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手表
    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927932U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721899591.6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手表,智能手表包括:表壳本体和与表壳本体固定连接的表带;所述表带的内部开有一容纳槽,所述表壳本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口位置对应,大小一致;从所述表壳本体内穿出的连接件固定连接至所述表带;容纳槽内放置智能手表器件。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智能手表整体外形尺寸的情况下,利用表带内部空间,增加智能手表设计堆叠使用空间,极大丰富了手表设计堆叠的灵活性,由于智能手表一般有较高防水要求,故本实用新型在连通表带内部空间与表体内部空间时,创新的提出了从表壳内部固定连接表带,保证了此方案的可行性。

    一种智能手表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967311U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20244269.8

    申请日:2018-02-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手表,该智能手表包括表壳和表带,所述表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表耳,所述表耳内侧设置有内凹孔,所述内凹孔中设置有绝缘材质的衬套,所述表带上设置有连接所述内凹孔的生耳针,所述生耳针插入所述衬套中,所述衬套将所述表耳和表带绝缘。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表壳和表带都是金属材质的情况下,通话功能、定位功能和无线连接功能受表壳、表带材质限制的问题。

    智能手表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868813U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721740028.4

    申请日:2017-12-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手表,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端,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与充电底座配合的配合面,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配合面外部的铁氧体层;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端的壳体为所述智能手表的后壳体,所述后壳体上设置有透光孔;所述铁氧体层呈环状,所述铁氧体层的中心孔与所述透光孔对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无线充电接收端的配合面的外部设置铁氧体层,相比现有技术,在无线充电过程中,有效减小了铁氧体层与无线充电底座距离,从而增大无线充电接收端与无线充电底座的磁吸力,从而提高充电效率,节约充电时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密封圈、一种密封结构及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7762244U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721658898.7

    申请日:2017-12-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封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密封圈的密封防水效果较低的技术问题。该密封圈呈环形,所述密封圈包括环形的圈本体,所述圈本体的密封面上设置有至少两层凸起的防水圈,所述防水圈同心设置,相邻的所述防水圈之间间隔有沟槽。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具有多层密封防水结构,显著提高了密封防水效果。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了一种密封结构和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安装了上述密封圈,提高了产品的防水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