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传输系统以及光接收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6524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71204.2

    申请日:2025-01-16

    Inventor: 王启冰 贺志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传输系统以及光接收装置,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该光传输系统包括:光发送装置和光接收装置;光发送装置包括光源组件和滤波组件,光源组件用于输出光双边带调制信号;滤波组件用于接收光双边带调制信号,对光双边带调制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输出光残留边带信号;光接收装置包括光电转换组件和信号处理组件,光电转换组件用于接收光残留边带信号,将光残留边带信号转换为模拟电信号,将模拟电信号转换为数字电信号;信号处理组件用于接收数字电信号,并对数字电信号进行线性均衡处理和非线性均衡处理,以对光残留边带信号中由色散导致的线性和非线性损伤进行补偿。采用上述光传输系统可以提高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距离。

    全双工光通信系统及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7481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16924.1

    申请日:2024-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双工光通信系统及方法,其中信号发送端将发射电信号转换为发射光信号后传输至相邻通信机,并将参考电信号传输至光学暗室模块;发射光信号在传输时经光学玻璃反射自干扰光信号至信号接收端;光学暗室模块基于接收的参考电信号生成参考光信号,并将参考光信号传输至信号接收端;信号接收端对接收到的相邻通信机传输的接收光信号、参考光信号和自干扰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获得初始电信号;信号接收端基于预设直流信号对初始电信号进行过滤获得目标电信号;预设直流信号为参考光信号和自干扰光信号对应的电信号之和。本发明中参考光信号和自干扰光信号构成预设直流信号,从而通过滤除初始电信号中的预设直流信号来消除自干扰信号。

    数据中心机房的温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60833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11951.8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数据中心机房的温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所述温度感知模块采集数据中心机房内关键位置的多维温度数据;将所述多维温度数据以及第一设备运行载荷输入至热力系统状态空间模型中,得到制冷控制量,其中,所述第一设备运行载荷为根据所述多维温度数据确定;将所述制冷控制量传输至所述制冷模块,以驱动所述制冷模块根据所述制冷控制量调控所述数据中心机房的温度。通过上述方式,能够降低整体制冷能耗。

    光域频谱合成系统及光域频谱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4036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527876.7

    申请日:2023-11-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域频谱合成系统及光域频谱合成方法,应用于光通信技术领域,其中,光域频谱合成系统包括:光源,用于提供至少两个中心波长不同的光载波;分路器,与所述光源连接,用于对各所述光载波进行分路得到至少两路中心波长不同的子载波;第一移相器阵列,与所述分路器连接,用于分别对各所述子载波进行相位调整得到至少两路调整波;调制器阵列,与所述第一移相器阵列连接,用于分别将待传输数据调制至各所述调整波得到至少两路调制信号;合并器,与所述调制器阵列连接,用于将各所述调制信号组合为单路合并信号。本申请解决了频谱合成的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空芯光纤克尔效应非线性系数表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44917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45334.X

    申请日:2024-10-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芯光纤克尔效应非线性系数表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接收发射端中待测空芯光纤传输的高阶调制信号,对高阶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制,得到高阶解调信号;将高阶解调信号映射至星座图中,并确定高阶解调信号在星座图中的非线性相移;基于高阶解调信号在星座图中的非线性相移以及预构建的克尔效应非线性数学模型,确定待测空芯光纤的克尔效应非线性折射率系数;基于待测空芯光纤的克尔效应非线性折射率系数,优化待测空芯光纤的通信性能。通过上述方式,对解调制后信号星座图中的映射点进行分析,确定非线性相移,从而利用非线性数学模型与非线性相移准确计算出克尔效应非线性折射率系数。

    基于子阵列和动态直流偏置的无线光通信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32263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75572.7

    申请日:2024-12-0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子阵列和动态直流偏置的无线光通信系统及方法,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所述基于子阵列和动态直流偏置的无线光通信系统,包括:消息拆分模块对待传输消息列表进行拆分,获得公有消息列表和私有消息列表;消息合并模块对公有消息进行合并,获得合并公有消息;编码器对合并公有消息和私有消息列表中的私有消息进行分别编码,获得公有数据流和若干条私有数据流;信号发送模块基于LED子阵列生成公有数据流和各私有数据流对应的光信号。由于是将速率分割多址接入方案结合至光通信系统,同时采用子阵列架构和动态变化的直流偏置,提高了光信号生成时的预编码能效。

    水下无线光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15495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51276.6

    申请日:2024-11-1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下无线光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水下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包括:在进行水下环境监测时,通过所述第一光源发射初始光信号至水下信道中,通过第一光源、衬底以及涂层捕捉水下微小颗粒,从而产生散射光信号;通过多个所述带通滤光片分别接收对应的散射光信号,并将所述散射光信号传输至对应的光电探测器,得到不同光谱下的光强度信息;根据所述光强度信息得到所述水下信道的浊度信息;基于所述浊度信息对可调谐光源发射的光信号进行调整,以实现水下无线光通信,根据浊度信息对可调谐光源发射的光信号进行自适应调节,使得在浑浊水域中有稳定的光信号传输,用最适合的通信波长和通信光功率,得到最佳的通信质量。

    光域频谱合成系统及光域频谱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40368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27876.7

    申请日:2023-11-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域频谱合成系统及光域频谱合成方法,应用于光通信技术领域,其中,光域频谱合成系统包括:光源,用于提供至少两个中心波长不同的光载波;分路器,与所述光源连接,用于对各所述光载波进行分路得到至少两路中心波长不同的子载波;第一移相器阵列,与所述分路器连接,用于分别对各所述子载波进行相位调整得到至少两路调整波;调制器阵列,与所述第一移相器阵列连接,用于分别将待传输数据调制至各所述调整波得到至少两路调制信号;合并器,与所述调制器阵列连接,用于将各所述调制信号组合为单路合并信号。本申请解决了频谱合成的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光学滤波器及其制备方法、光通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1835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67707.9

    申请日:2023-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光学滤波器及其制备方法、光通信系统,其中,光学滤波器包括单模光纤、空芯光纤以及胶体量子点结构,空芯光纤的外径大于单模光纤的外径,空芯光纤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设有反射膜,以在第一端形成第一反射面,第二端和单模光纤的一端熔接,以在第二端形成第二反射面,空芯光纤内形成有空芯区域,空芯区域位于空芯光纤的中心,并沿空芯光纤的轴向延伸设置;胶体量子点结构设于空芯区域内,并沿空芯光纤的轴向延伸设置,胶体量子点结构的折射率随泵浦光的光功率线性变化,用于改变信号光干涉谱。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得到一种制备简单而滤波灵活性高的光学滤波器。

    硅光热光相移器及制备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3475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70225.9

    申请日:2023-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硅光热光相移器及制备方法,包括衬底、氧化硅绝缘层、波导层、氧化硅盖层和热电极以及金属膜层;所述氧化硅绝缘层贴设于所述衬底设置;波导层贴设于所述氧化硅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氧化硅盖层设于所述波导层背离所述氧化硅绝缘层的一侧,并覆盖于所述波导层周侧;所述热电极设置于所述氧化硅盖层背离所述氧化硅绝缘层的一侧,所述金属膜层贴设于所述氧化硅盖层,并位于所述热电极的周侧。本方案通过在热电极的周侧分别设置有高散热系数性能的金属膜层,增加金属膜层散热方式,加快了硅光热光相移器的散热速度,提升了硅光热光相移器的热导率,进一步加快硅光热光相移器的调节速度;与CMOS工艺兼容并可大规模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