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5374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02383.1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陕西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学习式缓释阻垢剂加药方法,通过对循环水中环境指标的不断测定统计,给出了对应情况下最佳的加药量计算方法,同时通过软件编程使得加药设备针对条件不同的循环水给出了实时调节加药量方案。同时通过统计学赋予了加药设备自学习功能。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根据实际水质情况及设备需求控制加药量的问题。实现了根据不同水质情况,设备材质对应投加不同计量药物的功能,解决了药物过量浪费问题及药物投加不足影响设备使用寿命的问题,实现了节约用水提高设备使用寿命的效果。具有环保、节能、节水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9219152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565245.9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陕西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化污水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属于城市污水、工业浊水、含油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控制系统、本体、升流式反应凝聚区、沉淀区、进水管、混凝剂加药管、药液分配器和导流槽,所述的升流式反应凝聚区设于本体中心,本体内壁与升流式反应凝聚区外壁区域为沉淀区,进水管与升流式反应凝聚区连通,进水管上设有的管道混合器与混凝剂加药管连通;所述的导流槽设在升流式反应凝聚区四周;所述的升流式反应凝聚区通过絮凝剂加药管与药液分配器连通,控制系统与药液分配器电信号连接。本发明集混合、絮凝、沉淀于一体,适用范围广、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絮凝效果好、分离速度快、产水量高且出水水质稳定、实现智能化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222204907U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20902733.3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陕西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52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流式精炼废水净化设备,包括:底座;外壳体,该外壳体可拆卸连接在底座上;一对泥浆槽,一对该泥浆槽固定在外壳体底端,所述泥浆槽为V型结构,所述泥浆槽底部开有排泥口;混流部,该混流部可拆卸连接在外壳体中心处,一对测流泵,一对该测流泵设置在外壳体两侧,且测流泵进水端与泥浆槽连通,所述测流泵出水端与胶体去除部连通。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测流泵,有效解决了部分胶体还是悬浮在水中无法沉淀的问题,进而实现了将泥浆槽中反应不完全的药物与污泥的混合物,回流至斜板内,并与该区域胶体二次反应,此时各胶体物质通过网捕作用形成大颗粒污泥沉淀在斜板上由于重力作用降落至泥浆槽内。
-
公开(公告)号:CN221071233U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22720749.0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陕西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循环水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冶轧循环水系统的节水装置,包括冶轧循环水装置、生产新水补水管路、软化水补水管路、冷却供水装置、半闭路净循环污水管路和浊环水污水净化装置;解决了现有冶轧循环水系统没有解决水质污染,排污水量大,新水用量大和损失量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多级、串级供水,有效的提高了水的循环利用率,降低排污量,减少新水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219757031U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20138478.5
申请日:2023-02-02
Applicant: 陕西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循环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独立式节能发电式冷却塔。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通过壳体、主风机、集水盘、风筒、进水管、第一水轮发电机、冷却系统、第二水轮发电机、辅助风机和开关有机构成。本实用新型充分综合开发利用冷却塔自身的资源,使得冷却塔富裕能量得到充分的利用,实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同时产生的电量可带动辅助风机和主风机转动,不仅达到了冷却目的,而且提高了冷却塔的冷却效率,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冷却塔的富裕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220745647U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22472034.8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陕西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化学除油器,包括本体、进水管、油絮凝剂加药管、水力旋流反应室、涡流絮凝反应室、导流室、斜板沉淀区、溢流槽和集水槽,水力旋流反应室设于本体中心;进水管与水力旋流反应室连通,涡流絮凝反应室和导流室均设于水力旋流反应室外周,斜板沉淀区顶部设有溢流装置,溢流装置一端与涡流絮凝反应室相接,另一端与本体内部之间的环形为溢流槽,溢流槽连通集水槽,集水槽连通有虹吸出水口。通过设置水力旋流反应室和涡流絮凝反应室,提高反应效率、反应速度和缩短反应时间。增加污泥回流管,使残留在污泥中药剂与一次沉淀池水混合,相互吸附形成大的油泥颗粒沉于池底,既发挥了药能效果,又改善出水水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