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线夹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207652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210887788.7

    申请日:2022-07-26

    Inventor: 杨徽 罗永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具体是一种变压器线夹,包括有线夹本体,所述线夹本体的一端在长度方向上设有导线安装孔,所述线夹本体上还设有与导线安装孔连通的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内设有紧固螺栓,所述导线安装孔内设有夹持垫片,所述紧固螺栓用于挤压夹持垫片以对导线进行固定,夹持垫片上设置有嵌入导线中的楔形凸起,所述楔形凸起的刃部朝向远离所述夹持垫片的方向。本发明通过设置可以调节位置的夹持垫片,使夹持垫片与导线的接触面积更大、受力更均匀,同时减小对夹持导线造成的损伤,同时由于采用了缩小导线进口,并膨大导线末端的结构形式,从而有效避免了导线从线夹中松动和拔出的情况。

    一种接地装置和接地装置的安装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4582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310209329.8

    申请日:2023-03-06

    Inventor: 杨徽 曾浪 罗永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地装置和接地装置的安装管理方法,所述的接地装置具体包括:接地棒、接地线和接地挂钩,还包括第一安装提示结构、第二安装提示结构和第三安装提示结构,所述第一安装提示结构、第二安装提示结构和第三安装提示结构内分别设置指示件用于在达到对应触发条件时发出指示信号,指示接地装置安装或拆除过程中各部件是否安装或拆除到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通过设置安装提示结构实现了接地装置安装与拆除过程中各安装状态的自动监测和准确判定,使施工过程可实现对接地线的实时检测、定位跟踪、监测状态等,防止接地线操作过程不规范及带地线送电等误操作。

    一种隔离开关
    3.
    发明公开
    一种隔离开关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11669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87208.7

    申请日:2023-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离开关,具体包括:底座、盖体、静刀组件、动刀组件和灭弧装置;盖体通过转轴可转动地与底座连接;静刀组件通过底座安装,包括逐渐远离转轴设置的第一静主触头、静弧触头和第二静主触头;动刀组件通过盖体安装,包括逐渐远离转轴设置的第一动主触头、动弧触头和第二动主触头;盖体和底座连接时,盖体和底座形成第一腔体,静刀组件、动刀组件和灭弧装置安装在第一腔体内,静弧触头设置在灭弧装置内。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动静弧触头在第二动静主触头接触前接触,在第一动静主触头分离前分离,且动弧触头和静弧触头的接触和分离均在灭弧装置内完成,保护主触头不会被电弧烧蚀。

    一种滑动接触式弧触头结构及隔离开关

    公开(公告)号:CN11693629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1087072.X

    申请日:2023-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动接触式弧触头结构及隔离开关,所述的弧触头结构具体包括:通过转轴连接实现分合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动弧触头,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述动弧触头包括弧面结构的第一接触面;静弧触头,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所述静弧触头包括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连接件绕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时,所述第二接触面能够在所述第一接触面的弧面上滑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在动弧触头和静弧触头接触后,第一连接件还可以相对第二连接件进行转动,延长了弧触头结构的接触行程,且整体弧触头结构所需安装空间较小。

    一种灭弧装置
    5.
    发明公开
    一种灭弧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07999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87080.4

    申请日:2023-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灭弧装置,具体包括:壳体,内部形成腔体;壳体上设置有排气开口和动弧触头入口;静弧触头设置在腔体内部,动弧触头从动弧触头入口进入腔体内部后与静弧触头接触;产气件,设置于动弧触头在腔体内部运动路径的一侧;气道,形成在腔体内,气道的入气口朝向产气件,气道的出气口朝向排气开口;栅片组件,设置在气道内;电弧挡板,设置在排气开口和气道的出气口之间,电弧挡板上设置有散热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灭弧装置能够在壳体内消除弧触头产生的电弧,应用于开关机构中能够在分闸和合闸都保护触头,延长开关机构的寿命;灭弧装置各组件安装在壳体内,电弧在壳体限定的腔体内被消除,可以防止电弧外泄。

    变压器线夹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0765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87788.7

