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42060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1610916284.8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一种沥青混合料车辙试件成型试验模具,包括相配合的上分离槽和下分离槽,上分离槽和下分离槽通过滑动锁定装置相连后形成敞口容器,上分离槽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温度传感器,上分离槽和下分离槽的内壁均设置有防粘涂层,上分离槽和下分离槽的外壁和底面均设置有高温隔热保温涂层。本发明可以快速实现成型完成后的脱模工序,只需要将下分离槽的滑动锁定装置打开,即可将上分离槽与下分离槽分离,克服了使用橡胶锤敲打底板取模的弊端,脱模效率明显提高并对试件的扰动较小,减少脱模过程中的操作对试件各项性能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6192647B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610552066.0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E01C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拱形基层路面结构,包括两个路肩、预应力拉杆、以及设于两个路肩之间且下到下依次分布的土基层、底基层、基层、中间层及上面层,基层为拱形结构,土基层上设置有若干对强化支撑构件,其中,基层的两端位于各对强化支撑构件中的两个强化支撑构件上,预应力拉杆的一端固定于第一个路肩的外侧面上,预应力拉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一个路肩、基层、底基层及第二个路肩固定于第二个路肩的外侧面上,该结构能够有效的降低沥青路面层底拉应力或土基层顶面压应变,减少沥青路面的疲劳损坏,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88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01695.7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县域空间生态单元划定及规划管控的分析方法及装置,涉及生态规划领域,包括:使用层次分析法将评价指标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和指标层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初始权重;用CRITIC与差异系数法修正后获得组合权重;使用ArcGIS获得子准则层内每个评价指标的得分数值;将得分数值进行加权叠加后相加获得评价结果;将准则层的评价指标根据MOLA模型划分为底线控制单元、生态维育单元、保护修复单元、生态游憩单元和水源安全单元;将划分的单元按照约束指标和单元准入结合的方式进行规划管控。本发明能够满足不同功能的单元划分及管理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04770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301698.0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镇治理单元划定及空间管控的分析方法及装置,涉及空间规划领域,包括:将历年土地利用数据输入IDRISI中的Markov模块获得历年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根据绿色发展情景下影响城镇空间演变的驱动因素,使用MCE模块制作出土地利用转移适宜性图集;将历年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转移适宜性图集输入CA‑Markov模型进行预测,获得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格局预测图;并将其按照“编制单元-管理单元”两级,居住生活类、综合服务类、生态景观类、产业发展类、混合开发类和特殊功能类进行单元划定;将划定的每个单元通过核心指标与管理办法结合的方式进行分级分类管控。本发明能够基于绿色发展目标的同时,对城镇空间治理单元进行划分以及空间管控。
-
公开(公告)号:CN106284017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610872828.5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E01C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长大纵坡储能释能拼装路面板,由若干路面单元拼接而成,各路面单元均包括控制器、第一拼装单元、第二拼装单元、可动面板、以及用于检测路面上车辆速度的速度传感器;可动面板的一端与第二拼装单元顶部的侧面相连接,可动面板的另一端覆盖固定于第一拼装单元的顶部开口上,第一拼装单元能够上下移动,第一拼装单元内设有用于存储及释放第一拼装单元向下移动产生的势能的储能系统,速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储能系统的输入端相连接,该拼装路面板能够吸收车辆下坡时的动能,降低车辆下坡的速度,同时能够辅助车辆加速爬坡,减少车辆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6284017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72828.5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E01C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长大纵坡储能释能拼装路面板,由若干路面单元拼接而成,各路面单元均包括控制器、第一拼装单元、第二拼装单元、可动面板、以及用于检测路面上车辆速度的速度传感器;可动面板的一端与第二拼装单元顶部的侧面相连接,可动面板的另一端覆盖固定于第一拼装单元的顶部开口上,第一拼装单元能够上下移动,第一拼装单元内设有用于存储及释放第一拼装单元向下移动产生的势能的储能系统,速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储能系统的输入端相连接,该拼装路面板能够吸收车辆下坡时的动能,降低车辆下坡的速度,同时能够辅助车辆加速爬坡,减少车辆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88260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256982.0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1C11/04 , G01B11/16 , G01C15/00 , G01C5/00 , G01S17/86 , B64U20/80 , B64U10/16 , B64U20/87 , G06F18/10 , G06V10/764 , G06F16/29 , G06F18/213 , G06F18/25 , B64U101/00 , B64U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涉及城乡规划领域,无人机平台:搭载采集设备;信息采集模块:获取不同类型的地表信息;数据存储模块:实现采集到的地理信息的实时传输与存储;图像处理与分析模块:对采集到的影像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地形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对采集到的地形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系统控制与调度模块:实现对无人机的控制与任务调度;数据存储模块接收来自无人机平台传输的原始数据,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初步整理。本发明中,数据融合单元将光学相机、红外传感器和激光雷达的数据融合,将来自不同观测平台的数据在空间上进行整合,以形成立体结构,从而更全面地描述地表信息,方便后续对城乡系统的进一步细致规划。
-
公开(公告)号:CN10676944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37055.5
申请日:2016-11-1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8 , G01N3/20 , G01N2203/0017 , G01N2203/0023 , G01N2203/0075
Abstract: 一种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指标评价方法,对现场路面板的强度进行评定时,小梁试样抗弯拉强度、模制圆柱试件劈裂抗拉强度和芯样劈裂抗拉强度三者的测试结果共同决定现场路面板的强度是否满足要求,对于低等级公路,仅需验证模制劈裂抗拉强度是否满足标准,对于高等级公路,引入模制圆柱体试件及模制劈裂抗拉强度的概念,通过室内试验进行模制与芯样劈裂强度和抗弯拉强度的对比试验,回归建立了抗弯拉强度、模制和芯样劈裂强度相互关系式,更新现有弯拉强度和芯样劈裂强度的换算关系式,提出用芯样劈裂强度换算的模制劈裂强度作为验收时补充指标,建立综合强度指标评价体系,用于工程质量验收的评定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442060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16284.8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一种沥青混合料车辙试件成型试验模具,包括相配合的上分离槽和下分离槽,上分离槽和下分离槽通过滑动锁定装置相连后形成敞口容器,上分离槽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温度传感器,上分离槽和下分离槽的内壁均设置有防粘涂层,上分离槽和下分离槽的外壁和底面均设置有高温隔热保温涂层。本发明可以快速实现成型完成后的脱模工序,只需要将下分离槽的滑动锁定装置打开,即可将上分离槽与下分离槽分离,克服了使用橡胶锤敲打底板取模的弊端,脱模效率明显提高并对试件的扰动较小,减少脱模过程中的操作对试件各项性能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6192647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52066.0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E01C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拱形基层路面结构,包括两个路肩、预应力拉杆、以及设于两个路肩之间且下到下依次分布的土基层、底基层、基层、中间层及上面层,基层为拱形结构,土基层上设置有若干对强化支撑构件,其中,基层的两端位于各对强化支撑构件中的两个强化支撑构件上,预应力拉杆的一端固定于第一个路肩的外侧面上,预应力拉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一个路肩、基层、底基层及第二个路肩固定于第二个路肩的外侧面上,该结构能够有效的降低沥青路面层底拉应力或土基层顶面压应变,减少沥青路面的疲劳损坏,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