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44503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660932.2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鹏城实验室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G02B27/28 , H04B10/11 , H04B10/1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间光传输分光比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空间光传输分光比控制方法,包括:通过控制器生成目标控制指令,目标控制指令用于控制电控相位延迟器调整相位延迟量;通过电控相位延迟器基于目标控制指令对入射偏振光对应的偏振状态进行调整,获得目标偏振光;将目标偏振光输入至偏振分束器,获得第一偏振光束和第二偏振光束,第一偏振光束用于进行瞄准、捕获和跟踪,第二偏振光束用于进行光通信。应用上述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无独立信标光的瞄捕跟系统接收光束通过分光装置分束进行光通信时,由于分光装置的分光比固定,导致建链速度较慢且稳定性不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4450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660932.2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鹏城实验室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G02B27/28 , H04B10/11 , H04B10/1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间光传输分光比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空间光传输分光比控制方法,包括:通过控制器生成目标控制指令,目标控制指令用于控制电控相位延迟器调整相位延迟量;通过电控相位延迟器基于目标控制指令对入射偏振光对应的偏振状态进行调整,获得目标偏振光;将目标偏振光输入至偏振分束器,获得第一偏振光束和第二偏振光束,第一偏振光束用于进行瞄准、捕获和跟踪,第二偏振光束用于进行光通信。应用上述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无独立信标光的瞄捕跟系统接收光束通过分光装置分束进行光通信时,由于分光装置的分光比固定,导致建链速度较慢且稳定性不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7915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410054702.1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鹏城实验室
IPC: H04B10/112 , H04B10/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激光通信组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激光通信终端上设置的毫米波测向装置对目标激光通信终端进行激光扫描操作,目标激光通信终端基于激光扫描操作反馈毫米波信号;在接收到毫米波信号时,基于毫米波信号对应的测向角度对毫米波测向装置进行调节;在调节完成时,通过激光通信终端进行扫描以建立激光通信链路。由于本发明根据毫米波测向装置进行激光扫描后获得的毫米波信号对应的测向角度对毫米波测向装置进行调节,并在调节完成时通过激光通信终端进行扫描以建立激光通信链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激光通信组网定向困难,定向精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4257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938666.1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鹏城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频段液晶天线和通信系统,该天线包括:金属背板、液晶调相结构、多个微波调控单元和多个激光调控单元;金属背板与各微波调控单元电性连接,金属背板还与各激光调控单元电性连接,液晶调相结构设置在金属背板的一侧,各微波调控单元以及各激光调控单元设置在液晶调相结构远离金属背板的一侧;各微波调控单元接收并反射外部输入的微波信号;各激光调控单元反射外部输入的激光信号;液晶调相结构用于接收输入的偏置电压,根据偏置电压的幅值调整微波信号以及激光信号的反射角度。利用液晶在外加直流电压时的介电常数变化实现对激光和微波信号的相位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931605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846230.X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鹏城实验室
IPC: H04B10/079 , H04B10/1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星间组网光端机的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涉及卫星光通信技术领域,测试系统应用于待测组网光端机的瞄准捕获跟踪测试,该测试系统包括:光路切换模块,用于根据光路切换指令切换光路;星间光束动态模拟模块用于通过切换后的光路接收待测组网光端机发出的待测光束,对待测光束进行星间传输模拟和监测;地检光端机用于根据测试需要生成辅助光束,并通过星间光束动态模拟模块发送至光端机;上位机用于通过星间光束动态模拟模块对待测组网光端机进行测试,并基于光轴校准结果、光路轨迹、时间数据生成待测组网光端机的测试结果。通过上述测试系统实现不同场景下组网光端机的性能测试,减少了测试系统的光路装调难度,提高了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7915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54702.1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鹏城实验室
IPC: H04B10/112 , H04B10/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激光通信组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激光通信终端上设置的毫米波测向装置对目标激光通信终端进行激光扫描操作,目标激光通信终端基于激光扫描操作反馈毫米波信号;在接收到毫米波信号时,基于毫米波信号对应的测向角度对毫米波测向装置进行调节;在调节完成时,通过激光通信终端进行扫描以建立激光通信链路。由于本发明根据毫米波测向装置进行激光扫描后获得的毫米波信号对应的测向角度对毫米波测向装置进行调节,并在调节完成时通过激光通信终端进行扫描以建立激光通信链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激光通信组网定向困难,定向精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1166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08749.4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鹏城实验室
IPC: H04B10/118 , H04B10/50 , H04B10/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目标通信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光学天线阵列模块、发射通道链路模块和接收通道链路模块;光学天线阵列模块分别与发射通道链路模块和接收通道链路模块连接;发射通道链路模块将多目标发射数据转换为目标发射通信光信号;光学天线阵列模块发射目标发射通信光信号;光学天线阵列模块对接收的通信目标信号进行捕获、跟踪,获得目标光信号;接收通道链路模块将目标光信号转换为多目标通信接收数据。由于本发明在光学天线阵列模块控制的基础上,结合发射通道链路模块和接收通道链路模块对多个目标捕获、跟踪和对准,相较于传统的机械转台等机构,节省了体积和功耗,实现了点对多点通信,缩小了捕获扫描时间,增大了跟踪带宽。
-
公开(公告)号:CN115833919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08588.1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鹏城实验室
IPC: H04B7/185 , H04B10/118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迭代学习的星间激光链路快速组网方法及相关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为当前目标星间激光链路的瞄准数据;根据所述目标数据获取当前目标误差;根据所述目标误差判断所述目标星间激光链路是否捕获完成;若未捕获完成,则根据所述目标误差和迭代学习算子更新目标控制角度,并判断是否达到目标收敛条件;若未达到所述目标收敛条件,则重新执行获取目标数据的步骤,直至捕获完成或达到目标收敛条件,停止迭代。本发明提出的基于迭代学习的星间激光链路快速组网方法,提高卫星激光通信链路的捕获概率并缩短卫星激光通信链路的建立时间,有效促进卫星激光通信的组网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15333626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248664.0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鹏城实验室
IPC: H04B10/118 , H04L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光通信系统的激光光束识别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通过确定激光接收端接收的各激光光束在探测器表面形成的激光散斑的散斑数;所述激光光束由激光发射端根据预设调制因子进行激光相干度调制生成;并基于所述激光光束的散斑数,确定所述激光光束的预测调制因子;然后根据所述预测调制因子与预设调制因子集合,确定所述激光光束对应的激光发送端;其中,所述预设调制因子集合由空间光通信系统中各激光发射端的预设调制因子组成,各激光发射端的预设调制因子互不相同。通过该方案,可以实现简单高效的对多源激光光束进行有效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760784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64590.8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鹏城实验室
IPC: G01S1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激光测距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激光通信测距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测距式,以及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测距式;根据所述第一测距式以及所述第二测距式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伪距测量式;将所述伪距测量式分解为多项式,并根据所述多项式确定测距误差项;基于所述测距误差项修正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测量值,得到精准测量值。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得到更为精准的激光测距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