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磁脉冲焊接的自适应脉冲线圈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8261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230063.7

    申请日:2022-1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磁脉冲焊接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电磁脉冲焊接的自适应脉冲线圈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预先设置多种规格尺寸的电磁脉冲线圈,并存放在电磁脉冲焊接设备内部;其次,获取待焊接区域的尺寸,并根据待焊接区域的尺寸调用对应规格尺寸的电磁脉冲线圈;然后,控制所述调用的电磁脉冲线圈移动至电磁脉冲焊接设备的能量输出口,且与当前待焊接区域对应。本发明能够根据焊接区域的尺寸大小自动适应调度符合要求的电磁脉冲线圈,无需更换电磁脉冲焊接设备,使电磁脉冲焊接设备能够适用更多电磁脉冲焊接场景需求。

    一种热力电同时加载的动态力学分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544332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210203520.7

    申请日:2022-0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力电同时加载的动态力学分析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动态力学分析系统不能够同时加载热、力、电的问题,其结构包括:加热室、夹具、驱动器、控制部分,将试样装夹在加热室中,加热室的顶板上设置有顶夹扣,底板上设置有夹具,二者将试样两端夹持固定,根据试验要求进行不同方式的施力,在顶夹扣中还设置有与试样接触的导线,导线通过位于加热室外的电源供电,使试样表面搭载电流,从而实现热、力、电的同时加载;本发明结构合理,占地面积小,而且其中的夹具还能够实现多种施力方式的调整,同时实现拉伸、压缩、弯曲的操作方式,不需要频繁更换夹具。(56)对比文件CN 102680325 A,2012.09.19KR 20130053069 A,2013.05.23CN 109580333 A,2019.04.05CN 211717964 U,2020.10.20CN 214584518 U,2021.11.02董兴无 等.改变冲压方向的一种方法《.机械制造》.1994,(第06期),第13页.Zhang L* 等.Dynamic growth mechanismof tin whisker friven by compressivestress under thermal-mechanic-electric-diffusion coupling《.VACUUM》.2023,第215卷第1-10页.Bavi O 等.Influence of Global andLocal Membrane Curvature onMechanosensitive Ion Channels: A FiniteElement Approach《.MEMBRANES》.2016,第06卷(第01期),第1-10页.陈硕 等.陶瓷装甲材料动态力学研究进展.《材料铸造及有色金属》.2016,第36卷(第04期),第401-406页.

    一种热力电同时加载的动态力学分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54433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203520.7

    申请日:2022-0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力电同时加载的动态力学分析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动态力学分析系统不能够同时加载热、力、电的问题,其结构包括:加热室、夹具、驱动器、控制部分,将试样装夹在加热室中,加热室的顶板上设置有顶夹扣,底板上设置有夹具,二者将试样两端夹持固定,根据试验要求进行不同方式的施力,在顶夹扣中还设置有与试样接触的导线,导线通过位于加热室外的电源供电,使试样表面搭载电流,从而实现热、力、电的同时加载;本发明结构合理,占地面积小,而且其中的夹具还能够实现多种施力方式的调整,同时实现拉伸、压缩、弯曲的操作方式,不需要频繁更换夹具。

    一种基于热力电同时加载的镀层分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81338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68311.2

    申请日:2022-05-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动态力学分析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热力电同时加载的镀层分析系统,包括底架,所述底架正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架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顶台,所述顶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绝缘夹持结构,所述底架顶部的后方固定安装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外壳,所述底架的内部开设有内口。本发明通过设置踏板本体、气压缸和斜杆,由于气压缸的运行,将会使得斜杆推动运动块在竖口的内部发生上升运动,并且运动块此时将会带动踏板本体一同向上运动,从而可以改变站立在踏板本体顶部用户的高度,使其可以有着良好的观测视野,保障了对实验有着良好的判断效果,方便了不同身高用户的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