    申请日:2022-07-26

    Inventor: 杨徽 罗永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具体是一种变压器线夹,包括有线夹本体,所述线夹本体的一端在长度方向上设有导线安装孔,所述线夹本体上还设有与导线安装孔连通的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内设有紧固螺栓,所述导线安装孔内设有夹持垫片,所述紧固螺栓用于挤压夹持垫片以对导线进行固定,夹持垫片上设置有嵌入导线中的楔形凸起,所述楔形凸起的刃部朝向远离所述夹持垫片的方向。本发明通过设置可以调节位置的夹持垫片,使夹持垫片与导线的接触面积更大、受力更均匀,同时减小对夹持导线造成的损伤,同时由于采用了缩小导线进口,并膨大导线末端的结构形式,从而有效避免了导线从线夹中松动和拔出的情况。

    一种弹簧储能式振捣破冰杆

    公开(公告)号:CN221408381U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23195425.6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簧储能式振捣破冰杆,包括内部呈中空设置的抵接件、撞针组件、弹性储能组件、以及操作杆,该弹性储能组件包括套设于抵接件上的套筒、内置于套筒中且一端与撞针弹性抵接的弹性件、以及锁紧盖,该撞针上设有弹性帽,该护套上开设有第一滑道口,该套筒上开设有避让台阶。通过设置弹性储能组件和操作杆,即可通过操作杆推动锁紧盖压缩弹性件,使得弹性件储备较大的势能,当弹性帽滑动到套筒上避让台阶位置处时,此时弹性件的势能得到释放,弹性件则会推动撞针弹出快速冲出覆冰位置击碎覆冰让其脱落,简单高效,通过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操作杆的长度,从而可使得电力运维人员在地面上进行破冰作业,降低了工作的危险性。

    柱上开关专用线夹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797187U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21823375.8

    申请日:2018-11-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柱上开关专用线夹,所述柱上开关专用线夹由线夹本体和压紧螺栓组成;所述线夹本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导线连接孔,线夹本体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桩头连接孔,桩头连接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柱上开关桩头匹配的第一内螺纹,线夹本体上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径向螺栓孔,径向螺栓孔与导线连接孔连通;所述压紧螺栓设置在径向螺栓孔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提出了一种柱上开关专用线夹,该专用线夹可以提高安装的方便性,而且可以节省物料,降低成本。同时,该线夹实现了外部导线与线夹直接连接,避免了传统连接方式中端子板叠在一起的结构,减少了一个电气连接点,有利于降低主回路电阻,减少发热。

    导线连接螺栓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421093U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21533680.9

    申请日:2017-11-16

    Inventor: 王超 罗永顺 马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线连接螺栓,包括螺栓体和设置在螺栓体底部的压盘,螺栓体包括带外螺纹的锁紧部与旋扭部,在旋扭部中部设置有可通过扭力分断的第一环槽,在压盘与螺栓体底部之间设置可通过应力分断的第二环槽,螺栓体与压盘一体成型,第二环槽、第一环槽可在扭力作用下先后顺次断裂,第一环槽的分断部或第二环槽的分断部呈倒锥台形,且第一环槽或第二环槽的斜面相对于螺栓体中垂线的夹角为1‑15°。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避免导线连接螺栓在未压紧的时候第一环槽先行断裂的问题,使得环槽断面平整无凸起和毛刺,且能够确保导线压紧力恒定,有效克服导线、线夹的热胀冷缩和蠕变、扭力松弛造成的连接松动,提高导线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种带灭弧装置的隔离开关

    公开(公告)号:CN221040885U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22311451.4

    申请日:2023-08-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灭弧装置的隔离开关,具体包括:底座、盖体、静刀组件、动刀组件和灭弧装置;底座为一面开口的箱体,盖体通过转轴可转动地与底座连接,通过转动盖体覆盖或露出箱体的开口;静刀组件安装在底座的箱体内,包括逐渐远离转轴设置的第一静主触头、静弧触头和第二静主触头;动刀组件安装在盖体朝向箱体开口的一面上,包括逐渐远离转轴设置的第一动主触头、动弧触头和第二动主触头;灭弧装置安装在底座的箱体内,静弧触头设置在灭弧装置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动静弧触头在第二动静主触头接触前接触,在第一动静主触头分离前分离,且动静弧触头的接触和分离均在灭弧装置内完成,保护主触头不会被电弧烧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