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49144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080019531.5
申请日:2010-03-23
Applicant: 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19/34 , C12N9/1235 , C12P19/32 , C12R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5′-肌苷酸生产力的棒状杆菌属微生物以及产生5′-肌苷酸的方法,其中,编码嘌呤生物合成酶的基因的表达水平相比内在表达水平增加,所述产生5′-肌苷酸的方法包括培养具有提高的5′-肌苷酸生产力的棒状杆菌属微生物的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1939413B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0980104049.9
申请日:2009-01-02
Applicant: 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
IPC: C12N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19/40 , C12N9/2497 , C12Y302/02001 , C12Y302/02008
Abstract: 公开了具有生产肌苷能力的棒杆菌属微生物,其中所述肌苷分解代谢途径被阻断,并且其具有渗漏腺嘌呤营养缺陷型表型且还具有渗漏鸟嘌呤营养缺陷型。还公开了生产肌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培养所述棒杆菌属微生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379181A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680047236.4
申请日:2006-12-14
Applicant: 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
Inventor: 潘在九 , 郑兴彩 , 金义重 , 李翰胜 , 朴英薰 , 金炯锡 , 韩钟权 , 李珍南 , 吴奇勋 , 金祯焕 , 吴润锡 , 沈栽益 , 洪国基 , 崔炅旿 , 金显洙 , 白珉知 , 强泰善
IPC: C12N1/00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氨特异性5′-黄苷酸氨基酶突变体和其制备方法。在5′-黄苷酸氨基酶的谷氨酰胺依赖的催化活性部位引入突变。所获得的5′-黄苷酸氨基酶突变体没有谷氨酰胺依赖的活性而特异性与外部氨反应从而将5′-黄苷酸转化为5′-鸟苷酸。因此,氨特异性5′-黄苷酸氨基酶突变体在细胞内比野生型更稳定,并且可用于5′-黄苷酸至/5′-鸟苷酸的工业转化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099179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210449491.9
申请日:2012-11-12
Applicant: 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
IPC: A23L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1/22091 , A23L27/22 , A23L27/24 , C12P1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含有源自于天然食品的左旋谷氨酸的调味剂的方法,所述方法是通过在培育产左旋谷氨酸的微生物时将培养完成后最终发酵培养液中剩余的氨含量调节到0到10克/升范围内,由此促进含有左旋谷氨酸的发酵液的干燥。还提供一种通过所述方法制造的调味剂。
-
公开(公告)号:CN101939413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980104049.9
申请日:2009-01-02
Applicant: 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
IPC: C12N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19/40 , C12N9/2497 , C12Y302/02001 , C12Y302/02008
Abstract: 公开了具有生产肌苷能力的棒杆菌属微生物,其中所述肌苷分解代谢途径被阻断,并且其具有渗漏腺嘌呤营养缺陷型表型且还具有渗漏鸟嘌呤营养缺陷型。还公开了生产肌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培养所述棒杆菌属微生物。
-
公开(公告)号:CN100366729C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380101945.2
申请日:2003-12-10
Applicant: 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产生5′-黄苷酸的产氨棒杆菌CJXOL 0201 KCCM10447。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产氨棒杆菌CJXOL 0201 KCCM10447,其是一种具有寡霉素抗性的产氨棒杆菌KCCM 10340的突变株。为了获得具有增强的呼吸活性的突变株,本发明采用产氨棒杆菌KCCM 10340作为母株,并且根据普通程序,利用紫外射线和突变诱变剂如N-甲基-N′-硝基-正-亚硝基胍(NTG)对其进行处理。因此,本发明的产氨棒杆菌CJXOL 0201 KCCM 10447使得在相同的发酵周期提高ATP再生活性成为可能,并且能够在高产率和高浓度比率下在培养基中积聚5′-黄苷酸。
-
公开(公告)号:CN102549144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80019531.5
申请日:2010-03-23
Applicant: 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19/34 , C12N9/1235 , C12P19/32 , C12R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5′-肌苷酸生产力的棒状杆菌属微生物以及产生5′-肌苷酸的方法,其中,编码嘌呤生物合成酶的基因的表达水平相比内在表达水平增加,所述产生5′-肌苷酸的方法包括培养具有提高的5′-肌苷酸生产力的棒状杆菌属微生物的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1137743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680002777.5
申请日:2006-01-20
Applicant: 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
IPC: C12N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16 , C12N9/1077 , C12P19/32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Escherichia sp.GPU1114(保藏编号No.KCCM-10536)衍生的突变菌株,其具有富积的失活deoD、aphA、appA和hprt基因,以及突变菌株的使用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099179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210449491.9
申请日:2012-11-12
Applicant: 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
IPC: A23L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1/22091 , A23L27/22 , A23L27/24 , C12P1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含有源自于天然食品的左旋谷氨酸的调味剂的方法,所述方法是通过在培育产左旋谷氨酸的微生物时将培养完成后最终发酵培养液中剩余的氨含量调节到0到10克/升范围内,由此促进含有左旋谷氨酸的发酵液的干燥。还提供一种通过所述方法制造的调味剂。
-
公开(公告)号:CN101379181B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0680047236.4
申请日:2006-12-14
Applicant: 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
Inventor: 潘在九 , 郑兴彩 , 金义重 , 李翰胜 , 朴英薰 , 金炯锡 , 韩钟权 , 李珍南 , 吴奇勋 , 金祯焕 , 吴润锡 , 沈栽益 , 洪国基 , 崔炅旿 , 金显洙 , 白珉知 , 强泰善
IPC: C12N1/00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氨特异性5’-黄苷酸氨基酶突变体和其制备方法。在5’-黄苷酸氨基酶的谷氨酰胺依赖的催化活性部位引入突变。所获得的5’-黄苷酸氨基酶突变体没有谷氨酰胺依赖的活性而特异性与外部氨反应从而将5’-黄苷酸转化为5’-鸟苷酸。因此,氨特异性5’-黄苷酸氨基酶突变体在细胞内比野生型更稳定,并且可用于5’-黄苷酸至5’-鸟苷酸的工业转化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