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换热器的间距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98324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915450.9

    申请日:2018-06-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汽换热器的间距设计方法,所述蒸汽换热器包括上锅筒和下锅筒和连接在上锅筒和下锅筒之间的上升管和下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管内设置稳流装置,所述稳流装置是片状结构,所述片状结构在上升管的横截面上设置;沿着上升管内流体的流动方向,上升管内设置多个稳流装置,设距离上升管入口的距离为H,相邻稳流装置之间的间距为S,S=F1(H),即S是以距离H为变量的函数,S’是S的一次导数,满足如下要求:S’

    一种上升管变化的蒸汽锅炉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07376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189094.7

    申请日:2018-06-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升管变化的蒸汽锅炉的设计方法,所述蒸汽锅炉包括上锅筒和下锅筒和连接在上锅筒和下锅筒之间的上升管和下降管,沿着流体流动的方向,上升管的管径不断的增加。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式结构的稳流装置的蒸汽锅炉设计方法,采取此方法设计的锅炉,在上升管内存在汽液两相流动时,强化传热,同时减弱上升管的振动,降低噪声水平。

    根据集热器出水温度智能控制阀门开度的太阳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398076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810878319.2

    申请日:2018-0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太阳能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热水器和储热器,所述系统包括总管阀门,总管阀门设置在热水器和储热器上游的总管道上,所述总管阀门上游的总管道中设置第四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总管道中热流体温度;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与中央控制器进行数据连接,中央控制器根据第四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来控制总管阀门的开闭。本发明通过上述的运行,可以在有热流体温度满足要求的时候,在满足热水器产生的加热的水量的情况下,将多于的热量存储在储热器中,在没有热流体太阳能的情况下,利用热流体太阳能存储的热量来加热热水器,以满足热水器的实际工作需求。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热流体太阳能,避免过多的热量的浪费。

    稳流装置和管径优化的蒸汽锅炉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85399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810632533.X

    申请日:2018-06-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汽锅炉的设计方法,所述蒸汽锅炉包括上锅筒和下锅筒和连接在上锅筒和下锅筒之间的上升管和下降管,所述上升管内设置稳流装置,所述设计方法如下:随着上升管管径的增加,相邻稳流装置之间的间距不断减小。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式结构的稳流装置的蒸汽锅炉设计方法,采取此方法设计的锅炉,在上升管内存在汽液两相流动时,强化传热,同时减弱上升管的振动,降低噪声水平。

    一种竖直管分布密度变化的热管

    公开(公告)号:CN109631631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0195988.X

    申请日:2018-03-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竖直管分布密度变化的热管,包括竖直部分、水平部分和竖直管,其中竖直部分的底端连通水平部分,所述水平部分从竖直部分的底端向着远离竖直部分的方向延伸,所述水平部分下部连通多个竖直管,其中竖直管是热管的蒸发端,竖直部分是热管的冷凝端,所述竖直管和水平部分设置在烟气通道中;所述的竖直管为多个,沿着烟气的流动方向,所述竖直管的分布密度越来越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热管结构,通过对热管的蒸发端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使其根据不同的位置的竖直管密度不同,能够进一步满足热量的吸收,提高余热吸收能力。

    一种双温度智能协调控制的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9539845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0289450.5

    申请日:2018-04-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路热管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壳体、流体进口、流体出口、气体进口通道、气体出口通道、环路热管和气体腔室,所述气体进口通道上设置第一阀门,所述换热器内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换热器内流体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中央控制器数据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自动控制第一阀门开度大小以及电加热器进行加热。本发明通过检测的温度来控制阀门的开度大小及电加热器加热功率的变化,可以实现对换热器流体输出温度的恒定。提高系统智能化程度。

    一种冷凝管延伸到水箱中的长度规律变化的热管蒸发器

    公开(公告)号:CN108444321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219220.1

    申请日:2018-0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管蒸汽发生器,包括水箱和热管,所述水箱包括水进口和蒸汽出口,所述热管包括第一竖直部分、水平部分和第二竖直部分,其中第一竖直部分的底端连通水平部分,所述水平部分下部连通多个竖直管,其中第二竖直部分是热管的蒸发端,第一竖直部分是热管的冷凝端,所述第一竖直部分伸入到水箱底部,所述第二竖直部分和水平部分设置在热源中;所述第一竖直部分为多根延伸到水箱底部的冷凝管,沿着烟气流动方向,所述冷凝管延伸到水箱的长度越来越小。本发明通过在烟气通道的不同位置设置冷凝管的延伸到水箱的长度不同,使得沿着烟气流动方向,冷凝管的吸热能力不断下降,与竖直管的吸热能力相适应,从而使的沿着烟气流动方向,使得整体热管温度保持基本相同,从而提高整体的换热效率,节约材料,避免温度不均匀造成的局部损坏,延长热管的使用寿命。

    一种冷凝管分布密度变化的热管蒸发器

    公开(公告)号:CN108387126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219228.8

    申请日:2018-0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 F22B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管蒸汽发生器,包括水箱和热管,所述水箱包括水进口和蒸汽出口,所述热管包括第一竖直部分、水平部分和第二竖直部分,其中第一竖直部分的底端连通水平部分,所述水平部分下部连通多个竖直管,其中第二竖直部分是热管的蒸发端,第一竖直部分是热管的冷凝端,所述第一竖直部分伸入到水箱底部,所述第二竖直部分和水平部分设置在热源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直部分为多根延伸到水箱底部的冷凝管,沿着烟气流动方向,所述冷凝管之间的间距越来越小。本发明通过在烟气通道的不同位置设置冷凝管之间的间距不同,使得沿着烟气流动方向,冷凝管的吸热能力不断下降,与竖直管的吸热能力相适应,从而使的沿着烟气流动方向,使得整体热管温度保持基本相同,从而提高整体的换热效率,节约材料,避免温度不均匀造成的局部损坏,延长热管的使用寿命。

    根据蓄热器出口温度检测泵的太阳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238066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89082.4

    申请日:2018-0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根据蓄热器出口温度检测泵的太阳能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热水器和储热器,所述系统包括总管阀门,总管阀门设置在热水器和储热器上游的总管道上,所述储热器的出口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储热器出口流体的温度,所述热水器内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热水器内水的温度,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与中央控制器数据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自动控制泵的运行。本发明通过根据检测的温度智能控制泵的运行,从而智能控制储热器和热水器的循环,提高加热的水的产生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