺旋形通道;阀体内铁芯和阀体外缸筒分别设置有内励磁线圈和外励磁线圈;还包括磁流变液以及驱动磁流变液流动的液压缸组件。本技术方案通过控制施加到内励磁线圈和外励磁线圈中电流的大小,控制第一及第二磁流变液通道压强的变化,实现阻尼的变化并可调节内螺旋通道中磁流变液的流动状态来实现减振器惯容特性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925349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1176651.5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传感分离式双筒磁流变阻尼器,包括互成角度连通设置的第一活塞筒与第二活塞筒;第一活塞筒包括同轴设置的活塞内筒和活塞外筒,活塞内筒、活塞外筒以及第二活塞筒形成有磁流变液循环通道;活塞内筒设置有可沿活塞内筒轴向方向往复运动的活塞杆组件,活塞杆组件压缩和复原磁流变液分别对应形成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第二活塞筒内设置有用于形成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的磁流变液调节机构,本专利通过磁流变液内外通道间的循环流动以实现压缩和复原工况下阻尼力值的独立控制;且该装置可通过远离磁流变线圈的自传感LVDT结构设计检测磁流变阻尼器的活塞杆与活塞外筒的相对位移和相对速度,为调节阻尼器阻尼力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836236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911175112.X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F16F9/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输出非对称阻尼的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包括外缸筒、与外缸筒左端固定连接设置的左端盖以及与外缸筒右端固定连接设置的右端盖;所述外缸筒内部从外到内依次布置有外铁芯、铁芯隔磁筒、内铁芯、内缸筒以及磁流变液推送杆;所述外铁芯与外缸筒之间形成用于磁流变液循环流动第一环形通道,所述内缸筒与内铁芯之间形成用于磁流变液循环流动第二环形通道;所述左端盖沿外缸筒轴向方向布置有用于控制磁流变液产生不同循环流动回路的第一控制组件和第二控制组件,本技术方案的磁流变阻尼器可以利用简单的分级控制实现半主动控制,降低对复杂传感系统和控制系统的依赖。
-
公开(公告)号:CN110836236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911175112.X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F16F9/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输出非对称阻尼的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包括外缸筒、与外缸筒左端固定连接设置的左端盖以及与外缸筒右端固定连接设置的右端盖;所述外缸筒内部从外到内依次布置有外铁芯、铁芯隔磁筒、内铁芯、内缸筒以及磁流变液推送杆;所述外铁芯与外缸筒之间形成用于磁流变液循环流动第一环形通道,所述内缸筒与内铁芯之间形成用于磁流变液循环流动第二环形通道;所述左端盖沿外缸筒轴向方向布置有用于控制磁流变液产生不同循环流动回路的第一控制组件和第二控制组件,本技术方案的磁流变阻尼器可以利用简单的分级控制实现半主动控制,降低对复杂传感系统和控制系统的依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