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02673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180068901.9
申请日:2011-11-29
Applicant: SKF公司
IPC: B22D11/20 , B22D11/128 , B65G3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1287 , B21B39/008
Abstract: 一种用于延长在连续铸造过程中使用的轧制线(20)的使用寿命的方法,其中轧制线(20)包括具有外直径的轴(24)和布置为被支撑在所述轴(24)上的具有相应内直径的至少一个辊套(28)。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磨损时,减小轴(24)的外直径和/或增大至少一个辊套(28)的内直径以及再使用外直径减小的所述轴(24)和/或内直径增大的所述至少一个辊套(28),分别带有具有相应内直径的至少一个辊套(28)和/或具有相应外直径轴(24)。可替代的是,本方法包括再使用外直径减小的轴(24)和/或内直径增大的至少一个辊套(28)的步骤,连同至少一个插在它们之间的部件一起,或分别连同带有至少一个插在它们之间的部件的至少一个轴(24)和/或辊套(28)一起。
-
公开(公告)号:CN103402673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180068901.9
申请日:2011-11-29
Applicant: SKF公司
IPC: B22D11/20 , B22D11/128 , B65G3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1287 , B21B39/008
Abstract: 一种用于延长在连续铸造过程中使用的轧制线(20)的使用寿命的方法,其中轧制线(20)包括具有外直径的轴(24)和布置为被支撑在所述轴(24)上的具有相应内直径的至少一个辊套(28)。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磨损时,减小轴(24)的外直径和/或增大至少一个辊套(28)的内直径;以及再使用外直径减小的所述轴(24)和/或内直径增大的所述至少一个辊套(28),分别带有具有相应内直径的至少一个辊套(28)和/或具有相应外直径轴(24)。可替代的是,本方法包括再使用外直径减小的轴(24)和/或内直径增大的至少一个辊套(28)的步骤,连同至少一个插在它们之间的部件一起,或分别连同带有至少一个插在它们之间的部件的至少一个轴(24)和/或辊套(28)一起。
-
公开(公告)号:CN105081250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510239016.2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SKF公司
IPC: B22D11/1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连续铸造机的轧制线的辊模块,包括:轴,其在轴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第一和第二轴向端部;辊罩,其具有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的圆筒形外周面和在相同的轴向方向上延伸的圆筒形内周面,辊罩还具有第一和第二轴向端部;第一和第二轴承,其安装在轴与辊罩的内周面之间,使得第一和第二轴承允许轴与辊罩之间的相对转动。轴的第一和第二轴向端部分别在辊罩的第一和第二轴向端部外侧沿轴向延伸,使得轴具有第一和第二轴向延伸的轴突出部,其中,辊模块还包括第一和第二锁定装置,用于将第一和第二轴承和辊罩轴向锁定至轴。第一和第二锁定装置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和第二相应的轴突出部上,其中,第一锁定装置相交的平面垂直于轴的轴向方向并且沿轴向位于辊罩的第一轴向端部。第二锁定装置相交的平面垂直于轴的轴向方向并且沿轴向位于辊罩的第二轴向端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轧制线。
-
公开(公告)号:CN105081250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239016.2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SKF公司
IPC: B22D1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128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连续铸造机的轧制线的辊模块,包括:轴,其在轴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第一和第二轴向端部;辊罩,其具有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的圆筒形外周面和在相同的轴向方向上延伸的圆筒形内周面,辊罩还具有第一和第二轴向端部;第一和第二轴承,其安装在轴与辊罩的内周面之间,使得第一和第二轴承允许轴与辊罩之间的相对转动。轴的第一和第二轴向端部分别在辊罩的第一和第二轴向端部外侧沿轴向延伸,使得轴具有第一和第二轴向延伸的轴突出部,其中,辊模块还包括第一和第二锁定装置,用于将第一和第二轴承和辊罩轴向锁定至轴。第一和第二锁定装置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和第二相应的轴突出部上,其中,第一锁定装置相交的平面垂直于轴的轴向方向并且沿轴向位于辊罩的第一轴向端部。第二锁定装置相交的平面垂直于轴的轴向方向并且沿轴向位于辊罩的第二轴向端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轧制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