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4514678U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20143920.9
申请日:2015-03-15
Applicant: 青岛明华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 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IPC: G01N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气汞采样器,包括采样枪,采样枪内设有采样管,采样枪进气端固设有能吸附汞的采样头,采样枪出气端安装有处理箱,处理箱内安装有制冷块,制冷块内设有与采样管出气端连接的气道,采样管出气段上安装有过滤器,制冷块内还设有上下延伸的冷凝管,冷凝管下端与出气管上端连接,冷凝管出气段上安装有流量计,冷凝管出气端安装有抽气泵,处理箱内还设有与上述半导体制冷片、风扇、流量计、抽气泵及排水机构电连接的控制器和人机交互系统。优点是能够实现汞、气分离,能有效滤除烟气中的水气,除水速度快,检测准确、携带方便且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204592689U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20143917.7
申请日:2015-03-15
Applicant: 青岛明华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 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汞采样活性炭管硅胶密封固定装置,包括固设在汞采样管进气端的套管,套管内插装有玻璃管,玻璃管内端和套管内底面之间设有密封胶环,套管外部的玻璃管上夹紧套装有硅胶套,硅胶套端部固设有能与对应套管外端套紧配合的硅胶环。本汞采样活性炭管硅胶密封固定装置的有点效果是:结构合理,安装拆卸简单、快速,对接严密,对玻璃管无损伤,且一人就能操作,有助于提高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4619695U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20143922.8
申请日:2015-03-15
Applicant: 青岛明华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 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IPC: B01D53/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率烟气除水装置,包括制冷块,制冷块外壁上通过安装件安装有风扇,制冷块外壁和安装件之间夹紧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面与制冷块侧壁贴紧设置,半导体制冷片的发热面朝向风扇设置,制冷块内设有气道,制冷块下端密封连接有与气道输出端连通的储水瓶,储水瓶上部连通有出气管,储水瓶底部连通有排水管,排水管上安装有排水机构。本高效率烟气除水装置体积适中,能够有效滤除烟气中的水气,除水速度快,除水效果好且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550829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025570.7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青岛明华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IPC: G01N21/3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紫外差分法烟气检测的气体干扰补偿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紫外差分法获取第一烟气和第二烟气的浓度测量值;当所述第一烟气的浓度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阈值时,通过第一公式对所述第二烟气的浓度测量值进行补偿;当所述第二烟气的浓度测量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通过第二公式对所述第二烟气的浓度测量值进行补偿。本申请提供的基于紫外差分法烟气检测的气体干扰补偿方法及装置,基于第一烟气的浓度测量值的大小,采用分段补偿对第二烟气的浓度测量值进行修正,从而消除第一烟气与第二烟气吸收光谱重叠对第二烟气测量造成的干扰,有效提高了补偿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83900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281860.1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青岛明华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集气袋采样装置及采样方法,属于气体采集检测领域。包括:可压缩腔体单元,包括设置于底板与上盖之间的可压缩腔体以及可伸缩支撑组件,可伸缩支撑组件与可压缩腔体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且可伸缩支撑组件限制可压缩腔体的最大移动位置;其中,上盖设有安装孔;集气组件,包括密封连接于安装孔上的集气盖板,集气盖板上穿设有集气连接管,集气连接管的第一端连接集气袋,集气连接管的第二端连接采样管,集气袋位于所述可压缩腔体内;检测组件,包括用于检测可压缩腔体内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以及检测可压缩腔体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集气采集装置无法确定采集体积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3878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339302.6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青岛明华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璐 , 孔令伟 , 董栋 , 钱伟 , 窦灏 , 丁万生 , 李德安 , 田红兵 , 刘文亮 , 徐军 , 杨晓明 , 孟繁杰 , 刘文芝 , 刘霞 , 季德程 , 梁荣林 , 刘景超 , 孙勋松 , 张亮 , 成林全 , 王新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热式质量流量控制器的气体质量流量校准方法,包括:基于标准质量流量控制值以对某一待处理气体的质量流量进行控制,待处理气体与热式质量流量控制器的标定气体不同;采用体积流量计获取待处理气体的质量流量实测值;基于待处理气体的标准质量流量控制值及质量流量实测值获取质量流量校准模型;采用质量流量校准模型对待处理气体的目标质量流量控制值进行校准以获取待处理气体的实际质量流量控制值,并基于实际质量流量控制值对待处理气体的质量流量进行控制。