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镉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2259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486039.3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钦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镉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包括1)、对镉污染土壤进行翻耕,并加入物理修复剂,暴晒处理10~20天,每隔3~5天翻耕一次;2)、再次翻耕后,喷洒生物修复剂,所述生物修复剂包含丛根菌、木霉、EM菌剂和巨型尾丝藻,覆盖一层秸秆后放置10~15天;3)、再次翻耕,翻耕时在土壤中加入膨润土、磷肥、海泡石和棉杆炭;4)、在土壤中施用沼液后种植1~2茬白菜。本发明的生物修复方法使得土壤中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镉的质量分数都有所下降,对轻度、中度镉污染土壤都表现出钝化作用,用于三七种植时,三七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标本均符合国家标准未检测出镉超标;实践性强、高效安全、不破坏土壤结构和性质、不引起二次污染。

    一种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14164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996083.9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钦州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9C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活化处理:向砷污染土壤中加入活化剂,搅拌均匀,反应;2)氧化处理:向步骤1)活化处理后的砷污染土壤加入二氧化锰,搅拌均匀,氧化反应;3)稳定处理:向步骤2)氧化处理后的砷污染土壤加入稳定剂,搅拌均匀,静置;4)酸碱调节:向步骤3)稳定处理后的砷污染土壤加入草木灰,同时调节土壤含水率,搅拌均匀,自然培养。本发明联合淋溶技术与稳定技术,操作简单、原料来源广、稳定效果好。

    一种快速恢复边坡植被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39118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613049.2

    申请日:2018-06-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2/00 A01G17/005

    Abstract: 一种快速恢复边坡植被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坡面整理;b、挂网;c、加固锚钉;d、架设植生板;e、喷射基材;f、喷射种子层:要喷射的植物种子为先锋种、建群种和地被三组种子的混合物,三组种子的混合按照先锋种每平方米用量20‑100g、建群种每平方米20‑60g、地被每平方米10‑30g的比例来混合,先锋种采用一年或二年草本植物种子,建群种采用灌木或小乔木种子,地被采用冷季型草种和暖季型草种混播;g、加盖无纺布。本发明在不改变现有技术流程,不增加施工成本的前提下,获得更好的边坡植被恢复效果,促进目标群落的快速形成与可持续发展。

    一种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14164B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510996083.9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钦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活化处理:向砷污染土壤中加入活化剂,搅拌均匀,反应;2)氧化处理:向步骤1)活化处理后的砷污染土壤加入二氧化锰,搅拌均匀,氧化反应;3)稳定处理:向步骤2)氧化处理后的砷污染土壤加入稳定剂,搅拌均匀,静置;4)酸碱调节:向步骤3)稳定处理后的砷污染土壤加入草木灰,同时调节土壤含水率,搅拌均匀,自然培养。本发明联合淋溶技术与稳定技术,操作简单、原料来源广、稳定效果好。

    一种田七种植用精准施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657334U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21272319.X

    申请日:2018-08-08

    Applicant: 钦州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田七种植用精准施肥装置,包括机身本体和滑轮,所述滑轮活动连接在机身本体的左侧,所述机身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料斗,所述料斗的顶部贯穿机身本体并延伸至机身本体的顶部,所述料斗内壁的顶部与导向刃带的顶部活动连接,导向刃带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且第一齿条位于第一齿轮的背面,第一齿条的右端贯穿料斗并延伸至料斗的右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向刃带、圆管、复位弹簧、凸轮和出料管,解决了目前多数田七种植用施肥装置存在出料不均匀的现象,每个地方洒落的肥料不一致,从而影响田七的生长的问题。

    一种有效防治病虫害的田七种植温室大棚

    公开(公告)号:CN208691861U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21272266.1

    申请日:2018-08-08

    Applicant: 钦州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效防治病虫害的田七种植温室大棚,包括大棚本体,所述大棚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电机和保护罩,且电机位于保护罩的内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支撑架并延伸至支撑架的内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套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且蜗杆位于蜗轮的正面,所述蜗杆的两端均贯穿支撑架并与往复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大棚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水箱,且储水箱位于支撑架的背面,储水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软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机、蜗杆、往复丝杠、软管和喷头,解决了目前常见的田七种植温室大棚存在部分昆虫未被杀死的情况,从而对大棚内部的田七造成影响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