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0217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823522.7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鸡腿菇栽培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用于鸡腿菇栽培的培养料、其制备方法和鸡腿菇的栽培方法。培养料的主料包括废弃的家畜垫料和棉籽壳,所述废弃的家畜垫料的质量占所述培养料的干重的55-70%,所述棉籽壳的质量占所述培养料的干重的15-30%。该培养料生物转化率高,可以有效促进鸡腿菇的生长,且原料易得、便宜,能够降低栽培鸡腿菇的生产成本,提升其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7541470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1001075.1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一种复活杏鲍菇菌种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食用菌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复活杏鲍菇菌种的培养基,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胡萝卜20~40份,葡萄糖1~5份,琼脂1~5份。该培养基对杏鲍菇菌种复活、复壮效果好,培养原料来源广、易得,成本低廉。一种复活杏鲍菇菌种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原料与水混合。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672020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91849.X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IPC: A23B7/0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B7/00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延长番茄贮藏时间的方法,所述延长番茄贮藏时间的方法在52℃下对番茄热处理;52℃番茄热处理对延长番茄的贮藏时间效果明显;适当的高温热处理可以大大减少了番茄的本身水分,创造一定的条件,提高了番茄果实的硬度、有效的保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以及降低腐烂率,在不同的阶段进行生理指标测定,以期为番茄的贮藏保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2668977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92555.1
申请日:2012-06-12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培育无籽茄子品种的方法。该方法将茄子单性结实和雄性不育两个性状聚合在同一品系上,获得具有单性结实性能的雄性不育新型育种材料,其单性结实率在50%左右,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在99%以上。其果实在整个采收期无籽或少籽,该性状能够稳定遗传。利用此类茄子育种材料采用杂种优势育种的方法,可培育出整个采收期天然无籽或少籽的茄子杂交品种,其天然无籽果率一般在76%左右。可利用此类品种生产无籽或少籽茄子果实。
-
公开(公告)号:CN106770404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611092102.6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IPC: G01N23/22 , G01N23/2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叶片结构和根系根毛是否抗病毒病的方法,利用手撕番茄叶片和组织培养根系,电镜观察叶片表面结构和根系根毛;在植株生长中期,采集正常叶片嫩叶,进行手撕,观察叶片表皮细胞、叶片厚度、绒毛、气孔;利用100%的酒精浸泡通草,叶片加在通草中间,使用2个刀片进行切割,选取两个刀片之间的叶片进行电镜观察;对种子进行消毒,进行培养基发芽试验,在生长过程中进行不同阶段的电镜观察,观察根系根毛的数量。本发明可通过观察叶片表皮细胞结构、绒毛和气孔数量、根系根毛的多少、叶片的厚度可以多为判断是否抗病的一个重要依据;对番茄田间抗病性育种提供重要依据,效果直观、简单,且投资和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6770404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92102.6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叶片结构和根系根毛是否抗病毒病的方法,利用手撕番茄叶片和组织培养根系,电镜观察叶片表面结构和根系根毛;在植株生长中期,采集正常叶片嫩叶,进行手撕,观察叶片表皮细胞、叶片厚度、绒毛、气孔;利用100%的酒精浸泡通草,叶片加在通草中间,使用2个刀片进行切割,选取两个刀片之间的叶片进行电镜观察;对种子进行消毒,进行培养基发芽试验,在生长过程中进行不同阶段的电镜观察,观察根系根毛的数量。本发明可通过观察叶片表皮细胞结构、绒毛和气孔数量、根系根毛的多少、叶片的厚度可以多为判断是否抗病的一个重要依据;对番茄田间抗病性育种提供重要依据,效果直观、简单,且投资和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640726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0901642.4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G1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秀珍菇工厂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菌丝培养、培养室气温保持在24℃±1℃,CO2浓度控制在小于2000ppm±50ppm,空气相对湿度为60%±5%,光照强度为0,2)标准化催蕾、升温至24℃±1℃,去掉套环,袋口喷雾化水,开启通风控制CO2浓度≤1000ppm±50ppm,开启加湿,3)出菇管理、菌盖直径达到1.5cm后,袋口补雾化水,维持CO2浓度≤1000ppm±50ppm,温度22℃±1℃,空气湿度80%±5%,24小时后,菌盖直径达到4cm,4)转潮期管理:每潮菇采收结束后,及时清理菇根,袋口补雾化水,将温度升到24℃,空气湿度降低到70%,养菌10~15d,再按照2)、3)步骤进行催蕾及下一潮菇出菇管理。按照本发明可显著提高秀珍菇产品的商品性状,使A级菇比例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476865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810453418.6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原料领域,提供了一种双孢蘑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双孢蘑菇培养料,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废垫料20‑50%、食用菌菌渣30‑60%以及辅料12‑25%。该双孢蘑菇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废垫料、食用菌菌渣以及辅料粉碎后,调节含水量为50‑60%,覆膜闷堆1‑2天;将预堆后获得的预堆物进行建堆,并在堆料的四周覆膜;当堆料的温度升至65‑70℃时,保持1‑2天后进行翻堆。本发明以食用菌菌渣及废垫料为主要原料,添加不同辅料,制得的培养料能用于不同品种双孢蘑菇的栽培生产,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同时降低了食用菌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476865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453418.6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8/20 , C05B1/02 , C05G3/00 , C05D3/00 , C05D3/02 , C05F3/00 , C05F5/00 , C05F5/006 , C05F11/00 , C05F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原料领域,提供了一种双孢蘑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双孢蘑菇培养料,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废垫料20-50%、食用菌菌渣30-60%以及辅料12-25%。该双孢蘑菇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废垫料、食用菌菌渣以及辅料粉碎后,调节含水量为50-60%,覆膜闷堆1-2天;将预堆后获得的预堆物进行建堆,并在堆料的四周覆膜;当堆料的温度升至65-70℃时,保持1-2天后进行翻堆。本发明以食用菌菌渣及废垫料为主要原料,添加不同辅料,制得的培养料能用于不同品种双孢蘑菇的栽培生产,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同时降低了食用菌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6699415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100772.6
申请日:2017-02-23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5G3/00 , A01G18/00 , C05B1/02 , C05C3/00 , C05D3/00 , C05D3/02 , C05F3/00 , C05F5/002 , C05F9/04 , C05F11/00 , C05F17/00 , C05G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孢蘑菇循环生态生产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主料为食用菌菌渣和牛粪组成;食用菌菌渣占干重质量比例为60%‑80%;所述牛粪占干重质量比例为5%‑10%;辅料为油饼、麦麸、石膏、过磷酸钙、重质碳酸钙、石灰;各个辅料成分所占干重质量比例为油饼3%‑6%,麦麸3%‑6%,过磷酸钙1%‑3%,重质碳酸钙1%‑3%,石膏2%‑4%,石灰2%‑5%。本发明以农业废弃物食用菌废菌渣为主要原料,添加不同辅料,用于不同品种双孢蘑菇的栽培生产,实现食用菌产业内部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解决了现有技术适宜品种单一的缺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