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66371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210805107.8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Inventor: 孙巍锋 , 兰恒星 , 李郎平 , 伍宇明 , 晏长根 , 包含 , 刘鑫 , 董忠红 , 许江波 , 石玉玲 , 刘世杰 , 田朝阳 , 梁秦源 , 王小婵 , 李洲辰 , 任轩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岩土体钻孔内模型试验的装置,底板的上方依次设置有支撑板、压板、安装板,底板、支撑板、压板与安装板之间通过调节结构连接;底板上顶升元件的顶部设置有承压板,承压板上设置有力传感器,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承压板相适配的通孔,支撑板上设置有模型箱;支撑板上设置有孔壁测试机构,安装板上设置有孔内测试机构,压板上设置有使孔内测试机构穿过的避让孔一;孔壁测试机构、力传感器均通过数据采集器与计算机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岩土体钻孔内模型试验装置的方法,本发明采用上述的用于岩土体钻孔内模型试验的装置及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的岩土体试验无法模拟实际受力,导致试验测试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965135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110116126.5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石窟崖体裂隙空间异质分布的无损探测综合方法,包括五种探测技术;其中,五种探测技术分别为: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无人机探测技术;应用探地雷达技术;应用超声波探测技术;应用红外热像仪技术用来探测石窟崖体表层及内部裂隙发育情况;其中,五种探测技术用来厘清石窟崖体表层及内部裂隙;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配合相机技术用来识别石质文物表层裂隙并提取信息;应用无人机探测技术捕捉高陡石窟崖体表面整体地形和隐蔽的裂隙位置进行捕捉;应用红外热像仪技术用来探测石窟内部裂隙发育情况。本发明能够综合准确厘清石窟崖体表层与内部裂隙的分布状态;解决传统技术对石质文物结构面探测方式存在的不可逆破坏、精准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514347B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110528204.2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孔内原位剪切测试装置,包括中轴,加载系统,设置于中轴上,包括中间加载水囊和位于中间加载水囊上下两侧的上层加载水囊和下层加载水囊,所述中间加载水囊用于对土样进行固结增压,所述上层加载水囊和下层加载水囊用于提供均匀的剪切力;切削系统,设置于中轴上,包括位于加载系统上方的上层切削组件和下层切削组件,用于对土体进行切削,形成环状土样;增湿系统,设置于中轴上,包括位于上层切削组件上方的上层增湿组件,以及位于下层切削组件下方的下层增湿组件,用于对土样进行增湿饱和。本发明克服了传统的孔内剪切测试只能测试土体和剪切设备之间的剪切强度缺陷,准确测定实际意义上土体的剪切强度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526637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05107.8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Inventor: 孙巍锋 , 兰恒星 , 李郎平 , 伍宇明 , 晏长根 , 包含 , 刘鑫 , 董忠红 , 许江波 , 石玉玲 , 刘世杰 , 田朝阳 , 梁秦源 , 王小婵 , 李洲辰 , 任轩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岩土体钻孔内模型试验的装置,底板的上方依次设置有支撑板、压板、安装板,底板、支撑板、压板与安装板之间通过调节结构连接;底板上顶升元件的顶部设置有承压板,承压板上设置有力传感器,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承压板相适配的通孔,支撑板上设置有模型箱;支撑板上设置有孔壁测试机构,安装板上设置有孔内测试机构,压板上设置有使孔内测试机构穿过的避让孔一;孔壁测试机构、力传感器均通过数据采集器与计算机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岩土体钻孔内模型试验装置的方法,本发明采用上述的用于岩土体钻孔内模型试验的装置及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的岩土体试验无法模拟实际受力,导致试验测试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0809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71046.1
