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82633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910065619.3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IPC: G01N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多向可调式海洋沉积物岩心剖样方法,该剖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待剖岩心样塑料管的直径,调整第三驱动电机使岩心放置槽的第一半槽体和第二半槽体之间保持合理间距,将装填有岩样的待剖样塑料管放置在岩心放置槽中;(2)通过转动第一升降手柄和第二升降手柄分别微调第一电锯和第二电锯的竖直高度;(3)调整完成后,分别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调整第一电锯和第二电锯的横向位置至合适切割位置处,启动第一电锯和第二电锯,对装填有岩样的塑料管两侧进行切割;(4)切割的同时,岩心放置槽通过第四驱动电机驱动纵向移动,完成自动岩心剖样。本发明可实现海洋沉积物岩心试样的自动切割,而且可控性好,不损伤岩样。
-
公开(公告)号:CN109682632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061791.1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IPC: G01N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多向可调式海洋沉积物岩心剖样系统,包括第一电锯和第二电锯,第一电锯和第二电锯均设置在操作台上,且呈相对峙布置,在第一电锯和第二电锯之间设置有岩心放置槽;所述岩心放置槽呈长条形,岩心放置槽在操作台上纵向布置,所述第一电锯和第二电锯在操作台上横向布置;所述第一电锯和第二电锯分别与用于驱动其沿操作台横向移动的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岩心放置槽与用于驱动其沿操作台纵向移动的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岩心放置槽包括第一半槽体和第二半槽体,第一半槽体和第二半槽体之间的间距可通过电机自动调整。本发明可实现海洋沉积物岩心试样的自动切割,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而且可控性好,不容易损伤岩心样品。
-
公开(公告)号:CN11885932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90412.0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IPC: G01V1/38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用于屏蔽法去除多次波的装置,提出在野外采集过程中直接屏蔽掉多次波的解决方案,以期彻底消除多次波且无需再经过地震数据处理环节,由此可节省地震数据处理中最耗时的多次波去除环节、实现明显加快项目进程和提高作业效率的目的。用于屏蔽法去除多次波的装置包括用于起到支撑与载具作用的钢架框架,在钢架框架上安装有至少一组提供浮力的浮球,浮球完全沉没于水中时提供的浮力大于整个装置组装完成后的重力;用于屏蔽多次波的铁板通过角度可变的转换环悬挂连接于钢架框架,转换环用以调节铁板相对于钢架框架垂向中心线的倾斜夹角,该倾斜夹角在0至45°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9682632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910061791.1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IPC: G01N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多向可调式海洋沉积物岩心剖样系统,包括第一电锯和第二电锯,第一电锯和第二电锯均设置在操作台上,且呈相对峙布置,在第一电锯和第二电锯之间设置有岩心放置槽;所述岩心放置槽呈长条形,岩心放置槽在操作台上纵向布置,所述第一电锯和第二电锯在操作台上横向布置;所述第一电锯和第二电锯分别与用于驱动其沿操作台横向移动的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岩心放置槽与用于驱动其沿操作台纵向移动的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岩心放置槽包括第一半槽体和第二半槽体,第一半槽体和第二半槽体之间的间距可通过电机自动调整。本发明可实现海洋沉积物岩心试样的自动切割,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而且可控性好,不容易损伤岩心样品。
-
