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镍电解下沉式溶液回收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877297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084682.5

    申请日:2021-0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电解下沉式溶液回收处理装置,涉及镍电解溶液的回收处理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镍电解溶液回收处理存在不能对电解落地溶液的集中连续回收,自动化程度低,岗位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进液地坑、出液地坑、进液支架和出液支架,所述进液地坑和出液地坑间通过溢流槽连通,所述进液支架上安装有延伸至进液地坑内的搅拌机构,所述出液支架上安装有延伸至出液地坑内的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安装有出口控制阀、提升泵和进口控制阀,所述出液支架上还安装有雷达液位计。本发明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电解落地溶液的集中连续回收,降低岗位“掏坑”频次,自动化程度更高,岗位劳动强度更小。

    一种镍电解混酸体系中除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5714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73292.7

    申请日:2016-1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C1/08 C25C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电解混酸体系中除砷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补铁合理控制电解阳极液的铁砷比,同时控制除铁工序的温度以及pH值,使得在除铁工序80%以上的砷以砷酸铁或吸附的形式脱出,然后在除钴阶段控制除钴氧化电位、反应时间及其除钴前液pH值,进一步将除铁、砷过滤后液中的剩余砷在除钴段与氢氧化钴共沉淀除去。另外,将净化产生的除铁、砷过滤后渣以及除钴、砷过滤后渣进行除镍处理后过滤,过滤后液返造液进行处理,会带有部分砷进入造液工序,在造液工序通过控制溶液铜离子和电流密度诱导脱砷。本发明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镍电解含砷超标问题,电解新液含砷小于0.0002g/l,电解镍含砷均小于0.0005%,整体系统溶液砷脱出率达到98%以上。

    一种用于镍电解槽的液位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20821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071083.3

    申请日:2014-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湿法冶金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镍电解槽的液位调节装置。本发明增设导液装置和调节槽,电解槽通过调液孔与调节槽连通,调液孔上安装导液装置,导液装置分为连通管、导液管、堵头和通气管,调节槽与阳极液槽连通,高位槽上设有进液阀,高位槽分别与隔膜袋连接。高位槽的电解液流到每个阴极室隔膜袋内形成阴极液,从隔膜袋溢出或渗出流入电解槽形成阳极液,阳极液通过导液装置流入阳极液槽内,电解液循环流动,使得电解槽内的镍离子分布更加均匀,降低了镍残极率和电解镍上部划线率高,提高了镍阳极的直收率和成品电解镍质量。

    一种用于镍电解槽的液位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20821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71083.3

    申请日:2014-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湿法冶金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镍电解槽的液位调节装置。本发明增设导液装置和调节槽,电解槽通过调液孔与调节槽连通,调液孔上安装导液装置,导液装置分为连通管、导液管、堵头和通气管,调节槽与阳极液槽连通,高位槽上设有进液阀,高位槽分别与隔膜袋连接。高位槽的电解液流到每个阴极室隔膜袋内形成阴极液,从隔膜袋溢出或渗出流入电解槽形成阳极液,阳极液通过导液装置流入阳极液槽内,电解液循环流动,使得电解槽内的镍离子分布更加均匀,降低了镍残极率和电解镍上部划线率高,提高了镍阳极的直收率和成品电解镍质量。

    一种铜电解始极片精矫机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47532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260016.5

    申请日:2023-03-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电解始极片精矫机保护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下方对称地设有两个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底部设有缸体,所述在缸体内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将缸体内部空间分隔为上部和下部,所述活塞的顶部与活塞杆相连接、底部设有弹簧,所述缸体的底部设有活动横梁,且二者呈铰接连接,所述活动横梁的侧部设有上精校辊,二者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本发明通过计算出精校机能够通过最厚始极片时精校辊所受力,对溢流阀的压力阈值进行设置,当有过厚始极片通过遂溢流阀自动打开,液压油从缸体的下部经溢流阀流入上部,将活塞压至下方,从而带动活动横梁和精矫上辊组上升,实现过厚片和超差片通过时对精校机进行保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