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0880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66345.3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重庆建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2G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优化高压蒸汽减温水的操作系统,涉及合成氨技术领域。该操作系统中,一段炉对流段底部设置有高压蒸汽盘管、顶部设置有给水盘管,高压蒸汽盘管的入口通过蒸汽管路与第一高压汽包的出口连接,给水盘管的入口通过第一给水管路与锅炉给水泵的出口连接,给水盘管的出口与第一高压汽包的入口连接;锅炉给水泵的出口通过第二给水管路与换热器的入口连接,换热器的出口分别与第三给水管路、第四给水管路和减温水管路连接;第三给水管路与第二高压汽包的入口连接,第四给水管路与第一高压汽包的入口连接,减温水管路与高压蒸汽盘管连接。其能够在增加蒸汽产量的同时降低一段炉烟气排放温度,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4998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67234.4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重庆建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合成氨装置原料气脱硫工艺,涉及合成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加氢脱硫系统停车后开车,提前升温造成能源大量浪费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原料气压缩机还设有用以对脱硫单元进行提前升温的加热气路,所述加热气路连通有用以通入加热氮气的第一气路和用以回用加热原料气的第二气路。本发明降低能耗的同时,提高加热效率,缩短了开车时间;可以保证脱硫单元催化剂再生过程活性相的再生成,将有机硫化物转化为易于脱除的无机硫化物(如H2S),提高脱硫效率;适用于开车时的快速升温加热,也适用于停车时的原料气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540165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115857.9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重庆建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5F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维修工具,为了提高对化工设备的维修检修效率,提供了一种化工装置检修用便携式多功能工具,包括握杆,开设于握杆其中一端端部的方形的容纳槽,沿握杆的长度方向开设于握杆侧壁的第一通孔,以及滑动设于容纳槽内的钩爪装置;第一通孔与容纳槽相连通;钩爪装置包括一对C形的钩板,用以连接一对钩板外侧壁的连接板,与连接板中部转动连接的推板,开设于推板远离钩板一端的螺纹孔,以及紧固螺栓;一对钩板的内直径不相同,紧固螺栓穿过第一通孔后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本发明的化工装置检修用便携式多功能工具,其具有两个不同型号的钩板,可根据需要切换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原有扳手的数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4327211U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20758939.X
申请日:2014-12-04
Applicant: 重庆建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D2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蒸汽透平的防止润滑油进水装置,包括转子、轴封组件、油封组件和隔离装置,其中轴封组件和油封组件分别与转子轴接,隔离装置包括环状管、进气管和通气开关,环状管为不锈钢管弯曲成环形,环状管轴接于转子上轴封组件与油封组件之间,进气管与环状管接通并通入仪表空气,在进气管上设置有控制阀,环状管面向轴封组件方向设置有气孔。通过在转子上轴封组件与油封组件之间设置隔离装置,当轴封组件泄露蒸汽时,打开控制阀,在环状管内通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从气孔内喷出将蒸汽吹散以防止其进入油封,从而解决润滑油进水问题。达到从根本上解决润滑油进水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4327966U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20759531.4
申请日:2014-12-04
Applicant: 重庆建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J15/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压容器人孔密封垫片,包括垫圈,所述垫圈外壁包覆有一层耐热垫,所述耐热垫由石棉条和不锈钢条交替编织设置而成,所述垫圈内壁上还设有高度与其平齐的不锈钢内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效果显著,在增设了耐热垫和不锈钢内环后,增强了人孔密封垫片的可靠性,解决了高压容器人孔泄露的问题,大大节省了检修工作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4327474U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20759511.7
申请日:2014-12-04
Applicant: 重庆建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B5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凝液回收泵用机械密封装置,包括转子、壳体组件2、轴套、弹簧座、弹簧、动密封环和静密封环,其中轴套与转子密封配合,弹簧座使用螺钉一固定设置在轴套,动密封环滑动设置在轴套,弹簧两端分别与弹簧座和动密封环的非密封面固定连接,静密封环通过螺钉二固定设置在壳体组件2上与动密封环对应位置,静密封环与壳体组件2通过o型密封圈进行密封;在动密封环的密封面上设置有凹槽,静密封环的密封面上设置有凸起,凹槽与凸起密封配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动密封环的运动轨迹被限制,以解决动密封环与静密封环之间的碰撞问题,确保气体内漏率不变,从而提高性能和可靠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