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51032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265413.2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乏燃料池非能动持续冷却系统,包括位于地下洞室内的乏燃料池,乏燃料池中盛放冷却水,冷却水将乏燃料组件淹没,还包括两端封闭、内腔充入工作溶剂的冷却热管,冷却热管的下端为吸热端、上端为冷凝端,其吸热端浸入冷却水中、冷凝端伸入岩体内。本发明采用非能动设计理念,通过液体受热蒸发吸热、冷凝放热、重力回流等自然物理过程实现乏燃料池的冷却过程,不需要额外提供外界电源,因此没有因失去冷却电源引起的乏燃料池冷却水蒸干和乏燃料烧损的潜在危害。冷却热管和事故应急热管的分级设置保证了乏燃料池安全运行及事故状态下都不存在放射性泄漏的危险。
-
公开(公告)号:CN104051032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265413.2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乏燃料池非能动持续冷却系统,包括位于地下洞室内的乏燃料池,乏燃料池中盛放冷却水,冷却水将乏燃料组件淹没,还包括两端封闭、内腔充入工作溶剂的冷却热管,冷却热管的下端为吸热端、上端为冷凝端,其吸热端浸入冷却水中、冷凝端伸入岩体内。本发明采用非能动设计理念,通过液体受热蒸发吸热、冷凝放热、重力回流等自然物理过程实现乏燃料池的冷却过程,不需要额外提供外界电源,因此没有因失去冷却电源引起的乏燃料池冷却水蒸干和乏燃料烧损的潜在危害。冷却热管和事故应急热管的分级设置保证了乏燃料池安全运行及事故状态下都不存在放射性泄漏的危险。
-
公开(公告)号:CN203966577U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20316622.0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乏燃料池非能动持续冷却系统,包括位于地下洞室内的乏燃料池,乏燃料池中盛放冷却水,冷却水将乏燃料组件淹没,还包括两端封闭、内腔充入工作溶剂的冷却热管,冷却热管的下端为吸热端、上端为冷凝端,其吸热端浸入冷却水中、冷凝端伸入岩体内。本实用新型采用非能动设计理念,通过液体受热蒸发吸热、冷凝放热、重力回流等自然物理过程实现乏燃料池的冷却过程,不需要额外提供外界电源,因此没有因失去冷却电源引起的乏燃料池冷却水蒸干和乏燃料烧损的潜在危害。冷却热管和事故应急热管的分级设置保证了乏燃料池安全运行及事故状态下都不存在放射性泄漏的危险。
-
公开(公告)号:CN110634586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899802.3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三相流化床处理放射性有机废物的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a)在三相流化床中填入流化基材、催化剂;(b)将放射性有机废物通入至三相流化床中,同时通入金属离子矿化剂、过热蒸汽、木炭、空气;(c)放射性有机废物中的放射性金属离子在流化床反应段中进行矿化包容反应,生成矿化产物,将核素包容在内;(d)放射性有机废物中的有机成分在流化床反应段中进行蒸汽重整反应,生产可燃小分子气体;(e)分离矿化产物。本发明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有机放射性废物处理方式的缺陷,实现对各类放射性有机废物的处理,实现较大程度的减容并将其内部包含的不稳定污染核素进行矿化包容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443751B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610862086.8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固化桶表面剂量率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固化桶表面剂量率的检测费时、费力、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擦拭取样装置和剂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擦拭取样装置包括柔性夹头(1),用于柔性夹头(1)旋转的旋转机构(2),以及用于柔性夹头(1)直线移动的直线移动机构(3)。本发明具有有效提高擦拭取样时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操作,进而节约人力物力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803438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0099104.6
申请日:2017-02-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性有机废物处理装置,包括螺旋输送机、蒸汽发生器、气瓶、真空加热炉、真空泵、电控箱以及至少一级过滤换热装置;螺旋输送机用于将放射性有机废物、催化剂以及还原剂输送至所述真空加热炉,蒸汽发生器用于向所述真空加热炉提供水蒸汽,气瓶用于向所述真空加热炉提供保护性气体,真空加热炉用于进行蒸汽裂解及矿化还原反应,过滤换热装置用于对所述真空加热炉产生的尾气进行过滤和冷却,真空泵用于对所述过滤换热装置输出的尾气进行抽吸,电控箱用于放射性有机废物处理装置的电气自动控制和电流过载保护。本发明提供的放射性有机废物处理装置,大大提高了废物减容效果,同时,环境友好,最终废物稳定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64784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875998.9
申请日:2016-10-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5D16/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6/2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放射性废树脂贮槽的超压联锁保护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放射性废树脂贮槽的超压联锁保护系统包括废树脂贮槽,废树脂贮槽连接有进料管、压空管、排气管、溢流水管和排液管,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进料阀,压空管上设置有压空阀,还包括第一联锁控制回路,所述第一联锁控制回路包括设置在废树脂贮槽内的压力传感器、进料阀和压空阀,所述压力传感器、进料阀和压空阀与PLC控制系统通信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级保护系统和第二级保护系统,双重保护对废树脂贮槽的压力进行调节,将废树脂贮槽的压力控制在稳定的常压范围内,避免废树脂贮槽内出现超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634586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0899802.3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三相流化床处理放射性有机废物的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a)在三相流化床中填入流化基材、催化剂;(b)将放射性有机废物通入至三相流化床中,同时通入金属离子矿化剂、过热蒸汽、木炭、空气;(c)放射性有机废物中的放射性金属离子在流化床反应段中进行矿化包容反应,生成矿化产物,将核素包容在内;(d)放射性有机废物中的有机成分在流化床反应段中进行蒸汽重整反应,生产可燃小分子气体;(e)分离矿化产物。本发明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有机放射性废物处理方式的缺陷,实现对各类放射性有机废物的处理,实现较大程度的减容并将其内部包含的不稳定污染核素进行矿化包容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702749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958694.3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D2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液蒸发器多参数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所述测量装置包括与蒸发器下部连通的旁通管,所述旁通管的自由端朝上设置,所述旁通管的自由端设置有法兰,所述法兰上设置有第一液位测量管、液位测量管、密度测量管和温度测量管,所述第一液位测量管、第二液位测量管、密度测量管和温度测量管的一端均伸入旁通管内,所述温度测量管的另一端设置有铂电阻温度计,所述第一液位测量管、第二液位测量管和密度测量管的另一端与测量机构连接。本发明通过在蒸发器设备上设置旁通管,在旁通管内同时进行温度、液位、密度测量,有效解决蒸发器设备仪表口布置困难、测量困难的工程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448793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024832.2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F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F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放射性废液雾沫夹带净化装置,解决了传统放射性雾沫分离技术的分离精度和分离效率不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壳体组件(2),设置在壳体组件(1)底端的排液组件(3),设置在壳体组件(1)内部并将壳体组件(1)内部分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的托盘组件(4),设置在下腔体内且顶端安装在托盘组件(4)上的复合膜组件(5),以及设置在下腔体上部侧壁上的出气口(6);所述复合膜组件(5)包括由密集纤维床组成的滤芯,以及设置在滤芯上用于将滤芯安装固定在托盘组件(4)上的安装组件。本发明具有分离精度和分离效率高、耐辐照效果和耐污性好、安全性能高等优点。(1),设置在壳体组件(1)顶端的放射性雾沫入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