申请日:2023-01-2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土体孔内原位剪切测试装置,属于岩土工程和地质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可以准确获得岩土体孔内原位抗剪切强度参数,提高了工程设计水平,保证了工程的安全稳定。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岩土体孔内原位剪切测试装置,能够解决深部岩土体孔内原位剪切测试困难、测试装置缺乏、径向测试困难、边加载边剪切困难、多点原位测试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84485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450399.X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孔内原位测量黄土各向异性变形参数的设备及使用方法,挤压测试液压缸系统和同步缸系统均包括基座,每个基座的侧壁上沿周向均布开设有至少四个液压孔,每个液压孔的外端设置有密封盖,每个液压孔内匹配设置有活塞以及与活塞的一侧连接的活塞杆,每个活塞杆的一端伸出对应的密封盖,且挤压测试液压缸系统的每个活塞杆的伸出端连接有挤压板;每个第一空间内填充有液压介质;挤压测试液压缸系统的基座的上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个与自身的每个第二空间连通的液压介质第一输入孔,还开设有与自身的每个第一空间对应且连通的液压介质第一输出孔。本发明突破传统原位测试技术难以捕捉各向异性变形特征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4184485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111450399.X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孔内原位测量黄土各向异性变形参数的设备及使用方法,挤压测试液压缸系统和同步缸系统均包括基座,每个基座的侧壁上沿周向均布开设有至少四个液压孔,每个液压孔的外端设置有密封盖,每个液压孔内匹配设置有活塞以及与活塞的一侧连接的活塞杆,每个活塞杆的一端伸出对应的密封盖,且挤压测试液压缸系统的每个活塞杆的伸出端连接有挤压板;每个第一空间内填充有液压介质;挤压测试液压缸系统的基座的上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个与自身的每个第二空间连通的液压介质第一输入孔,还开设有与自身的每个第一空间对应且连通的液压介质第一输出孔。本发明突破传统原位测试技术难以捕捉各向异性变形特征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593148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684772.6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多功能模型试验装置,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包括线缆、主体框架和硬化地面,所述主体框架安装在硬化地面上,且主体框架内上端中部安装有工字梁导轨,所述工字梁导轨上滑动连接有电葫芦,其中电葫芦底部卷绕有钢丝细绳,且钢丝细绳一头吊起连接有运输斗,所述电葫芦电性连接有线缆,且线缆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葫芦电性连接有电操作手柄一,所述主体框架内右端设置有爬梯,且主体框架的内左端上下连接有多个加固管的一端;本发明提供,通过该装置,既能用于制作不同倾斜度且内含钻孔的柱状地质模型开展孔内试验研究,也能用于制作不同坡面倾角的边坡地质模型开展边坡变形破坏试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6427380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02921.X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Inventor: 兰恒星 , 孙巍锋 , 晏长根 , 李郎平 , 包含 , 伍宇明 , 董忠红 , 刘鑫 , 林感 , 田朝阳 , 刘世杰 , 李洲辰 , 任轩承 , 梁秦源 , 王小婵 , 杜钰靓
IPC: E02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孔内土体水分原位测试仪及方法,包括伸入钻孔内部的测试支架、用于驱动测试支架在钻孔内升降的收放机构、设置于测试支架上的水分测试机构、用于驱动水分测试机构插入钻孔侧部土体或者由钻孔侧部土体拔出的插拔驱动机构以及设置于地面的信号接收机构,信号接收机构与水分测试机构电性连接。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孔内土体水分原位测试仪及方法,通过原位测试土体含水率,省去了取土、封装、称重与烘干步骤,在提高测试效率的同时,提高了测试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514347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528204.2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孔内原位剪切测试装置,包括中轴,加载系统,设置于中轴上,包括中间加载水囊和位于中间加载水囊上下两侧的上层加载水囊和下层加载水囊,所述中间加载水囊用于对土样进行固结增压,所述上层加载水囊和下层加载水囊用于提供均匀的剪切力;切削系统,设置于中轴上,包括位于加载系统上方的上层切削组件和下层切削组件,用于对土体进行切削,形成环状土样;增湿系统,设置于中轴上,包括位于上层切削组件上方的上层增湿组件,以及位于下层切削组件下方的下层增湿组件,用于对土样进行增湿饱和。本发明克服了传统的孔内剪切测试只能测试土体和剪切设备之间的剪切强度缺陷,准确测定实际意义上土体的剪切强度参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