通过本公开提供的方法,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热式质量流量控制器只能对单一气体的质量流量进行控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9863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38285.4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青岛明华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IPC: B08B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吸收瓶自动清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大气吸收瓶清洗技术领域。包括:清洗管路,所述清洗管路上依次设置清洗液供给装置、吸收瓶、储液罐以及蠕动泵,清洗液供给装置输送清洗液经过所述吸收瓶进入所述储液罐内,所述蠕动泵用于间歇性抽吸所述储液罐内的清洗液;抽吸管路,所述抽吸管路的起始端与位于所述储液罐内的气体区域连通,所述抽吸管路上设置第一干燥罐以及第一抽气泵,所述第一抽气泵用于抽吸所述抽吸管路。本发明解决了清洗设备与干燥设备分离导致操作不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398864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68589.6
申请日:2013-08-21
Applicant: 青岛明华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烟发生器,包括能够分别向加热体上供油的供油装置和供水的供水装置,所述加热体为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加热管,所述供油装置和供水装置包括固设在底座上内盛油或水的筒体,筒体内滑动密封配合有密封塞,底座上还安装有能推动密封塞沿筒体滑动的进给机构及控制进给机构动作的控制器。加热管进气口朝下出气口朝上且倾斜设置,加热管进气口安装有风机。本油烟发生器,油烟浓度精度高、油烟浓度稳定性好、油烟浓度可控制性强,且操作简单,特别适合油烟净化器生产厂家和油烟检测仪器生产厂家检测或校准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707540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0247556.5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青岛明华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Inventor: 高松 , 宋光容 , 吕磊 , 闫现所 , 吴晓阳 , 殷光升 , 陈康宁 , 刘帅敬 , 安瑞君 , 冯庆浩 , 梅小强 , 刘朋刚 , 窦灏 , 丁万生 , 李德安 , 田红兵 , 刘文亮 , 徐军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谱图基线的确定方法,涉及谱图分析技术领域。包括:过滤谱图数据中的噪声,得到待处理数据区间;以待处理数据区间的起点为中心点选定一窗口,并获取窗口内待处理数据点的初始数值和拟合数值;获取待处理数据点初始数值与拟合数值的差,得到待处理数据点的残差并获取残差的中位数;基于残差及残差的中位数,获取待处理数据点的新权重,利用新权重再次进行拟合,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得到待处理数据区间内的所有待处理数据点的最终拟合值,并确定谱图基线。采用本公开提供的方法,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提供的谱图基线确定方法准确度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60006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210395457.1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青岛明华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Inventor: 陶锡 , 闫现所 , 杨崇新 , 李金莹 , 徐军 , 安瑞君 , 冯庆浩 , 梅小强 , 刘朋刚 , 窦灏 , 丁万生 , 李德安 , 田红兵 , 刘文亮 , 殷光升 , 毕研庚 , 严涛 , 谭潇潇 , 吴晓阳 , 郭欢礼
IPC: G05D27/0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气体流量控制装置的浓度补偿方法,根据目标流量获取差压传感器的理论压差及流量调节单元的初始开度值,基于初始开度值对流量调节单元进行控制,并获取差压传感器的实际压差;判断实际压差与理论压差的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0且小于等于一阈值,若否,则通过实际开度值校正初始开度值来调节流量调节单元;若是,则比较实际压差与理论压差的大小,若实际压差大于理论压差,采用第一补偿系数对输出气体的实测浓度进行补偿,否则,采用第二补偿系数对输出气体的实测浓度进行补偿。有效解决了进气端压力发生无法校正的轻微偏移或现场环境大气压小幅变化而造成流量控制装置无法达到目标流量时,导致气体浓度变化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