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83984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80033829.X
申请日:2014-06-11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2 , H01M4/134 , H01M4/386 , H01M4/48 , H01M4/48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并且能够抑制伴随着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的急速充放电的膨胀收缩所引起的负极活性物质层以及负极集电体的褶皱(形态变化)并能够抑制急速充放电循环后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滑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以及使用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以及使用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包含5%以上的硅或者氧化硅的负极活性物质、作为由镁或者碱土金属对聚丙烯酸的侧链末端部的羧基进行交联后的聚丙烯酸盐的粘合剂、以及负极集电体。
-
公开(公告)号:CN105283984B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480033829.X
申请日:2014-06-11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2 , H01M4/134 , H01M4/386 , H01M4/48 , H01M4/48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并且能够抑制伴随着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的急速充放电的膨胀收缩所引起的负极活性物质层以及负极集电体的褶皱(形态变化)并能够抑制急速充放电循环后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滑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以及使用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以及使用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包含5%以上的硅或者氧化硅的负极活性物质、作为由镁或者碱土金属对聚丙烯酸的侧链末端部的羧基进行交联后的聚丙烯酸盐的粘合剂、以及负极集电体。
-
公开(公告)号:CN104638268B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410641773.8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6 ,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4/62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循环特性优异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及使用了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通过高分子化合物覆盖含有硅或氧化硅的负极活性物质的表面,所述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侧链末端部的羧基由二价的金属阳离子(Mg2+、Ca2+、Sr2+、Ba2+、Co2+、Ni2+、Cu2+、Zn2+)交联的聚丙烯酸衍生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638268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10641773.8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6 ,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4/622 , H01M10/0525 , H01M4/13 , H01M4/134 , H01M4/483 , H01M4/628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循环特性优异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及使用了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通过高分子化合物覆盖含有硅或氧化硅的负极活性物质的表面,所述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侧链末端部的羧基由二价的金属阳离子(Mg2+、Ca2+、Sr2+、Ba2+、Co2+、Ni2+、Cu2+、Zn2+)交联的聚丙烯酸衍生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