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25635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410858505.1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赢创纤维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B9/12 , B29K2079/08 , B29L2031/772 , C08G73/1042 , C08G73/105 , C08G73/1067 , C08G73/1071 , C08K3/01 , C08K5/0008 , C08L79/08 , Y10T428/299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高的热氧化稳定性的成型体,其可以通过直接成型和热压成型方法制备,并且涉及用于生产该成型体的新型聚酰亚胺粉末,以及涉及生产该聚酰亚胺粉末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679095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550448.5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苏州予信天材新材料应用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成章
IPC: C08G7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73/107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型聚酰胺-聚醚酰亚胺增韧聚合物,该聚合物增韧微粉的分子链包括如式(I)、式(II)和式(III)所示的重复结构单元。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耐高温型聚酰胺-聚醚酰亚胺增韧微粉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耐高温型聚酰胺-聚醚酰亚胺增韧微粉具有高耐热和高韧性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651631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0047796.4
申请日:2018-01-18
Applicant: 深圳瑞华泰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5/18 , C08G73/1007 , C08G73/1039 , C08G73/1042 , C08G73/105 , C08G73/1064 , C08G73/1071 , C08G73/123 , C08G73/124 , C08G73/127 , C08J237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酰亚胺,和由该聚酰亚胺制备而得的超低介质损耗的聚酰亚胺薄膜,其介质损耗因数为0.0030~0.0060。所述聚酰亚胺包括通式(1)、通式(2)及通式(3)所示的结构单元:其中,通式(1)所示结构单元占比20摩尔%以上,通式(2)所示结构单元占比20摩尔%以上,通式(3)所示结构单元占比10摩尔%以上,通式(3)中n为1~10的整数;Ar1、Ar2、Ar3为四价芳香基团,Ar4为含杂原子的二价芳香基团。本发明的聚酰亚胺主要以胺基封端。
-
公开(公告)号:CN109627470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332025.6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5/18 , C08G73/1064 , C08G73/1067 , C08G73/1071 , C08J2379/08 , C08K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介电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将正硅酸乙酯和氨基硅烷偶联剂溶于溶剂,得油相;将乳化剂和致孔剂溶于水中,得水相;将油相和水相混合后乳化,反应,离心分离,喷雾干燥,得多孔二氧化硅中空球;将多孔二氧化硅中空球加到极性有机溶剂中,加入等摩尔比的二胺和二酐单体,反应,得聚酰胺酸树脂;将聚酰胺酸树脂进行亚胺化得低介电聚酰亚胺薄膜。本发明通过在聚酰胺酸树脂中添加兼具介孔和大孔结构的无机填料,大孔结构保证聚酰胺酸分子链可以贯穿通过无机填料空腔形成物理交联,赋予聚酰亚胺薄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介孔结构的引入能够有效降低聚酰亚胺薄膜的介电常数,从而制备出兼具优异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的聚酰亚胺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0922858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011676.5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32B27/28 , B32B27/06 , C08G73/10 , C08J5/18 , C08L79/08 , C08L83/04 , B29C41/32 , B29C48/00 , B29C48/18 , B29C6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27/281 , B29C41/32 , B29C69/02 , B32B27/08 , B32B2307/20 , B32B2307/734 , C08G73/1042 , C08G73/1071 , C08J5/18 , C08J2379/08 , C08J248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介电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包括热固性聚酰亚胺层与热塑性聚酰亚胺胶层,所述热塑性聚酰亚胺胶层覆盖所述热固性聚酰亚胺层的至少一面,所述热固性聚酰亚胺层和/或热塑性聚酰亚胺胶层中含有笼型聚倍半硅氧烷。本发明还相应提供一种上述低介电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通过在热固性聚酰亚胺层与热塑性聚酰亚胺胶层引入笼型聚倍半硅氧烷,其分散于聚酰亚胺中后,给聚酰亚胺引入分子尺度的孔洞,可有效降低聚酰亚胺薄膜的介电常数。另外,本发明采用中使用热塑性聚酰亚胺胶层替代传统的胶粘剂层,可以减小膜层厚度,同时还可保证优异的粘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822295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568894.2
