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14094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0157600.2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甘肃路桥公路投资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 , G06F18/213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公路隧道结构健康评价方法及系统,属于公路隧道养护评价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分析隧道结构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建立公路隧道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获得的隧道病害数据库计算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对于评价指标信息完备的隧道工程,采用主客观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对于指标信息有所缺失的情况,利用权系数再分配的方法,将缺失指标的权重设为零,权重按照剩余比例分配给其他指标,原有值与分配值相加得到更新的变权重;对综合权重和变权重进行模糊运算,得到综合评价结果向量;采用模糊向量单值化法对综合评价结果向量进行模糊处理,得到隧道结构健康值。健康评价方法具有更强的适用性,评价结果更科学。
-
公开(公告)号:CN11935572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78425.3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甘肃路桥公路投资有限公司 ,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隧道支护结构施工质量检测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涉及施工期高速公路隧道支护结构壁面隧道施工质量检测设备,通过隧道壁面接触模块中设有的压力传感器读数信息,控制电动推杆驱动电机转动保证雷达天线与隧道壁面紧密贴合,通过观察隧道壁面来驱动关节处的直流无刷电机转动避免雷达天线与壁面上的钢筋头等障碍发生碰撞,此发明在检测过程中能够对隧道施工期支护结构壁面进行有效避障,同时保证检测状态雷达天线与隧道壁面时刻贴合,克服了施工期隧道衬砌表面凹凸不平的问题,故相比于传统检测技术能明显的提高检测效率与质量,本发明具有良好的环境自适应性,确保在复杂环境条件下探测仪器与衬砌表面始终处于良好接触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8114094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157600.2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甘肃路桥公路投资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 , G06F18/213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公路隧道结构健康评价方法及系统,属于公路隧道养护评价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分析隧道结构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建立公路隧道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获得的隧道病害数据库计算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对于评价指标信息完备的隧道工程,采用主客观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对于指标信息有所缺失的情况,利用权系数再分配的方法,将缺失指标的权重设为零,权重按照剩余比例分配给其他指标,原有值与分配值相加得到更新的变权重;对综合权重和变权重进行模糊运算,得到综合评价结果向量;采用模糊向量单值化法对综合评价结果向量进行模糊处理,得到隧道结构健康值。健康评价方法具有更强的适用性,评价结果更科学。
-
公开(公告)号:CN11653843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06544.4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中铁五局集团华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甘肃路桥公路投资有限公司 ,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程施工中气瓶汇流集中供气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施工准备;施工放样;集中供气房修筑;汇流排安装;压力表、回火阀、减压装置安装;管道铺设及焊接;闭气试验;验收。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气瓶供气方式施工简易,通过采用汇流排方式在存储点集中供气,供气管道采用φ20mm的无缝钢管,将气体输送至指定区域。本发明实现了作业场所与气瓶的隔离,从根本上解决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既保证了安全又能提高气瓶的更换效率,并且在优化厂区内标准化管理方便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220982212U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22857887.3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甘肃路桥公路投资有限公司 , 兰州大学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便携式隧道变形监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延伸至壳体的内壁一侧,所述螺纹杆的内部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检测中心,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固定壳的内部设置有转动组件,通过设置的以上结构,无需人为移动双目相机,即可对隧道变形进行检测,自动化程度较高,减少了工作人员不必要的工作量,同时还可使双目相机的摄像范围增大,大大方便了工作人员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22053207U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20142670.6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兰州大学 , 甘肃路桥公路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建设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目相机精度与稳定性测量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滑台,第一螺纹滑台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螺纹滑台,第二螺纹滑台的左方设置有第三螺纹滑台,第一螺纹滑台、第二螺纹滑台和第三螺纹滑台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多个滑块的一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上端面与第二螺纹滑台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利用空间中标靶运动的绝对距离,消除了双目相机光轴与待测物体不正交导致的测量误差,具有灵活性和可调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程序控制XYZ轴电机的旋转速度、方向和角度,以适应不同场景的测量要求。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