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二次电池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63946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052013.4

    申请日:2022-08-30

    Inventor: 毛利敬史

    Abstract: 该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正极、负极、处于上述正极和上述负极之间的隔膜、以及电解液,上述负极具有硅或硅化合物、粘合剂、以及碳纳米管,上述粘合剂包含具有在环状分子内贯通有线状分子的结构的化合物,上述电解液包含含有选自硼、碳、氮、氧、硫中的一种以上的元素的电解盐。

    锂离子二次电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2927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310606092.7

    申请日:2023-05-26

    Abstract: 本申请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正极、负极、位于上述正极与上述负极之间的隔膜、以及电解液,上述负极包含硅或硅化合物、粘合剂以及导电助剂,上述粘合剂包含聚酰亚胺,通过使用了单脉冲魔角自旋法(SP‑MAS法)的核磁共振(NMR)分析来观测放电后的上述负极,并通过高斯函数、洛伦兹函数或Voigt函数进行峰分离,则固体7Li核的NMR谱具有第一峰,上述第一峰在将LiCoO2的Li设定于‑0.5ppm时的化学位移为0.5ppm以上且1.5ppm以下的范围具有峰顶。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511750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276089.9

    申请日:2022-03-2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散热性优异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和锂离子二次电池。该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具有集电体和与上述集电体的至少一面相接的正极活性物质层,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包含多个正极活性物质和多个纤维状碳,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在内部具有多个空孔,上述多个纤维状碳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相互交织而形成碳网,上述碳网形成于面向上述多个空孔中的任意空孔的面。

    锂离子二次电池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33015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281915.9

    申请日:2022-0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倍率特性优异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该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正极、负极、配置于上述正极和上述负极之间的隔膜、以及电解液,该电池的特征在于,上述正极具有金属箔和设置于上述金属箔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在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中形成有多个空隙,在上述空隙和上述电解液相接触的空隙的内壁部具有平均粒径为10nm以上500nm以下的过渡金属氧化物。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511734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268598.7

    申请日:2022-03-1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循环特性优异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和锂离子二次电池。该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包括集流体和与上述集流体的至少一面接触的负极活性物质层,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具有负极活性物质和粘合剂,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包含能够与Li形成合金的材料,上述粘合剂含有规定的共聚物,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与上述集流体侧相反侧的表面的比表面积为7.0m2/g以上16.0m2/g以下。

    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927852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280095041.6

    申请日:2022-06-09

    Abstract: 该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和针状颗粒,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含硅,所述针状颗粒包含选自氧化钛、钛酸钾、氧化铝、碳化硅、氮化硅和氧化硅中的1种以上,所述针状颗粒的短轴长度为0.1μm以上0.5μm以下,所述针状颗粒的纵横比为1.2以上15.0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