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空气用的热交换器、使用了该热交换器的除湿单元、以及具备该除湿单元的除湿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720019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880037606.9

    申请日:2018-05-30

    Abstract: 提供使流路配置更高效的压缩空气用的热交换器、使用了该热交换器的压缩空气用的除湿单元、以及具备该除湿单元的除湿系统。在内部的主热传递流路(11)上配设冷却用的热源(3)而成的圆筒状的流路管(10)的外周设置有热交换流路部(20),该热交换流路部(20)通过使两个螺旋状的第一和第二传热壁(24、25)隔着规定的间隙在上述流路管(10)的放射方向上交替地卷绕重叠而形成。而且,通过这些传热壁(24、25)间的间隙,用于将压缩空气导入上述流路管(10)内并从此处导出的导入流路(21)及导出流路(22)在放射方向上交替地形成,在流过这些流路(21、22)的压缩空气间进行热交换。

    压缩空气用的热交换器、使用了该热交换器的除湿单元、以及具备该除湿单元的除湿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720019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880037606.9

    申请日:2018-05-30

    Abstract: 提供使流路配置更高效的压缩空气用的热交换器、使用了该热交换器的压缩空气用的除湿单元、以及具备该除湿单元的除湿系统。在内部的主热传递流路(11)上配设冷却用的热源(3)而成的圆筒状的流路管(10)的外周设置有热交换流路部(20),该热交换流路部(20)通过使两个螺旋状的第一和第二传热壁(24、25)隔着规定的间隙在上述流路管(10)的放射方向上交替地卷绕重叠而形成。而且,通过这些传热壁(24、25)间的间隙,用于将压缩空气导入上述流路管(10)内并从此处导出的导入流路(21)及导出流路(22)在放射方向上交替地形成,在流过这些流路(21、22)的压缩空气间进行热交换。

    增压阀
    4.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1219657S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930187437.0

    申请日:2009-05-27

    Abstract: 本外观设计产品是增压阀。所述产品在中央部内置阀主体,在从该阀主体向左右两侧延伸的气缸内分别内置增压用活塞杆,通过该活塞杆的往返动作,对导入气缸内的流体的压力进行增压并输出,如“使用状态参考图”所示,为了防止流体的压力降低及脉动,可以根据需要将其安装到容器上,也可以在“俯视图”中所示的左右的表口上分别安装压力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