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右旋锚杆钢横肋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21303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263341.3

    申请日:2020-0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右旋锚杆钢横肋的加工方法,包括一种用于轧制右旋锚杆钢筋的压辊,所述压辊具有环形布置的轧槽,轧槽中设置有用于轧制成型右旋锚杆凸棱的横肋,同一支轧辊上沿长度方向排列有多个轧槽,同一支轧辊上所有轧槽的横肋整齐地排列在同一水平位置上,所述横肋通过机床进行铣削加工,该机床包括用于设置待加工轧辊的旋转工作台,和设置有用于铣削成型横肋的铣刀的铣削机构。本发明右旋锚杆钢横肋的加工方法所加工的右旋锚杆压辊,其同一支轧辊上所有轧槽的横肋整齐地排列在同一水平位置上,布局的一致性较好。利于安装于轧机时根据需要对齐上下对正两条压辊,以便于实现通过分压法多线轧制右旋锚杆钢筋。

    一种右旋锚杆钢筋两线切分轧制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1330973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263417.2

    申请日:2020-0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右旋锚杆钢筋两线切分轧制工艺,分为粗轧、中轧和精轧3个机组,所述粗轧机组6台轧机,编号为1H、2V、3H、4V、5H、6V;中轧机组6台轧机,编号为7H、8V、9H、10V、11H、12V;精轧机组7台轧机,编号为13H、14H、15H/V、16H、17H/V、18H、19H/V;粗轧孔型采用与各规格轧制通用的孔型;中轧采用“椭圆-圆—平”辊孔型系统;精轧中15H/V采用切分孔,通过切分孔轧出的并联轧件经过安装在该轧机出口的切分轮将轧件分成2根独立轧件,16H采用椭圆孔,17H/V采用圆孔,18H采用成品前孔;19H/V采用如附图7的成品孔。本发明用以解决单线生产右旋锚杆钢筋产能低、能耗大的问题。

    一种螺纹钢成品波浪纹优化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7282632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317855.0

    申请日:2017-0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1/16 B21B27/024

    Abstract: 一种螺纹钢成品波浪纹优化工艺,其方法为:采用钢坯加热→粗轧→精轧→自然冷却→定尺→检验→入库的生产工艺路线,在钢坯加热时加热至1070-1180℃;在粗轧工序采用5架微张力轧制,控制温度为1000-1100℃;在精轧工艺采用4架微张力轧制,控制终轧温度为980-1050℃;在自然冷却工艺采用冷床自然冷却方式。通过采用上下轧辊槽均刻字并调整增加了标示间肋数并增加字符宽度和深度,使螺纹钢不产生弯曲,有效改善成品波浪弯。

    一种18mm、20mm轧带肋钢筋2线切分通用孔型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2863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111059591.6

    申请日:2021-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8mm、20mm轧带肋钢筋2线切分通用孔型生产方法,分为粗轧、中轧和精轧3个机组,所述粗轧机组6台轧机,编号为1H、2V、3H、4V、5H、6V;中轧机组4台轧机,编号为7H、8V、9H、10V;精轧机组8台轧机,编号为11H、12V、13H、14H、15H、16H、17H、18H。粗轧孔型采用与各规格轧制通用的孔型;中轧机组采用“平辊+立轧+平辊+立轧”孔型系统;精轧机组采用“第一预切+立轧+第二预切+切分+椭圆+圆孔+椭圆+成品孔”孔型系统,其中切分孔布置在14H轧机,然后通过后4道次轧制出φ22mm或φ25mm热轧带肋钢筋。本发明用以解决在2线切分生产工艺过程中,在改换规格时更换轧机影响工艺作业时间,降低轧辊加工车削量,减少轧辊储备量。

    应用于轧钢工艺的粗轧轧辊孔型配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1424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724768.3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应用于轧钢工艺的粗轧轧辊孔型配型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粗轧轧辊1V孔型、2H孔型、3V孔型、4H孔型和5V孔型,所述1V孔型、2H孔型、3V孔型、4H孔型和5V孔型的宽度和高度呈递减状态,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孔型所对应的轧辊用完下线后,通过扩大孔型大小,将其加工成与其相近的孔型。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轧钢工艺的粗轧轧辊孔型配型方法,根据形状相似,而断面面积大小不同的特点,利用以大替小、以箱替方的加工和配辊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轧辊的不同周期人工加造成的非正常磨损量;同时,在备用轧辊数量不足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减少轧辊周转周期且对轧辊实现多次使用周期,有效节约成本和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一种18mm、20mm轧带肋钢筋2线切分通用孔型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28634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059591.6

    申请日:2021-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8mm、20mm轧带肋钢筋2线切分通用孔型生产方法,分为粗轧、中轧和精轧3个机组,所述粗轧机组6台轧机,编号为1H、2V、3H、4V、5H、6V;中轧机组4台轧机,编号为7H、8V、9H、10V;精轧机组8台轧机,编号为11H、12V、13H、14H、15H、16H、17H、18H。粗轧孔型采用与各规格轧制通用的孔型;中轧机组采用“平辊+立轧+平辊+立轧”孔型系统;精轧机组采用“第一预切+立轧+第二预切+切分+椭圆+圆孔+椭圆+成品孔”孔型系统,其中切分孔布置在14H轧机,然后通过后4道次轧制出φ22mm或φ25mm热轧带肋钢筋。本发明用以解决在2线切分生产工艺过程中,在改换规格时更换轧机影响工艺作业时间,降低轧辊加工车削量,减少轧辊储备量。

    一种棒材生产控制冷却工艺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95534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91271.0

    申请日:2015-10-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45/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棒材生产控制冷却工艺及其装置,在精轧机组后依序设置:倍尺剪前冷却装置、倍尺剪前辊道、倍尺剪、倍尺剪后辊道、倍尺后前冷却装置,通过倍尺剪前冷却装置与倍尺后前冷却装置两次对棒材温度进行控制。通过倍剪尺前后穿水冷却装置对棒材表面温度进行两次冷却,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穿水冷却控制温度,以提高产品性能,从而更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棒材连轧机出口导卫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508351U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21879290.3

    申请日:2021-08-11

    Abstract: 一种棒材连轧机出口导卫,包括柱体,所述柱体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多个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外壁沿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导向槽,位于同一水平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导向槽组成一个出口导卫,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出口导卫水平连通,所述柱体左端外部连接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与通孔连通;所述柱体右端外壁设有多个固定组件。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棒材连轧机出口导卫,其出口导卫由两个水平相邻的导向槽组成,便于组装和更换,而且更换时将导向柱抽出,同时调节符合标准的两个导向槽置于水平相邻位置,从而延长出口导卫的使用寿命,提高更换效率的同时节约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