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58533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465102.0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神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B34/1272 , C22B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绵钛的生产系统及方法,主要包括:反应系统和燃烧系统,其中,所述反应系统包括:反应室、四氯化钛加热罐、金属镁加热罐和冷却罐,其中,所述反应室外环布有烟气通道;所述四氯化钛加热罐与所述反应室的一端入口相连,所述金属镁加热罐与所述反应室的另一端入口相连;所述冷却罐的入口与所述反应室的出口相连,所述冷却罐的四氯化钛出口与所述四氯化钛加热罐相连;所述燃烧系统包括:至少一对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分别位于所述反应室的两侧,且与所述烟气通道相连。本发明通过原料气态接触的反应形式,解决了镁热还原法制备海绵钛耗时长、间断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有效降低了海绵钛生产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858532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465101.6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神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B34/1272 , C22B5/04 , C22B26/22 , C22B34/1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绵钛的生产系统及方法,主要包括:四氯化钛制备系统、金属镁制备系统和海绵钛制备系统,所述四氯化钛制备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预处理系统、还原系统、氯化系统和精制装置;所述金属镁制备系统包括:相连的制备系统和精制系统;所述海绵钛制备系统包括:还原反应系统和蒸馏精制系统,将所述精镁气化为精镁蒸汽后与所述精四氯化钛蒸汽进行还原反应,得到粗钛和氯化镁;所述蒸馏精制系统与所述还原反应系统相连,将所述粗钛进行真空蒸馏,得到精制海绵钛。采用蓄热式燃气加热方式,通过原料气态接触反应的方式,解决了镁热还原法制备海绵钛耗时长、间断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有效降低了海绵钛生产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834748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258251.3
申请日:2017-04-19
Applicant: 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B34/1272 , C22B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生产海绵钛的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续生产海绵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反应容器中加入熔融的金属镁和其它金属,再加入TiCl4,反应后获得液态含钛合金,定期抽出该液态含钛合金和MgCl2,定期补加液态镁和其他合金即可;抽出的液态含钛合金通过真空蒸馏分离得到金属钛;所述的其它金属为金属铋、金属锡或金属锌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不需要停止生产,可连续生产海绵钛,具有能耗低、生产周期短、设备利用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834746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39105.1
申请日:2017-01-19
Applicant: 贵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B34/1272 , C22B5/04 , F27D17/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回收余热的强制对流镁热法海绵钛生产还原系统包括有还原反应釜和筒形加热器,筒形加热器与还原反应釜之间的间隙内经下隔板和上隔板分隔成环形冷却区域,冷却区域下部设有至少1个冷空气入口,冷空气入口经导管连接有强制对流风机,导管上设有第一流量阀,冷却区域上部设有热空气出口,热空气出口上分别连接有导气管,导气管汇总至导气总管,导气总管的一端连接有余热回收装置,导气总管上设有第二流量阀。本发明能够满足大型倒“U”形海绵钛还原—蒸馏一体化设备的生产需要,可加快反应中期的散热速度和加料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能对还原设备反应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且装置简单,制造成本低,回收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803527B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180014738.8
申请日:2011-03-07
Applicant: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泰科纳等离子系统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6/06 , C22B34/1272 , F27B17/00 , F27D2099/0015 , Y02P10/25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钛制造装置,其包括:(a)使固体镁蒸发的镁蒸发部及与蒸发部连通的供应气体状的镁的第一流路;(b)供应气体状的四氯化钛的第二流路;(c)与第一流路及第二流路连通的混合气体状的镁和四氯化钛的气体混合部,其绝对压力控制为50kPa~500kPa,温度控制为1600℃以上;(d)与气体混合部连通,并配置有至少一部分处于715~1500℃的温度范围的析出用基材,且绝对压力为50kPa~500kPa的金属钛析出部;(e)与金属钛析出部连通的混合气体的排出部。
