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0550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58358.3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巷道围岩支护的内胀式注浆锚杆及其支护方法。包括:杆体、锚杆头、固定结构、注浆结构、排气管和传感器结构,杆体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接头;锚杆头与杆体端部的螺纹接头固定连接;固定结构套设在锚杆头上,固定结构的端部与靠近锚杆头的杆体端部的螺纹接头相连接;注浆结构套设在杆体远离锚杆头的端部的螺纹接头上;排气管设置在锚杆头和注浆结构之间,排气管与杆体相互平行设置,排气管远离所述锚杆头的一端与注浆结构固定相连;传感器结构固定设置在杆体上。本发明能够提高锚杆的锚定效果,更准确的控制注浆效果,实时监测杆体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85462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822143.6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层状岩石强度计算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涉及岩石力学,包括获取所有层状岩石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的试验数据,将0度层理倾角的层状岩石定义为完整层状岩石,并将其对应的试验数据带入至预设的H‑B模型公式内进行计算,得到完整层状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和材料参数;将完整层状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和材料参数进行处理,得到确定层状岩石强度指标的函数公式;将所述层状岩石强度指标的函数公式带入至预设的H‑B模型公式内进行替换,得到层状岩石强度计算模型。本方法通过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和高斯函数对岩石强度指标进行拟合,从而得到更精确的函数公式,进一步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54622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1822143.6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层状岩石强度计算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涉及岩石力学,包括获取所有层状岩石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的试验数据,将0度层理倾角的层状岩石定义为完整层状岩石,并将其对应的试验数据带入至预设的H‑B模型公式内进行计算,得到完整层状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和材料参数;将完整层状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和材料参数进行处理,得到确定层状岩石强度指标的函数公式;将所述层状岩石强度指标的函数公式带入至预设的H‑B模型公式内进行替换,得到层状岩石强度计算模型。本方法通过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和高斯函数对岩石强度指标进行拟合,从而得到更精确的函数公式,进一步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8673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63905.9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缓倾斜层状矿床的机械破岩连续开采方法,涉及非煤矿山非爆连续开采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采场结构布置;根据矿床的赋存特征,沿矿体倾向划分中段,在中段内沿矿体走向划分盘区,盘区内再划分矿块,若矿体厚度超过采掘设备的极限采高,则矿块内划分分层;规划采切工程;所述采切工程包括中段联络巷、盘区胶带运输巷、盘区辅助运输巷、中段回风巷、凿岩运输巷和盘区溜井;制定回采顺序;所述回采顺序主要包括中段分层间回采顺序、盘区内矿块间回采顺序;矿块回采;所述矿块回采包括微波照射、机械切割破岩与落矿;该方法实现采场内连续稳定出矿,“采‑装‑运”工序间互不干扰,衔接顺畅的生产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22185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59526.8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绍兴文理学院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使用高速雾化水降温的软岩取芯装置及方法,包括钻杆、罩体和气体发生器和旋转驱动器,钻杆中空,钻杆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和钻头端,旋转驱动器包括转轴和旋转接头,钻杆的连接端能够安装于转轴,转轴内设连通钻杆内腔的中心孔,旋转接头转动连接于转轴外周,并连通中心孔,旋转接头的外周设置旋转接口一;钻杆的钻头端用于钻入软岩取芯,罩体呈环形,套设于钻杆外周,能够将钻头端与软岩之间的外间隙罩合在内,罩体外设置有罩体接口一,罩体接口一连接有出气管路;气体发生器的输出端通过进气管路连接旋转接口一。