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48978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449172.1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内婴幼儿的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车内婴幼儿安全检测系统,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感知层包括主控模块及连接主控模块的惯性传感器、麦克风阵列及双目摄像头;传输层包括连接主控模块的NB‑IoT无线通信模块;应用层包括后台服务器以及连接后台服务器的IoT云平台和移动终端,IoT云平台与NB‑IoT无线通信模块无线连接。本系统采用嵌入式的神经网络对婴幼儿哭声、车内婴幼儿形态进行检测和识别,对婴幼儿滞留车内的识别准确性高、识别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可基本杜绝婴儿被困车内的情况发生,系统通过软硬件集成设计后,可大幅降低功耗,增长待机时间,同时能对车辆进行全方面监测、定位等,功能多样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595712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024914.6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城轨邻域施工监测方法及系统,该监测方法通过在预设位置处采集固体传导的声音时域信号,并通过训练完成的第一深度神经网络对该声音时域信号进行判断,在存在钻探声时进一步判断该钻探声是否属于在该预设位置处的保护邻域内发出,若是则触发告警,而训练的第一深度神经网络对钻探声的识别准确率高达99.6%,综合后续的步骤,该方法能有效检测出城轨保护邻域存在违规施工的情形,并且还具有及时、全面、节省人力等益处。该监测系统通过设置声音感知判别模块、通讯模块和服务端,能实现上述方法的效果,除此之外,该系统易搭建、成本低,且便于融合在现有城轨管理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05268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526304.8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IPC: A61B5/0205 , A61B5/1455 , A61B5/00 , A61B5/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树莓派的生理参数监测系统,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将本系统携带在使用者身上,通过心电采集模块对使用者身上的心电信号进行采集,脉搏采集模块采集使用者身上的脉搏波信号,使用控制电路可以基于这两种信号得到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然后通过显示模块可以实时显示出来,实现实时监测和记录用户在日常生活状态下的生理信息数据的变化,达到长时间、连续监测的目的,提高了用户对自身身体状况的了解以及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诊断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7868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70025.1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IPC: H04W12/122 , H04W24/04 , H04W8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WSN的异常节点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传感器节点收集环境数据;第二步,引入DDF‑2建立自身检测机制判断传感器节点异常情况;第三步,检测近距离的属性D‑S融合传感器节点异常情况;第三步,基于远距离的贴近度检测恶意节点;第四步,判断节点是否为恶意节点,若不是,则基于事件相关性验证恶意节点;若是,则丢弃该节点上传的数据。本发明能够检测和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异常节点并为数据传输的高效性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4052682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111526304.8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IPC: A61B5/0205 , A61B5/1455 , A61B5/00 , A61B5/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树莓派的生理参数监测系统,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将本系统携带在使用者身上,通过心电采集模块对使用者身上的心电信号进行采集,脉搏采集模块采集使用者身上的脉搏波信号,使用控制电路可以基于这两种信号得到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然后通过显示模块可以实时显示出来,实现实时监测和记录用户在日常生活状态下的生理信息数据的变化,达到长时间、连续监测的目的,提高了用户对自身身体状况的了解以及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诊断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30256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559720.6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IPC: G06F30/18 ,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3/14 , G06F11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层次包围盒碰撞检测的三维管线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AABB包围盒模拟真实管线建筑场景;S2:设计基于层次包围盒的碰撞检测算法,通过遍历各个层次包围盒完成初步检测和逐步求精,得出管线碰撞检测报告;S3:根据管线碰撞检测报告确定需要进行调整的管线,基于二次开发平台BIM优化管线设计方案,得到最佳的空间分配和管线的布置;S4:对优化后的三维管线方案进行验证评价。其效果是:本发明可以运用于新建、改建和重建的中大型建筑之中,提高建筑工程管线施工的效率,减少管线资源成本,该方法结合软件二次开发平台,建立虚拟三维施工建筑模型,实现通过碰撞检测知识优化空间分配和综合管线布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