申请日:2018-06-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5/18 , C08G73/1007 , C08G73/1042 , C08G73/1071 , C08J2379/08 , C08K3/22 , C08K3/24 , C08K3/26 , C08K3/36 , C08K2003/222 , C08K2003/2227 , C08K2003/2241 , C08K2003/2296 , C08K2003/265 , C08K2201/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基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柔性显示基板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芳香二酐、芳香二胺及无机纳米粒子在溶剂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反应液;b)将所述反应液与氨基硅氧烷进行封端反应,得到聚酰胺酸浆料;c)对所述聚酰胺酸浆料进行热处理,得到柔性显示基板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能够明显改善材料的韧性、提升耐热性、降低热膨胀系数,以及产生优异的水氧阻隔性,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柔性基板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794813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719570.4
申请日:2018-07-0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9/10 , C08G73/1007 , C08G73/1071 , C08K3/22 , C08K2003/2237 , C08K2201/001 , C08L27/18
Abstract: 一种聚酰亚胺和钛酸钡的复合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介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聚酰亚胺和钛酸钡的复合填料的方法,包括:将钛酸钡在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中进行超声分散,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将分散后的钛酸钡悬浮液与4,4’‑二氨基二苯醚混合,然后加入均苯四甲酸酐反应。该方法制得的复合填料中聚酰亚胺能较好地包裹到钛酸钡表面形成以钛酸钡为核、聚酰亚胺为壳的核壳结构,该结构可提高复合填料的电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794766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710310163.3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3/075 , C08G73/1071 , C08J3/246 , C08J2335/06 , C08J2379/08 , C08J2435/06 , C08J2479/08 , C08L79/08 , C08L2312/00 , C08L3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交联型聚酰亚胺气凝胶及制备方法,由胺基封端的聚酰胺酸与多酐基交联剂进行交联得到中间产物,中间产物经溶剂热亚胺化,得到聚酰亚胺湿凝胶,再经溶剂置换、超临界干燥制得;所述的中间产物为具有交联结构的聚酰胺酸湿凝胶。本发明通过制备具有交联网络的中间产物(聚酰胺酸湿凝胶),再经溶剂热进行亚胺化使其转换为交联形态的聚酰亚胺湿凝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得到真正交联结构的聚酰亚胺气凝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752584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81834.4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73/1071 , C08J5/18 , C08J2379/08 , C08K3/22 , C08K3/26 , C08K9/04 , C08K2003/2227 , C08K2201/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电晕聚酰亚胺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阴离子型二维层状材料与有机插层剂在溶剂中加热反应,再与聚酰亚胺的聚合单体在溶剂中进行原位聚合反应,得到混合溶液Ⅰ;将无机纳米粒子与聚酰亚胺的聚合单体在溶剂中进行原位聚合反应,得到混合溶液Ⅱ;再将溶液Ⅰ与溶液Ⅱ混合,进行热处理,得到聚酰亚胺基复合材料。按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复合材料在提高聚酰亚胺耐电晕性能的同时,还获得了较高的机械性能及优异的耐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727818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672858.0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9/06 , C08G73/1071 , C08K7/26 , C08K2201/003 , C08K2201/011 , C08L7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硅/聚酰亚胺气凝胶复合材料,包括疏水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和聚酰亚胺气凝胶;所述复合材料以聚酰亚胺气凝胶为基体,所述疏水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填充体嵌入在聚酰亚胺气凝胶的孔隙中。本发明在聚酰亚胺气凝胶中加入二氧化硅气凝胶,以聚酰亚胺气凝胶为基体,作为复合隔热材料的骨架,起着增强支撑作用,提高了复合隔热材料的力学强度;二氧化硅气凝胶为填充体,不仅具有疏水功能,还凭借其优越的隔热性能,在复合材料中起着隔热作用。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复合隔热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兼顾了高强度、耐高温、容重低和低导热率、防水性能好的优点,满足了实际应用中对隔热材料的性能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