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1876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447787.2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李志晶 , 单敏尔 , 刘鑫 , 姚仕明 , 金中武 , 黄建成 , 周银军 , 刘小斌 , 吴华莉 , 郭超 , 朱帅 , 陈鹏 , 刘玉娇 , 陈义武 , 孙贵洲 , 张玉琴 , 刘昭希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岩模型冲料材质及粒径确定方法,包括确定基岩每一岩性岩体的抗冲流速ΔVA1、ΔVB1、ΔVC1...;确定基岩整体的抗冲流速ΔV1;根据重力相似定律将原型抗冲流速值换算成模型抗冲流速从而得到模型散粒体的抗冲流速ΔV2;由依兹巴什公式结合抗冲流速ΔV2确定模拟散粒体材料粒径大小d的计算公式;根据冲刷相似选定模型散粒体材料,在材料选定后,依据其容重γs等数据带入前一步所确定公式中,确定散粒体粒径范围Δd。本发明解决目前河工模型试验中基岩的抗冲特性无法直观描述,基岩模型冲料材质和粒径无法快速确定选择,以及模型的冲料材质和粒径之间的对应关系表述不够准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644898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653193.6
申请日:2013-12-0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C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工模型试验水边界识别测量系统,它包括与待测模型两岸平行的导轨,横跨待测模型左、右岸安装在导轨上的测桥,测桥可在导轨上水平移动;测桥上设有测车,测车可在测桥上水平运动;测车上安装有升降驱动装置、升降架,升降架可垂向运动;升降架上安装有测杆和压力传感器;测杆上安装有测量电极。测桥、测车、升降架的驱动与定位,以及测杆与水面的接触均由计算机控制实现。本发明还公开了应用这种河工模型试验水边界识别测量系统进行水边界测量的方法,利用测量电极及压力传感器获取各测点的数据。本发明精确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为完善模型试验断面流速分布自动测量系统及后续数据处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数据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849893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111187722.9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李志晶 , 单敏尔 , 刘鑫 , 姚仕明 , 金中武 , 黄建成 , 周银军 , 刘小斌 , 吴华莉 , 郭超 , 朱帅 , 陈鹏 , 刘玉娇 , 陈义武 , 孙贵洲 , 张玉琴 , 刘昭希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岩冲刷速率的计算方法,包括利用高速水流试验水槽进行冲刷试验并获取基岩在冲刷后的质量损失Δm;提出将冲刷速率Er定义为冲刷所致基岩质量减少量Δm与冲刷时间Δt之比进行分析;由水槽实验数据分别确定基岩冲刷速率Er与床面剪切应力τ的关系、基岩冲刷速率Er与基岩抗拉强度σ的关系、基岩冲刷速率Er与基岩抗拉强度和床面剪切应力之比#imgabs0#的关系;最终确定由基岩抗拉强度和床面剪切应力之比#imgabs1#的幂函数#imgabs2#以及系数a的乘积形式#imgabs3#来表征基岩冲刷速率Er。本发明可通过水的密度ρ、水深h、重力加速度g和河流底坡J等数据,再结合由电子拉力机所测得得基岩抗拉强度σ,通过对基岩冲刷速率表达公式形式和参数的具体确定,可实现对基岩冲刷速率的计算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849893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87722.9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李志晶 , 单敏尔 , 刘鑫 , 姚仕明 , 金中武 , 黄建成 , 周银军 , 刘小斌 , 吴华莉 , 郭超 , 朱帅 , 陈鹏 , 刘玉娇 , 陈义武 , 孙贵洲 , 张玉琴 , 刘昭希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岩冲刷速率的计算方法,包括利用高速水流试验水槽进行冲刷试验并获取基岩在冲刷后的质量损失Δm;提出将冲刷速率Er定义为冲刷所致基岩质量减少量Δm与冲刷时间Δt之比进行分析;由水槽实验数据分别确定基岩冲刷速率Er与床面剪切应力τ的关系、基岩冲刷速率Er与基岩抗拉强度σ的关系、基岩冲刷速率Er与基岩抗拉强度和床面剪切应力之比的关系;最终确定由基岩抗拉强度和床面剪切应力之比的幂函数以及系数a的乘积形式来表征基岩冲刷速率Er。本发明可通过水的密度ρ、水深h、重力加速度g和河流底坡J等数据,再结合由电子拉力机所测得得基岩抗拉强度σ,通过对基岩冲刷速率表达公式形式和参数的具体确定,可实现对基岩冲刷速率的计算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644898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653193.6
申请日:2013-12-0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C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工模型试验水边界识别测量系统,它包括与待测模型两岸平行的导轨,横跨待测模型左、右岸安装在导轨上的测桥,测桥可在导轨上水平移动;测桥上设有测车,测车可在测桥上水平运动;测车上安装有升降驱动装置、升降架,升降架可垂向运动;升降架上安装有测杆和压力传感器;测杆上安装有测量电极。测桥、测车、升降架的驱动与定位,以及测杆与水面的接触均由计算机控制实现。本发明还公开了应用这种河工模型试验水边界识别测量系统进行水边界测量的方法,利用测量电极及压力传感器获取各测点的数据。本发明精确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为完善模型试验断面流速分布自动测量系统及后续数据处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数据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157335B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610425105.0
