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直传高仪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72719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010547450.4

    申请日:2010-11-17

    Abstract: 竖直传高仪,它包括上装置(1)和下装置(2),所述的上装置(1)为第一矩形框体(11),所述的下装置(2)为第二矩形框体(21),在上装置(1)的下端固定有钢杆(13)和铝杆(14),二根不锈钢丝(15)的另一端均通过连接器(19)固定在横杆(18)上,所述的横杆(18)的一端固定在第二矩形框体(21)的侧壁内,横杆(18)的另一端固定有重锤(20)。它克服了传统监测方法如水准观测、精密量距等受到较大限制,且精度较低的缺点。本发明竖直传高仪可有效避免现场条件的限制,解决传统测量方法受条件制约无法开展的问题。精度可达±0.1mm,极大提高观测精度。

    竖直传高仪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72719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547450.4

    申请日:2010-11-17

    Abstract: 竖直传高仪,它包括上装置(1)和下装置(2),所述的上装置(1)为第一矩形框体(11),所述的下装置(2)为第二矩形框体(21),在上装置(1)的下端固定有钢杆(13)和铝杆(14),二根不锈钢丝(15)的另一端均通过连接器(19)固定在横杆(18)上,所述的横杆(18)的一端固定在第二矩形框体(21)的侧壁内,横杆(18)的另一端固定有重锤(20)。它克服了传统监测方法如水准观测、精密量距等受到较大限制,且精度较低的缺点。本发明竖直传高仪可有效避免现场条件的限制,解决传统测量方法受条件制约无法开展的问题。精度可达±0.1mm,极大提高观测精度。

    竖直传高仪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867187U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20610730.0

    申请日:2010-11-17

    Abstract: 竖直传高仪,它包括上装置(1)和下装置(2),所述的上装置(1)为第一矩形框体(11),所述的下装置(2)为第二矩形框体(21),在上装置(1)的下端固定有钢杆(13)和铝杆(14),二根不锈钢丝(15)的另一端均通过连接器(19)固定在横杆(18)上,所述的横杆(18)的一端固定在第二矩形框体(21)的侧壁内,横杆(18)的另一端固定有重锤(20)。它克服了传统监测方法如水准观测、精密量距等受到较大限制,且精度较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竖直传高仪可有效避免现场条件的限制,解决传统测量方法受条件制约无法开展的问题。精度可达±0.1mm,极大提高观测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