本发明采用携带雾化水的气体对钻杆进行降温,能够有效对钻杆进行散热,也不会对软岩产生破坏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22185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59526.8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绍兴文理学院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使用高速雾化水降温的软岩取芯装置及方法,包括钻杆、罩体和气体发生器和旋转驱动器,钻杆中空,钻杆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和钻头端,旋转驱动器包括转轴和旋转接头,钻杆的连接端能够安装于转轴,转轴内设连通钻杆内腔的中心孔,旋转接头转动连接于转轴外周,并连通中心孔,旋转接头的外周设置旋转接口一;钻杆的钻头端用于钻入软岩取芯,罩体呈环形,套设于钻杆外周,能够将钻头端与软岩之间的外间隙罩合在内,罩体外设置有罩体接口一,罩体接口一连接有出气管路;气体发生器的输出端通过进气管路连接旋转接口一。本发明采用携带雾化水的气体对钻杆进行降温,能够有效对钻杆进行散热,也不会对软岩产生破坏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43239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197474.9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8 , G06F17/10 , G01N33/2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孔隙压密阶段的岩石修正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先将岩石分为若干含有不同缺陷的微元体,并假定微元体符合广义胡克定律、各微元体强度服从Weibull统计分布规律、微元体强度破坏准则为Drucker‑Prager准则。其次基于Drucker‑Prager破坏准则及Weibull分布建立考虑岩石孔隙压密阶段的单轴压缩本构模型;然后将建立的模型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最后建立考虑孔隙压密阶段的岩石单轴压缩修正本构模型,并用高温损伤后的粗晶大理岩单轴压缩试验结果对本发明修正模型进行验证。本发明方法中参数物理意义明确,条理清晰,逻辑性强,适应范围广,简单易行,能较好反映考虑孔隙压密阶段的岩石单轴压缩力学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624673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677524.5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16C60/00 , G01N3/08 ,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SI弱化确定热损伤岩石强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分别对无损伤和热损伤岩石试件进行单轴压缩实验和三轴压缩实验;S2画出两种试件强度随围压变化的拟合包络曲线;S3对表征无损伤完整岩石进行广义H‑B破坏准则模型分析研究,并能得到影响参数分别为GSI和mi;S4将热损伤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代入广义H‑B模型公式中,得到热损伤岩石的GSI值,定义为GSId;S5将热损伤岩石的GSId值代入到广义H‑B模型中的GSI,得到仅弱化GSI的模型公式与包络线;S6进一步调整S5中的仅弱化GSI模型公式中mi,直至吻合热损伤岩石强度包络线,并将更新后的mi值定义为mid;S7将广义H‑B模型中的GSI和mi替换为GSId和mid,得到在广义H‑B破坏准则框架的基础上的GSI弱化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6167233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197457.5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7/10 , G01N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岩石峰后变形的损伤模型构建方法,定义岩石损伤变量D,对表观变形模量E*进行分析,得到表观变形模量E*的取值公式;将表观变形模量E*的公式代入损伤变量D的公式中,得到关于损伤变量D的损伤模型;定义表观变形模量E*和岩石杨氏模量E两者之比E*/E为归一化杨氏模量,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得到归一化杨氏模量与轴向应变之间服从Logistic函数关系;再将归一化杨氏模量的Logistic函数代入损伤变量D的公式中,得到损伤变量D的演化函数;最后得到关于损伤变量演化的损伤模型。本发明方法中参数物理意义明确,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用以表征岩石峰值附近和峰后变形阶段的力学行为也更完整直观。
-
公开(公告)号:CN11582480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69069.X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裂纹闭合应变确定岩石初始损伤的方法,步骤为:S1:对岩石进行单轴压缩试验,记录相应的轴向应力‑轴向应变曲线,坐标原点设为O点;S2:在轴向应力‑轴向应变曲线上确定裂纹闭合应力点,设为A点;S3:轴向应力‑轴向应变曲线的线性部分通过A点并做延长辅助线至轴向应变轴,其交点设为C点;S4:在轴向应力‑轴向应变曲线的坐标上标出裂纹闭合应变,OC长度即为岩石的裂纹闭合应变,根据裂纹闭合应变大小即可直观评价岩石的初始微裂纹损伤大小。该方法定义的裂纹闭合应变参数物理意义明确,相比于“裂纹闭合能量”来确定岩石内部的初始微裂纹损伤,计算量小,精确度更高,更加简单易行、直观性强、客观有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