申请日:2016-06-1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的床沙表层级配观测分析方法及系统,摄像设备由可行走的支架固定于试验水槽上方,垂直于河床表面,摄像设备旁边配备LED光源;调节摄像设备采集的床沙区域面积,LED光源照射河床表面,摄像设备对河床进行拍摄采集数字图像,摄像设备与图像分析系统通过数据线连接,实时向图像分析系统传送获取的数字图像;图像分析系统对数字图像进行分析,输出床沙表面级配分布数据。将基于颜色识别的节点计数法应用于试验过程中,研究监测区间的床沙级配随试验过程变化,可以避免传统方法必须取样的劣势,可以在照片中分析结果,对于试验过程中的床沙级配监测有帮助,实现表层床沙级配的实时观测与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4218768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111447787.2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李志晶 , 单敏尔 , 刘鑫 , 姚仕明 , 金中武 , 黄建成 , 周银军 , 刘小斌 , 吴华莉 , 郭超 , 朱帅 , 陈鹏 , 刘玉娇 , 陈义武 , 孙贵洲 , 张玉琴 , 刘昭希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岩模型冲料材质及粒径确定方法,包括确定基岩每一岩性岩体的抗冲流速ΔVA1、ΔVB1、ΔVC1...;确定基岩整体的抗冲流速ΔV1;根据重力相似定律将原型抗冲流速值换算成模型抗冲流速从而得到模型散粒体的抗冲流速ΔV2;由依兹巴什公式结合抗冲流速ΔV2确定模拟散粒体材料粒径大小d的计算公式;根据冲刷相似选定模型散粒体材料,在材料选定后,依据其容重γs等数据带入前一步所确定公式中,确定散粒体粒径范围Δd。本发明解决目前河工模型试验中基岩的抗冲特性无法直观描述,基岩模型冲料材质和粒径无法快速确定选择,以及模型的冲料材质和粒径之间的对应关系表述不够准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157335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425105.0
申请日:2016-06-1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3/0012 , G06T2207/10004 , G06T2207/10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的床沙表层级配观测分析方法及系统,摄像设备由可行走的支架固定于试验水槽上方,垂直于河床表面,摄像设备旁边配备LED光源;调节摄像设备采集的床沙区域面积,LED光源照射河床表面,摄像设备对河床进行拍摄采集数字图像,摄像设备与图像分析系统通过数据线连接,实时向图像分析系统传送获取的数字图像;图像分析系统对数字图像进行分析,输出床沙表面级配分布数据。将基于颜色识别的节点计数法应用于试验过程中,研究监测区间的床沙级配随试验过程变化,可以避免传统方法必须取样的劣势,可以在照片中分析结果,对于试验过程中的床沙级配监测有帮助,实现表层床沙级配的实时观测与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203256669U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320246936.3
申请日:2013-05-0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E02B1/02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悬浮式河流生态围隔实验装置,包括:铝合金框架、固定于铝合金框架上的浮球、托网、围隔袋、遮阳布、搅拌系统和水循环系统。铝合金框架由多根铝合金杆焊接成网格式矩形框架结构;托网由高强度绳索交错编织形成网状,顶部开口,栓于铝合金框架,底部封闭;围隔袋袋置于托网之中,围隔袋顶部开口,固定于铝合金框架上,底部连接藻类植物过滤网,边壁连接于托网,所述围隔袋透光不透水;托网底部通过绳索连接有坠石;铝合金框架上连接有牵拉绳索、缆绳,扣环与牵拉绳索连接并固定于河岸边的木桩上;铆钉通过缆绳将围隔实验装置固定于河床。本实用新型易于拆分和组装,可以在任何河流水域中进行实验观测,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4212098U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420682837.4
申请日:2014-11-14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E02B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对水沙试验过程产生扰动的集沙装置。所述集沙装置包括集沙槽、出沙转轴、出沙电机、接沙槽输送轨道和至少两个接沙槽,所述集沙槽置于其中一个接沙槽的上方,其出沙口正对该接沙槽的接沙口,所述出沙转轴置于集沙槽的出沙口,在出沙转轴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大小相同的接沙凹槽,出沙电机置于出沙转轴的一端,带动出沙转轴转动使两个接沙凹槽交替正对集沙槽的出沙口和集沙槽下方接沙槽的进沙口;每个接沙槽通过底部的行走滑轮置于接沙槽输送轨道上,并依次沿着接沙槽输送轨道行走置于集沙槽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实现在不中断水沙试验的条件下,收集观测固定断面的输沙量数据,对水沙试验过程不产生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