-
公开(公告)号:CN103221558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180056148.1
申请日:2011-11-17
Applicant: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泰科纳等离子系统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B34/129 , C22B34/1272 , F27D11/06 , F27D11/08 , Y02P10/253
Abstract: 金属钛制造装置,包括:(a)用于对镁进行加热而使其成为气体状的第1加热部和用于供给该气体状的镁的第1流路,(b)第2加热部和第2流路,第2加热部用于对四氯化钛进行加热而使其成为1600℃以上的气体状,第2流路用于供给该气体状的四氯化钛;(c)文丘里部,第2流路与其入口流路相连结,第1流路与其喉部汇合,由此,镁和四氯化钛在喉部汇合,且在出口流路内形成混合气体,喉部和出口流路的温度被控制在1600℃以上;(d)金属钛析出部,其与出口流路相连通,并具有处于715℃~1500℃的温度范围内的析出用基材;(e)混合气体的排出部,其与金属钛析出部相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2985148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180030392.0
申请日:2011-05-04
Applicant: 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1/24 , B01D2251/402 , C22B9/02 , C22B9/04 , C22B34/00 , C22B34/10 , C22B34/12 , C22B34/1263 , C22B34/1268 , C22B34/1272 , C22B34/129 , C22B34/1295 , C22B34/14 , Y02P10/234
Abstract: 一种用于从包含金属和比该金属更易挥发的组分的工艺材料中回收金属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一个炉中提供的一个干馏釜中输送该工艺材料,该干馏釜是在足以致使该组分从该工艺材料中升华的真空和温度下运作,由此产生纯化的金属;将已升华的该组分沉积于一个冷表面上;将纯化的金属从该干馏釜中移出;并且将沉积的组分从该冷表面上移出。
-
公开(公告)号:CN101517103B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0780035533.1
申请日:2007-05-22
Applicant: 埃尔温斯·布卢姆伯格斯 , 波罗的海泰坦有限公司
Inventor: 埃尔温斯·布卢姆伯格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B34/1272 , C22B4/04 , C22B9/20 , C22B34/1295 , F27B3/085 , F27B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色冶金工艺,更特别涉及利用四氯化钛的金属热还原反应连续生产金属钛和金属钛合金的方法和生产金属钛或其合金的设备。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四氯化钛被还原剂还原和将所得钛海绵熔化的工艺在电弧炉内的真空环境下同时进行。该连续生产金属钛和金属钛合金的设备的特征在于在真空环境下用还原剂还原四氯化钛来完成四氯化钛的还原反应,同时将钛海绵熔化得到金属钛或其合金,反应炉用的是电弧炉(1),它与真空泵(14)连接,装有自耗电极(6),作为阴极,而位于冷结晶器(11)内引锭杆(12)上方的钛熔池或钛合金熔池充当阳极,然后向它们提供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00557044C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580029972.2
申请日:2005-07-29
Applicant: 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B34/1272 , C22B5/14
Abstract: 一种由相应的金属卤化物生产金属的方法,该方法通过金属卤化物与还原剂的反应形成所述金属和所述还原剂的卤化物,该反应在含有金属晶种粒子的流化床的反应器中在高温和大气压下进行,所述方法包括:向反应器中以一定的速率和量注入惰性气体来有效形成晶种粒子流化床并保证未反应的还原剂和还原剂的卤化物在占主要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在反应器中不会富集;保持反应器中混合物的温度在金属的熔点以下;以及以与通过金属卤化物与还原剂之间的均相气相反应形成金属相比更有利于在晶种粒子上形成金属的方式,向流化床中输送金属卤化物和还原剂。
-
公开(公告)号:CN100516255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680008261.1
申请日:2006-03-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大阪钛技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C3/02 , C22B9/02 , C22B34/1272 , C22B34/1295 , Y02P10/234
Abstract: TiCl4的气体从原料供应管(11)供应到保持在反应容器(6)内的熔融CaCl2液体中,在熔解于CaCl2液体中的Ca的作用下,TiCl4被还原后生成颗粒状的金属Ti。被从反应容器(6)抽出到下方的、混有Ti颗粒的熔融CaCl2液体,被送到分离工序(12),在加热容器(15)内被加热,Ti颗粒也变为熔融状态,由于比重差,熔融CaCl2液体(16)分离到上层,金属Ti(17)分离到下层。下层的金属Ti(17)被从高熔点金属排出口(18)取出,凝固后形成铸锭。上层的熔融CaCl2液体(16),与被从反应容器(6)抽出的熔融CaCl2液体一起被送往电解工序(13),电分解生成的Ca与CaCl2一起被返回到反应容器(6)内。在该制造工艺的分离工序(12)中,可以采用本发明的分离回收方法,可以以较少的能量,高效率地从含有CaCl2的熔融盐分离回收到优质的Ti或Ti合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