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板连接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32200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0780051456.9

    申请日:2007-11-29

    Applicant: FCI公司

    Inventor: S·米尼克

    Abstract: 这里公开的是一种用于背板连接器的管理器以及具有管理器的背板连接器。管理器可以是导电的并且可电连接至已理线的引线框组件中的任何导电材料。

    无屏蔽、高速、低串音电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02856691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210314445.8

    申请日:2007-12-18

    Applicant: FCI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24/30 H01R13/6471 H01R13/6477 Y10S439/941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第一电触头和第二电触头,它们都连接至直角连接器并且都至少部分地沿着第一中心线定位,所述第一电触头与所述第二电触头相邻,其中,所述第一电触头限定了在远离第一中心线的第一方向上行进的尾端,并且第二电触头限定了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行进的尾端;以及第三电触头和第四电触头,它们都连接至直角连接器并且都至少部分地沿着与所述第一中心线相邻的第二中心线定位,所述第三电触头与所述第四电触头相邻,其中,所述第三电触头限定了在第二方向上行进的尾端,并且第四电触头限定了在第一方向上行进的尾端,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电触头的尾端处于作为所述第三和第四电触头的尾端的镜像的方位中。

    共用孔的正交覆盖轮廓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90726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0980112273.2

    申请日:2009-02-03

    Applicant: FCI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供发送和接收电信号的触点以减小或者最小化总串扰的电连接器和方法。所述方法可以特别适用于近端串扰产生串扰者比远端串扰产生串扰者更大的连接器。电信号触点可以在基底(例如,中平面PCB)上被细分,并且通过相反的连接器,以使发送触点全部位于连接器的一个侧面上,并且接收触点位于连接器的另一侧面上,它们之间具有缓冲器。缓冲器可以包括许多“虚拟”或者“缓冲”触点,其可以是未分配的或者没有电连接性的。这是除了将触点主要作为单端的或者差分信号触点以外的一步。触点本身还可以根据要求其的发送、接收或者缓冲作用来接受次要的任务。

    互连的印刷电路板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89516B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0780004682.1

    申请日:2007-01-09

    Applicant: FCI公司

    Inventor: S·米尼克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设置成第一线性阵列的第一多个柔顺电触头、第一插入侧以及第一相对端。该示例性连接器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包括设置成第二线性阵列的第二多个柔顺电触头、第二插入侧以及第二相对端。所述第二多个柔顺电触头与所述第一多个柔顺电触头相对并且平行。所述第二多个柔顺电触头与第一线性阵列的电触头间隔开,并且在其间形成具有插入端和终止端的凹槽。

    背板连接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32200A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780051456.9

    申请日:2007-11-29

    Applicant: FCI公司

    Inventor: S·米尼克

    Abstract: 这里公开的是一种用于背板连接器的管理器以及具有管理器的背板连接器。管理器可以是导电的并且可电连接至已理线的引线框组件中的任何导电材料。

    无屏蔽、高速、低串音电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01611521A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780051466.2

    申请日:2007-12-18

    Applicant: FCI公司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可包括具有电传导触头的第一连接器。触头可具有刀片形配合端,并且可布置于中心线中。电连接器可包括具有电传导插孔触头的第二连接器,其也可布置于中心线中。连接器可配合为使得第二连接器中的第一触头的配合部可自然地接触第一连接器的触头的相应刀片形配合端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