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94313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480064811.6
申请日:2014-11-27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5B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84 , H05B1/0236 , H05B3/0014 , H05B3/26 , H05B2203/002 , H05B220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包括:粘合膜;导电加热图案,设置在所述粘合膜的至少一个表面上且具有10微米或小于10微米的线高度;以及保护膜或透明基板,设置在所述粘合膜的设置有所述到电加热图案的表面,或与在所述粘合膜的设置有所述到电加热图案的表面相对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以及一种用于制造该加热元件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370037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680054725.6
申请日:2016-08-26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4/1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纳米管分散液,其制备方法,以及使用该碳纳米管分散液制备电极浆料和电极的方法,所述碳纳米管分散液包含缠结型碳纳米管、分散介质和部分氢化的腈橡胶,所述部分氢化的腈橡胶具有根据以下数学式(1)计算的0.5重量%至40重量%的残余双键(RDB)值,其中所述碳纳米管的分散粒径为2μm至5μm的粒径分布D50。
-
公开(公告)号:CN105745017B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480060239.6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4/34 , B01J31/12 , C08G64/0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锌催化剂以及该有机锌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根据本发明,所述有机锌催化剂具有较小的厚度和较大的表面积,从而在制备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的聚合反应中表现出进一步提高的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55861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480050876.5
申请日:2014-07-15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L33/04 , C08L101/00 , C08F20/10 , C08F22/40 , C08F265/06 , C08J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33/12 , B32B27/08 , B32B27/308 , B32B2250/03 , B32B2250/24 , B32B2551/00 , C08F212/14 , G02B1/14 , C08F220/14 , C08F212/08 , C08F222/40 , C08F212/12 , C08L25/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树脂共混物、一种共聚物、一种树脂粒、使用其制备树脂模塑制品的方法以及树脂模塑制品。所述示例性树脂共混物可以提供对偏光器具有优异的粘合强度的偏光板保护膜。此外,当使用所述树脂共混物时,可以省略在偏光板保护膜上的额外的底漆涂覆,而且可以表现出对偏光器优异的粘合强度,从而减少生产时间和成本并提高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958613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280058110.2
申请日:2012-11-26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L101/02 , C08L25/04 , C08L33/04 , C08J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35/04 , C08F283/12 , C08J3/28 , C08J5/00 , C08J2333/12 , C08J2443/04 , C08L25/04 , C08L33/04 , C08L33/12 , C08L101/02 , C08L101/12 , C08L2312/00 , C09D133/14 , C09D133/18 , Y10T428/2995 , Y10T428/2998 , Y10T428/31536 , C08L83/04 , C08F220/14 , C08F212/08 , C08F236/06 , C08F220/44 , C08L51/0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树脂共混物,其包含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该第二树脂在侧链上具有疏水官能团,并且第二树脂与所述第一树脂的表面能差在25℃为0.1至20mN/m,所述树脂共混物能够形成层分离结构。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树脂粒、制备该树脂粒的方法和具有特定的层分离结构的树脂模制品。所述树脂共混物不仅可以改善所述模制品的机械性能和表面硬度,而且由于省去额外的表面涂布步骤而缩短了加工时间,提高了生产率,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765356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280040326.6
申请日:2012-09-27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IPC: G06F3/04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41 , G06F2203/04103 , G06F2203/04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具有增强的透射比和隐蔽性的导电图案,并且通过在透明基板的两个表面的特定位置上设置包括具有不同开口率的区域的导电图案,或者通过堆叠设置有包括具有不同开口率的区域的导电图案的透明基板,根据本发明的触控面板能够实现如下效果:例如导电图案的透射率、隐匿性和均匀性的改善,因反射光造成的衍射图案的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2791810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080052446.9
申请日:2010-09-17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IPC: B32B3/26 , C09D5/16 , C09D199/00 , C09D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D5/1637 , B05D1/18 , C08L89/00 , C09D5/00 , C09D5/006 , C09D5/1687 , C09D7/63 , C09D7/65 , C12N9/20 , C12Y301/01003 , Y10T428/249954 , Y10T428/2499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形成防指纹涂层的多孔结构,该防指纹涂层能够对基材的表面提供自清洁功能,一种使用所述多孔结构形成防指纹涂层的方法,一种由所述方法制备的防指纹涂层的基材,以及一种包括所述基材的产品。当在基材的表面上形成包含脂肪分解酶的多孔结构时,由酶分解的污染物被吸入孔中,从而防指纹涂层可以更有效地来进行从基材的表面除去可发觉的污染。因此,可以有效地减少由显示装置的表面、电子装置的外观或建筑材料上的指纹引起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2598891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080032114.4
申请日:2010-07-16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1/0296 , G06F3/041 , G06F3/044 , G06F2203/04103 , G06F2203/04112 , H01L51/5212 , H05K3/10 , H05K9/0064 , Y10T29/491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导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导体包括透明基板和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导电图形,所述导电图形的形式为使得当穿过所述导电图形绘出一直线时,对于所述透明基板的整个表面积的至少30%,所述直线与所述导电图形的相邻交叉点之间的距离平均值的标准偏差的比(距离分布比)为至少2%。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导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导体包括透明基板和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导电图形,所述导电图形的形式为使得连续分布的封闭图案占到所述透明基板的整个表面积的至少30%,并且对于所述封闭图案的表面积的平均值的标准偏差的比(表面积分布比)为至少2%。
-
公开(公告)号:CN102308366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080007008.0
申请日:2010-02-08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IPC: G06F3/041 , H01L21/027 , G02B5/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41 , G06F3/044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 , G06F2203/04112 , H05K3/061 , H05K3/46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触摸屏的方法和用该方法制备的触摸屏,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基板上形成导电层;b)在所述导电层上形成防蚀图案;和c)通过使用所述防蚀图案经过度蚀刻所述导电层形成线宽小于所述防蚀图案的线宽的导电图案。根据本发明,可以经济和有效率地提供包含具有超细线宽的导电图案的触摸屏。
-
公开(公告)号:CN103718643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80002421.1
申请日:2013-03-21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5B3/8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S1/026 , H01C17/06 , H05B3/0019 , H05B3/265 , H05B3/84 , H05B2203/007 , H05B2203/013 , Y10T29/490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每个区域的热值均被控制的加热元件或一种每个区域的热值均被控制并且不引人注意的加热元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加热元件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