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25307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680055061.5
申请日:2016-08-18
Applicant: NO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L3/021 , B01L3/02 , B01L2200/027 , B01L2200/16 , B01L2300/0832 , G01N1/00 , G01N35/10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安装结构,较多地确保用于密封导入口周围的液体注入用配件的过盈量,无需担心液体注入用配件变形破损,上述课题通过下述移液管(100)与液体注入用配件(1)的安装结构来解决:在由橡胶态弹性体形成为筒状的配件主体(2)的一端侧具有被移液管(100)的前端渐细形状的前端部(101)插入的第一圆柱孔部(21),在另一端侧具有与第一圆柱孔部(21)连通、使移液管(100)内的液体流出的第二圆柱孔部(22),通过第二圆柱孔部(22)相对于第一圆柱孔部(21)形成为较小直径,在第一圆柱孔部(21)与第二圆柱孔部(22)之间具有台阶部(23),在台阶部(23)设置有垫圈(3),移液管(100)的前端部(101)从第一圆柱孔部(21)插入并嵌入至垫圈(3),在前端部(101)嵌入至垫圈(3)的状态下,第二圆柱孔部(22)在比前端部(101)更靠近前端的前端侧具有过盈量(24)。
-
公开(公告)号:CN108025307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680055061.5
申请日:2016-08-18
Applicant: NOK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安装结构,较多地确保用于密封导入口周围的液体注入用配件的过盈量,无需担心液体注入用配件变形破损,上述课题通过下述移液管(100)与液体注入用配件(1)的安装结构来解决:在由橡胶态弹性体形成为筒状的配件主体(2)的一端侧具有被移液管(100)的前端渐细形状的前端部(101)插入的第一圆柱孔部(21),在另一端侧具有与第一圆柱孔部(21)连通、使移液管(100)内的液体流出的第二圆柱孔部(22),通过第二圆柱孔部(22)相对于第一圆柱孔部(21)形成为较小直径,在第一圆柱孔部(21)与第二圆柱孔部(22)之间具有台阶部(23),在台阶部(23)设置有垫圈(3),移液管(100)的前端部(101)从第一圆柱孔部(21)插入并嵌入至垫圈(3),在前端部(101)嵌入至垫圈(3)的状态下,第二圆柱孔部(22)在比前端部(101)更靠近前端的前端侧具有过盈量(24)。
-
公开(公告)号:CN105764655B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480064210.5
申请日:2014-11-25
Applicant: NOK株式会社
IPC: B25J1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15/0033 , B25J15/00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根据各种把持对象的物体,可以发挥适于把持该物体的把持性能的覆盖材料及机器人把持部的覆盖构造,上述目的通过覆盖材料解决,该覆盖材料设置于具有把持物体功能的基材(11)的表面,具备由弹性体构成的内层(121)、和在该内层(121)的表面,在物体把持时与该物体接触的由弹性体构成的外层(122),内层(121)由具有粘附性且比外层(122)更低硬度的弹性体构成,外层(122)具有以达到内层(121)的方式贯通的1个以上的贯通部(13),且构成为使得在把持物体时的应力作用时,根据该应力的大小,内层(121)的一部分侵入贯通部(13)内或从该贯通部(13)露出。
-
公开(公告)号:CN115151809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80014955.0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NOK株式会社
Abstract: 颗粒分析装置包括:层叠接合而成的多个板;储存第一液体的上方的液体空间;储存第二液体的下方的液体空间;将上方的液体空间与下方的液体空间连接的连接孔;从颗粒分析装置的上表面向上方的液体空间延伸,并供第一液体流动的第一孔;从上表面向下方的液体空间延伸,并供第二液体流动的第二孔。在2个板之间夹有作为薄板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通过第一孔对上方的液体空间内的第一液体施加电位,第一电极通过第二孔对下方的液体空间内的第二液体施加电位。颗粒分析装置还包括从上表面向第一电极延伸的第一电极棒插入孔和从上表面向第二电极延伸的第二电极棒插入孔。在颗粒分析装置的侧面,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不露出。
-
公开(公告)号:CN114174798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80050844.0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NOK株式会社
IPC: G01N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颗粒分析装置的保管方法,能够抑制用于分析外泌体、花粉、病毒、细菌等颗粒的颗粒分析装置中的测定功能的经时劣化。一种保管颗粒分析装置的颗粒分析装置的保管方法,该颗粒分析装置具有:第一储存室,储存第一液体;第二储存室,储存包含作为分析对象的颗粒的第二液体;和将第一储存室与第二储存室连接而使流体流通的流路,并对第一储存室、第二储存室及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表面进行表面处理,其中,该颗粒分析装置的保管方法用液体充满由第一储存室、第二储存室及流路划分形成的内部空间,从而将表面处理过的所述表面维持为与空气非接触的状态来进行保管。
-
公开(公告)号:CN109328304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780039704.1
申请日:2017-08-15
Applicant: NOK株式会社
Inventor: 室田雄辉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液体注入用配件,能够充分地吸收由液体注入器具前端侧的尺寸误差或液体注入器具前端侧的定位(安装)误差造成的尺寸变化。该课题通过液体注入用配件得以解决,该液体注入用配件形成为筒状体,该筒状体在后端部(3)具有液体注入器具(100)的前端侧(101)插入的插入口(2),在前端部(4)具有液体流出口(5),设有在液体流出口(5)的周围膨出形成的环状的唇部(7),在筒状体的外筒面形成有至少一个缩径部(80)。
-
公开(公告)号:CN11623503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80065156.6
申请日:2021-08-23
Applicant: NOK株式会社
IPC: G01N15/12
Abstract: 颗粒分析装置包括:上方液体空间,储存有第一液体;下方液体空间,储存有第二液体;连接孔,将这些液体空间连接;第一入口孔,用于向上方液体空间供给第一液体;第一出口孔,供空气从上方液体空间排出;第二入口孔,用于向下方液体空间供给第二液体;第二出口孔,供空气从下方液体空间排出;第一电极,对上方液体空间内的第一液体施加电位;第二电极,对下方液体空间内的第二液体施加电位;第一盖,配置在第一出口孔的开口部,由使空气通过但不使液体通过的膜形成;和第二盖,配置在第二出口孔的开口部,由使空气通过但不使液体通过的膜形成。
-
-
公开(公告)号:CN11436497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80063793.5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NOK株式会社
IPC: G01N23/22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粒子分析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粒子分析装置可抑制在作为测定对象的粒子的测定过程中其测定功能降低。一种粒子分析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粒子分析装置具有:第一贮留室(21),其贮留第一液体;第二贮留室(22),其贮留含有作为分析对象的粒子的第二液体;以及流路(40),其连接第一贮留室(21)和第二贮留室(22)并进行流体流通,所述粒子分析装置的制造方法具有:表面改性工序,其对构成上述流路(40)的表面照射紫外线,从而对上述流路(40)的所述表面进行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86934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80059790.4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NOK株式会社
Abstract: 颗粒分析装置具有:储存有第一液体的上方液体空间、储存有第二液体的下方液体空间、将上方液体空间与下方液体空间连接的连接孔和第一~第四孔。第一~第四孔各自具有在颗粒分析装置的上表面开口的开口部。第一孔与第二孔向上方液体空间延伸。第三孔与第四孔向下方液体空间延伸。第一电极通过第一孔对上方液体空间内的第一液体施加电位,第二电极通过第三孔对下方液体空间内的第二液体施加电位。第一孔和第二孔的至少一者的开口部具有比该孔的其他部分大的面积。第三孔和第四孔的至少一者的开口部具有比该孔的其他部分大的面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