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83193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0596142.9
申请日:2021-05-3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6F30/28 , G06Q10/06 , G16H50/80 , G06K9/62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河湖洲滩钉螺适宜分布区确定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对研究洲滩进行网格化划分;根据钉螺对生存环境的需求,选择合理的钉螺栖息地适宜性指标;按照适宜程度对钉螺栖息地适宜性指标标准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确定适宜性指标分类阈值,绘制钉螺对适应性指标的喜好曲线;获取洲滩各个网格区域所选适宜性指标的实际值;根据每个网格的适宜性指标实际值和喜好曲线计算指标的适宜度指数,进而推求出洲滩钉螺适宜分布区位置和面积。本发明定量得到洲滩钉螺适宜分布区位置和面积,解决了目前尚未系统的河湖洲滩钉螺适宜分布区确定方法的问题,为河湖洲滩精准抑螺防病提供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2452476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044443.2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用厨余垃圾制生态土壤的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内设有:进料盘,所述进料盘倾斜设在设备主体内,所述进料盘的上端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进料盘的下端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进料盘底面贴设有第一加热装置;用于粉碎的粉碎装置,所述粉碎装置上设有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对接;第一振动筛网,所述第一振动筛网倾斜设在设备主体内,所述第一振动筛网上设有第一振动电机,所述第一振动筛网的上部和第二出料口对接,所述第一振动筛网的下部对接设有第一收集盘,所述第一振动筛网的底部设有第二收集盘。本发明应用于垃圾固废处理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318842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627554.4
申请日:2014-11-1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9B23/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相似度模拟钉螺,其材料组成为木屑和沥青,木屑的平均容重为0.35~0.45g/m3,沥青的平均容重为1.90~1.95g/m3,木屑和沥青的质量配比为1:11,两种材料在搅拌桶中均匀掺混并冷凝固结后容重为1.80g/m3;沥青加热后按照配比加入木屑,经搅拌桶掺混均匀后倒入模具,模具凹槽内表面事先均匀涂抹防水夜光粉,冷凝固结后取出,防水夜光粉与模拟钉螺表面材料融于一体而不易被水洗蚀。模拟钉螺大小为类似真实钉螺的圆锥状,螺高8~12mm、螺径4~6mm。本发明具有制作流程简单、制作周期短、制作成本低、钉螺相似程度高、无血吸虫病感染风险等优点,适合在钉螺运动规律研究中大规模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26975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78937.2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N33/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观测溢油油‑岸交互过程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试验装置包括水槽、供水系统、溢油添加系统和检测测量系统;水槽内依次设置入口段、岸坡铺设段和出口段,岸坡铺设段铺设有河岸介质;供水系统与入口段连通以供应水流;溢油添加系统靠近入口段设置用于向水流中添加油料;检测测量系统对接于水槽,包括用于检测水槽内水流流场的流场测量系统、用于检测水面油膜状态的水面溢油观测系统以及用于测量河岸介质各时间段吸附溢油量的溢油浓度测量系统。本申请技术方案能够模拟自然河道中的溢油事件,在通过检测测量系统采集数据后可深入分析溢油油‑岸的交互过程,为溢油事件的预防、应对和后续环境修复提供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410690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601654.3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6F30/25 , G06F30/27 , G06T7/136 , G06T7/13 , G06V10/76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不规则形状颗粒沉降拖曳力系数计算模型的构造方法、系统及介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不规则颗粒和液体介质的基本物理参数;步骤2)测量并计算不规则颗粒形状系数,并进行形状分类;步骤3)实验测量不规则颗粒样本的沉降速度与拖曳力系数;步骤4)构造不规则颗粒拖曳力系数计算型式;步骤5)率定关键参数,提出拖曳力系数和沉降速度计算模型,不需要复杂的三维测量,操作简便、普适性强,可以较为精确地适用于粒状、棒状、碟状、带有附体等高度不规则颗粒在液体中的沉降拖曳力系数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07675678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1711126429.5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E02B3/12
