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5422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014547.6
申请日:2023-01-05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 C01G53/00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用阳极活性物质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锂二次电池。锂二次电池用阳极活性物质前驱体包括含第一过渡金属复合氢氧化物的核;以及形成于核上,在所述第一过渡金属复合氢氧化物含第二过渡金属复合氢氧化物的壳,其中,所述第二过渡金属复合氢氧化物中掺杂有包括第4族至第12族金属中至少一种的掺杂金属,用以下式1定义的粒度分布度为0.8至1.6。能够提高阳极活性物质前驱体的结构稳定性且抑制掺杂引起的二次电池的容量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4566624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202055.5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8 , H01M10/052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包括含有多个一次颗粒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包括形成在一次颗粒之间的含锂‑钾部分。可以通过防止一次颗粒的层状结构变形和去除残留锂来提高寿命特性和容量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5645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104201.2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10/0525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包括在第一煅烧温度下对过渡金属前体和锂前体的第一混合物进行第一热处理以获得初级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和在低于第一煅烧温度的第二煅烧温度下,对通过将锂前体加入到初级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而得到的第二混合物进行第二热处理,以形成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
-
-
公开(公告)号:CN111146441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073486.0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 H01M4/485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包括:锂金属氧化物颗粒;和形成在该锂金属氧化物颗粒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的硫代系化合物。硫代系化合物具有包含硫原子的双键。通过所述硫代系化合物可以改善锂金属氧化物颗粒的化学稳定性并且可以减少表面残留物。
-
-
公开(公告)号:CN114597352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21886.7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包含含有多个一次颗粒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并且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包含位于表面部的一次颗粒之间形成的锂‑硫含有部。通过防止一次颗粒的层状结构变型,并去除残留锂,从而可以改善寿命特性和容量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64308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54637.X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包含高含量的镍,并且可以包含锂、镍和+2价金属以规定的组成结合的锂‑镍复合金属氧化物颗粒。减少镍离子存在于锂离子位置的阳离子缺陷(阳离子混排),并且可以提高正极活性物质的结构稳定性。可以通过正极活性物质改善锂二次电池的初始容量和电池效率特性。
-
-
公开(公告)号:CN11290925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71212.9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 H01M4/485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包括:锂金属氧化物颗粒;和形成在该锂金属氧化物颗粒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的硫代系化合物。硫代系化合物具有包含硫原子的双键。通过所述硫代系化合物可以改善锂金属氧化物颗粒的化学稳定性并且可以减少表面残留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