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0906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91166.4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首都医科大学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IPC: C07D493/20 , A61K31/357 , A61K45/06 , A61P3/06 , A61P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酰双氢青蒿素立体专一性合成方法和乙酰双氢青蒿素心血管领域的新用途。所述乙酰双氢青蒿素分子式为C17H26O6,分子量为326.39,其存在立体异构体,即α‑乙酰双氢青蒿素(结构式如式I所示)和β‑乙酰双氢青蒿素(结构式如式Ⅱ所示)。所述新用途是乙酰双氢青蒿素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经ApoE‑/‑小鼠体内药效学研究,表明乙酰双氢青蒿素与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用可抑制小鼠主动脉斑块生成,其药效结果与单独使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相当。该复方药物主要应用于预防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和潜在患者。
-
公开(公告)号:CN11988962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73856.7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医疗需求驱动的超声心动图设备智能配置系统及配置方法。包括个性化超声心动图设备配置模块,可依据医疗机构疾病诊断需求和临床诊疗特色自动推荐超声心动图设备配置方案;高频探头智能适配系统能兼容高频探头并自动识别调优;设备维护与校准智能提醒借助内置传感器和算法监测性能,提醒维护校准;急救设备集成管理系统设计急救设备在检查区域的定位管理方案;采用超声心动图工作流程优化算法,优化患者检查流程、提升效率和保障院感控制。本系统可全面提升超声心动图设备使用效能和医疗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85191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973868.X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I辅助瓣膜疾病评估系统。该系统利用AI图像优化技术,可在不同声窗条件下提升图像质量,保障高质量图像采集。通过智能切面识别功能自动辨别心脏标准切面,并提示操作者获取最佳测量视角。在得到合适切面后,参数自动测量功能可对瓣膜形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瓣膜峰值流速、跨瓣压差、反流面积等)进行自动测量。此外,自动分级评估功能依据测量结果自动运用临床分级标准输出评估结论,当出现结果不一致情况时,能够提示操作者复核,有效提高瓣膜疾病评估的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99477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170386.6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首都医科大学
IPC: A61K36/282 , A61K31/366 , A61K31/19 , A61K31/352 , A61K9/06 , A61K9/70 , A61K9/46 , A61P17/00 , A61P17/10 , A61P29/00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为一种青蒿富倍半萜提取物外用制剂的制备及其在防治湿疹、痤疮等炎症性皮肤病中的应用。原料药中可定量的青蒿素、青蒿丙素、二氢青蒿酸、青蒿素I及青蒿酸5种倍半萜成分含量大于50%,可定量的紫花牡荆素及艾黄素2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约为1.5%。将所述原料药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得到用于治疗湿疹、痤疮的等炎症性皮肤病的外用制剂。该外用制剂具有调节皮肤炎症、缓解水肿的功效,对炎症性皮肤病引起的红斑、瘙痒、肿胀、皮肤紧致等症状有良好的缓解乃至消除的效果。相较口服化学药、生物制剂等治疗方式,患者对于外用该抗炎制剂具有更好的顺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65018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373642.7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IPC: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25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图像分类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对获取到的原始图像进行标注,得到训练图像集;训练图像集包括第一图像、第二图像和第三图像;通过第一图像和第三图像作为训练集,对第一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第一分类模型;并通过第二图像和第三图像作为训练集,对第二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第二分类模型;从第一分类模型和第二分类模型中选择具有最小泛化误差的分类模型作为最终模型;基于最终模型对目标图像进行分类。本发明能够明显提高图像分类的准确率,以及避免长时间人工判别容易出现误差导致图像分类的准确率下降情况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4748086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1572451.9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CT扫描方法和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待扫描部位的双目视觉图像,确定待扫描部位的标志点在双目视觉坐标系下的第一坐标;根据坐标系转化参数,将第一坐标转换为标志点在CT坐标系下的第二坐标;根据第二坐标生成第一定位信息,以驱动扫描床移动到第一定位信息指定的第一位置;获取待扫描部位的投照图像;根据投照图像,确定待扫描部位的第二定位信息以及扫描信息;根据第二定位信息驱动扫描床移动到所述第二定位信息指定的第二位置并且根据扫描信息进行CT扫描。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通过宽视和详视联动实现对于精细结构目标的自动摆位和准确扫描,消除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摆位并且扫描效果不佳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4403915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08151.3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有定位装置的扫描系统、装置、方法、设备和介质。通过在用户头部佩戴小型的定位装置,可以采集用户颞骨区域内的重要体表标志点对应的位置信息,以及得到各体表标志点在扫描设备使用坐标系下的CT扫描坐标;基于体表标志点与颞骨区域内的解剖结构的位置匹配关系,可以确定各体表标志点与解剖结构的对应关系以及在扫描设备使用坐标系下对各解剖结构进行扫描所需的CT扫描控制参数;进而,根据确定的CT扫描控制参数可以控制扫描设备移动到用户颞骨区域对应的位置,对应用户颞骨区域进行扫描。通过这种小视野扫描的方式,不仅可以实现对小范围内区域精准定位、节省设备成本,而且在临床应用上也更方便操控。
-
公开(公告)号:CN114386454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498955.0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Abstract: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基于信号混合策略的医疗时序信号数据处理方法,能够至少部分地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医学预测模型从医学数据中学习知识的效率较低的问题。本说明书中的基于信号混合策略的医疗时序信号数据处理方法,在构建训练样本集时,一方面采用的了周期性数据,另一方面还采用了非周期性数据。周期性数据和非周期性数据对知识的表现方式不同,则通过本说明书中的方法构建的训练样本集,能够使得医学预测模型较为高效的学习到医学数据表现出的知识,则后续采用训练后的医学预测模型,也具有较好的模型性能,可以基于采集到医学数据,得到较为准确的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569984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943317.9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脑灌注状态分类装置、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收发模块用于获取来自超声数据采集设备的颈部血流数据;处理器,用于基于颈部血流数据、以及颈部血流数据与脑部灌注数据的映射关系,确定颈部血流数据对应的脑部灌注数据;基于脑部灌注数据中多个脑部区域的血流灌注特征,对多个脑部区域的脑灌注状态进行分类。上述装置能够通过颈部血流数据预测对应的脑部灌注数据,进而基于脑部灌注数据中的血流灌注特征(如脑血流量),更加全面准确地区分各个脑部区域的脑灌注状态,不仅大大简化脑灌注状态的获取方式,拓展脑部检查的应用场景,还提高脑血流及脑功能评估结果的准确性,辅助医生完成脑部检查。
-
公开(公告)号:CN112308964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11416156.X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针对单侧颞骨的空间数据处理及定位方法、装置及设备。其中,处理方法包括:获取三维重建模型中双侧外半规管骨管模型的中心线;基于中心线确定双侧外半规管骨管模型各自对应的最外侧点;根据最外侧点,确定坐标原点及正中矢状面;获取三维重建模型中双侧外半规管骨管模型与各自对应的壶腹模型交界处的中心点;根据最外侧点、坐标原点和中心点,确定横轴面;根据横轴面及正中矢状面,确定冠状面;基于坐标原点、正中矢状面、横轴面及冠状面,建立单侧颞骨空间坐标系。用户在触发了针对某一待标定点的获取请求后,便能自动的利用单侧颞骨空间坐标系确定并显示该标定点的坐标值,为后续的医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