公开(公告)号:CN111487678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310137.2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确定高分辨率小多道地震最小偏移距和系统延迟的分析方法,包括:1)获得直达波起跳时间,确定最小偏移距和系统延迟之间的关系;2)得到最小偏移距和系统延迟对;3)建立观测系统,针对最小偏移距和系统延迟对进行观测系统的设定,然后进行动校正和叠加,形成CMP道集和叠加剖面;4)对得到的CMP道集和叠加剖面进行质量控制;5)经过4)的质量控制判断过程,质控满足条件后即可获得偏移距和系统延迟对,如果不满足,则寻找系统延迟最接近的两组参数值,由此确定系统延迟的边界范围,做进一步细化后重复3)和4)的验证直到获得满意结果为止;本方案设计思路清晰、原理可靠、操作性强,且效率较高,对于未知最小偏移距和系统延迟的观测系统确立有很强的适应性,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269948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112921.1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洋沉积物岩心观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多节可调竖直支架调整拍摄相机的竖直高度,通过多节可调水平支架调整拍摄相机的水平位移,同时通过控制多节可调水平支架相对于多节可调竖直支架旋转,可控制拍摄相机在水平面内摆动,最终使拍摄相机达到合适的拍摄位置;(2)将柱状岩心放置于移动内槽中,用手操控遥控器,控制电机启动,并调节电机的转速,使水平恒速传送带按一定速度匀速转动,柱状岩心随水平恒速传送带移动;在岩心移动过程中,相机位置固定不动,并通过操控遥控器控制拍摄相机的拍摄快门,进行无线遥控拍摄。本发明极大地方便了海洋沉积物岩心的观察拍摄,为海洋沉积物岩心的实验研究提供了便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013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84541.5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沉积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底沉积物堆积速率原位监测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监测机构,监测机构包括厚度监测机构、重量监测机构和形状监测机构,装置主体包括监测筒体,厚度监测机构、重量监测机构设置于监测筒体内,厚度监测机构用于监测沉积物堆积的厚度,重量监测机构用于监测沉积物堆积的重量,形状监测机构用于监测沉积物堆积的外形,本发明的原位监测装置可以实现对海底沉积物进行监测,并且可以实现对沉积物堆积的厚度进行监测,可以实现对沉积物的形状进行监测,而且同时可以实现对沉积物的堆积的重量进行监测,与现有技术相比监测到的数据完善、准确率高,有效避免堆积的内部出现空洞造成监测数据不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1697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97176.1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地震资料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确定浅剖电缆不同沉放深度的采集效果的模拟方法,通过采集无虚反射浅剖数据,并对无虚反射地震数据进行电缆虚反射模拟,得到合成地震记录,以明确不同电缆沉放深度时的模拟效果,本方案方法思路创新,可以直观展示与实际采集效果相媲美的成果,有利于直观确定采集电缆的沉放深度;相对于传统不同电缆沉放深度实验需要反复对同一测线进行实验,且电缆沉放深度难以确定的问题,本方法仅需做一次无虚反射采集测线,实施起来简单方便,且有效减少人工工作成本,同时模拟方法的深度可控,模拟精度更高,结果更为准确,可以有效指导实际生产,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及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72104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214039.8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去除浅剖多次波的方法,考虑到多次波比一次波多了一次海底和海面之间的反射,由于浅剖接近于自激自收,其偏移距很小,故海底和海面之间的反射时间相当于海底的周期,因此本方案中,多次波模型通过一次波模型时移海底周期获得,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将原始浅剖数据减去多次波模型即可达到消除浅剖多次波的目的,通过本方案可使得多次波得到明显压制,压制后剖面的波阻特征也更为明显,接触关系合理,浅剖信噪比明显提高,其实际应用价值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48275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24120.3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浅剖井震联合的地层结构识别分析方法,包括步骤:加载浅剖数据;确定钻孔位置并获得海底深度;确定钻孔数据类型,对钻孔数据进行格式整理以使钻孔数据的起始深度与海底深度相一致;钻孔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测年数据、粒度数据、有孔虫数据和古地磁极性数据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将钻孔数据由深度转换为时间实现钻孔数据与浅剖的标定;实现测年数据粒度有孔虫丰度以及古地磁与浅剖数据进行联合分析与对比验证。本方案改变传统浅剖与钻井数据分开分析的方法,而是将两者联合起来,将多种钻井指标(粒度、有孔虫、测年和古地磁)与浅剖相互验证,以最大程度降低多解性,提高浅剖地层解释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