Abstract: 一种三维立体自嵌套式岸滩生态守护构件,包括主体板、自主体板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的侧板、自主体板的另一侧向外延伸形成的嵌入板、自主体板的下端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的插入板。侧板的中部由端部向内横向设有嵌入口,其中一个构件的嵌入板与另一个构件的嵌入口形成横向自嵌结构。主体板的背面相互平行间隔设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对应设有可供插入板插入的插槽,其中一个构件的插入板与另一个构件的插槽形成纵向自嵌结构,插入板插入插槽后其中一个构件的主体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另一个构件的插入板围设成用于种植植物的空心四面体填土结构。本发明可随意组合形成顺直或弯曲形态的岸滩护岸,增强河岸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696520B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610208950.2
申请日:2016-04-0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污染修复功能的生态护岸结构,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岸坡土壤层、土壤和生物碳细颗粒层混合层、生物碳粗颗粒层和碎石层,将秸秆或稻草在缺氧条件下高温热解制备成生物碳颗粒,在酸洗活化后打碎磨制为直径为0.5‑0.8cm的所述生物碳细颗粒,将玉米芯在缺氧条件下高温热解制备成生物碳颗粒,在酸洗活化后打碎磨制为直径为1.5‑2.0cm的所述生物碳粗颗粒。本发明可提高护岸土壤的蓄水储养能力和修复能力,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洪泛期淹水时生物碳可吸附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退水后吸附的营养物质缓慢释放出来,供给其中的植物生长,同时还兼具保持填料含水率,防止植物旱死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256759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560256.2
申请日:2015-09-0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洲滩横向分层生态干扰综合防灭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洲滩靠近堤防侧向下开挖2~8m宽阻螺第一阶梯,保持阶梯的两端与河湖连通,第一阶梯的底部高程低于当地常年低水位,保证每年连续淹水时间达8个月以上,水深不小于1m;步骤二、将第二阶梯表层有螺土铲除,深度超过15cm,其上覆盖厚30cm以上的无螺土,第二阶梯面层规则平整,并向滩面形成5‑10度的坡度;步骤三、第三阶梯的顶面高程高于当地最高有螺高程线,增加顶面宽度使得顶部宽度不小于1m。本发明克服了现有药物灭螺等方法易复发和存在环境污染的缺点,具有应用范围广、治理钉螺面积大、防灭螺效果好、运用灵活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696520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208950.2
申请日:2016-04-0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污染修复功能的生态护岸结构,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岸坡土壤层、土壤和生物碳细颗粒层混合层、生物碳粗颗粒层和碎石层,将秸秆或稻草在缺氧条件下高温热解制备成生物碳颗粒,在酸洗活化后打碎磨制为直径为0.5-0.8cm的所述生物碳细颗粒,将玉米芯在缺氧条件下高温热解制备成生物碳颗粒,在酸洗活化后打碎磨制为直径为1.5-2.0cm的所述生物碳粗颗粒。本发明可提高护岸土壤的蓄水储养能力和修复能力,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洪泛期淹水时生物碳可吸附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退水后吸附的营养物质缓慢释放出来,供给其中的植物生长,同时还兼具保持填料含水率,防止植物旱死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256759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560256.2
申请日:2015-09-0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洲滩横向分层生态干扰综合防灭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洲滩靠近堤防侧向下开挖2~8m宽阻螺第一阶梯,保持阶梯的两端与河湖连通,第一阶梯的底部高程低于当地常年低水位,保证每年连续淹水时间达8个月以上,水深不小于1m;步骤二、将第二阶梯表层有螺土铲除,深度超过15cm,其上覆盖厚30cm以上的无螺土,第二阶梯面层规则平整,并向滩面形成5-10度的坡度;步骤三、第三阶梯的顶面高程高于当地最高有螺高程线,增加顶面宽度使得顶部宽度不小于1m。本发明克服了现有药物灭螺等方法易复发和存在环境污染的缺点,具有应用范围广、治理钉螺面积大、防灭螺效果好、运用灵活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