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致动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518873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080017924.6

    申请日:2020-02-26

    Abstract: 差动装置(5)具有能够以旋转轴(O)为中心旋转的驱动旋转体(2)、能够自转并且能够以旋转(O)为中心公转的行星旋转体(52)、以及能够以旋转轴(O)为中心旋转的从动旋转体(3)。使行星旋转体(52)与驱动旋转体(2)以及从动旋转体(3)分别啮合,在行星旋转体(52)与驱动旋转体之间形成有第一减速器(5a),并且在行星旋转体(52)与从动旋转体(3)之间形成有第二减速器(5b)。利用电动马达(4)驱动行星旋转体(52),利用来自发动机的驱动力驱动驱动旋转体(2)。在从动旋转体(3)设置有进气用凸轮轴(32),在驱动旋转体(2)设置有排气用凸轮轴(22)。

    电动致动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886297B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780019355.7

    申请日:2017-03-09

    Abstract: 电动致动器(1)具备收容并保持电动机部(A)和运动转换机构部(B)的框体(2),运动转换机构部(B)具有:与转子(24)的旋转中心同轴地配置的丝杠轴(33);以及能旋转地嵌合于丝杠轴的外周的螺母构件(32),伴随螺母构件(32)的旋转,丝杠轴(33)沿轴向直线运动,从而安装于丝杠轴(33)的操作部(D)对操作对象在轴向上进行操作,其中,保持电气部件的端子部(D)(端子主体(50))具有被框体(2)的构成构件从轴向两侧夹持的筒状部(50A),并且在筒状部(50A)设置有使框体(2)的内外连通的开口部(50c),丝杠轴(33)形成为具有沿轴向延伸的贯通孔(33c)的中空状。

    电动致动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02062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80013917.7

    申请日:2017-03-06

    Abstract: 电动致动器(1)具备电动机部(A)和运动转换机构部(B),运动转换机构部(B)具有与电动机部(A)的转子(24)的旋转中心同轴地配置的丝杠轴(33)、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嵌合于该丝杠轴的外周的螺母构件(32)、以及将转子(24)的旋转减速而输出的行星齿轮减速器(10),根据螺母构件(32)的旋转方向,丝杠轴(33)向轴向一侧前进或者向轴向另一侧后退,其中,将螺母构件(32)配置于转子(24)的内周,以能够传递转矩的方式与行星齿轮减速器(10)的输出构件即行星齿轮支架(43)连结。

    电动致动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884921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780019361.2

    申请日:2017-03-16

    Abstract: 电动致动器(1)具备电动机部(A)和将电动机部(A)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后输出的运动转换机构部(B),运动转换机构部(B)具有:与电动机部(A)的转子(24)的旋转中心同轴地配置的丝杠轴(33);以及能旋转地嵌合于丝杠轴的外周的螺母构件(32),伴随螺母构件(32)的旋转,丝杠轴(33)沿轴向进行直线运动,转子(24)具有在内周配置螺母构件(32)的作为中空旋转轴的转子内衬(26),转子(24)的旋转运动经由配置于转子内衬(26)的内周面与螺母构件(32)的外周面(32)之间的中间构件(Z)向螺母构件(32)传递。

    带有辅助动力器的车轮用轴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15427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780057827.8

    申请日:2017-09-15

    Abstract: 带有辅助动力器的车轮用轴承装置(1)包括车轮用轴承(2)与辅助动力器(3)。辅助动力器(3)为直接驱动型,其包括安装于车轮用轴承(2)的固定圈(4)上的定子(18)、与安装于固定圈(5)上的电动机转子(19)。辅助动力器(3)的整体的直径小于外周部(17b),该外周部(17b)构成制动盘(17)中的由制动钳所按压的部分,并且该辅助动力器的整体针对轴向,位于车轮用轴承(2)的轮毂法兰(7)、与车轮用轴承(2)的车身安装面(4a)之间。

    电动致动器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781020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780018887.9

    申请日:2017-03-24

    Abstract: 电动致动器具备:驱动部(2);将来自驱动部(2)的旋转运动转换为与驱动部(2)的输出轴平行的轴向的直线运动的运动转换机构部(3);具有从驱动部(2)向运动转换机构部(3)传递驱动力的传递齿轮机构(28)的驱动力传递部(4);防止运动转换机构部(3)的驱动的锁定机构部(7),其中,传递齿轮机构(28)具有配置在驱动部(2)侧的第一齿轮(30)及配置在运动转换机构部(3)侧的第二齿轮(31),锁定机构部(7)配置在相对于第一齿轮(30)而与驱动部(2)相反的一侧,且相对于第一齿轮(30)的旋转中心线(X)靠运动转换机构部(3)侧配置。

    电动致动器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075655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780016882.2

    申请日:2017-03-22

    Abstract: 电动致动器具备:驱动部(2);将来自驱动部(2)的旋转运动转换为与驱动部(2)的输出轴平行的轴向的直线运动的运动转换机构部(3);从驱动部(2)向运动转换机构部(3)传递驱动力的驱动力传递部(4);以及对运动转换机构部(3)进行支承的运动转换机构支承部(5),驱动部(2)具有驱动用电动机(10)和收容驱动用电动机(10)的电动机壳体(11),驱动力传递部(4)具有从驱动部(2)向运动转换机构部(3)传递驱动力的传递齿轮机构(28)和收容传递齿轮机构(28)的传递齿轮壳体(29),运动转换机构支承部(5)具有对运动转换机构部(3)进行支承的支承轴承(40)和收容支承轴承(40)的轴承壳体(41),其中,驱动部(2)和运动转换机构支承部(5)相对于驱动力传递部(4)能够连结或分离。

    电动致动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475964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680079198.4

    申请日:2016-12-27

    Abstract: 具备电动机部、运动转换机构部、操作部及端子部的电动致动器的特征在于,对所述电动机部的转子铁芯进行支承的中空旋转轴被滚动轴承支承为旋转自如,所述运动转换机构部与所述中空旋转轴连结且具备滚珠丝杠,该滚珠丝杠的滚珠丝杠螺母配置于所述中空旋转轴的内部,所述操作部与所述运动转换机构部连结,在电动致动器中,在所述中空旋转轴形成有所述滚动轴承的内侧轨道面。

    线性电动致动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923766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780066309.2

    申请日:2017-1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性电动致动器(1),其具备:电动马达部(A)、丝杠机构部(B)以及操作部(C),电动马达部(A)与丝杠机构部(B)同轴地配置,电动马达部(A)的中空转子内衬(52c)的旋转运动被传递到丝杠机构部(B)的螺母(92),在丝杠机构部(B)的丝杠轴(93)设置有操作部(C),该线性电动致动器(1)的特征在于,中空转子内衬(52c)与螺母(92)配置于在轴向上不重叠的位置,并且丝杠轴(93)的止转机构(M)设置于中空转子内衬(52c)的径向内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