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透镜杂光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24110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484752.X

    申请日:2017-12-29

    Inventor: 朱道勇 罗滔 王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1K9/20 F21V5/045 F21V19/001 F21Y21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透镜杂光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光腔内安装一个消光柱,消光柱设置成倒锥状,锥的尖端朝下;B、对消光柱的外表面做磨砂处理,或涂上黑色镀层;C、尖端下方放置所述LED光源;D、所述LED光源发出的光线,多数部分的光线直接经入射面射入透镜内部,少数部分的光线被入射面反射后射至消光柱表面被吸收掉。本发明的用于消除薄型准直透镜杂散光的方法,通过在光腔内安放消光柱,用于消除菲涅尔反射光线,从而实现消除杂散光的目的。

    发光器件封装及照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134742B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410183521.5

    申请日:2014-04-30

    Inventor: 张哲镐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1V5/045 F21V5/007 H01L33/58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封装和照明装置,该发光器件封装包括:本体;发光器件,布置在所述本体上;以及透镜,布置在所述发光器件上,其中,所述透镜包括:下表面部;上表面部,平行于所述下表面部;以及侧面部,位于所述下表面部与所述上表面部之间并设置有多个侧面,其中所述多个侧面形成为抛物面的形状。本发明的发光器件封装能够实现具有十字形光束图案的光分布。

    一种具有可形成长条形光斑的微结构透镜

    公开(公告)号:CN107678079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797530.7

    申请日:2017-09-06

    Inventor: 朱道勇 罗滔 王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3/08 F21V5/045 G02B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可形成长条形光斑的微结构透镜,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包括第一入光面,第二入光面,第一全反射面,防水壁面,第二全反射面和出光面,光线从所述第二入光面进入后依次经过第一全反射面,防水壁面和第二全反射面,最后从所述出光面准直射出;所述防水壁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全反射面和第二全反射面之间,所述第一全反射面的边缘光线穿过所述防水壁面与所述第二全反射面的边缘光线重合。本发明光学效果好,光学利用率高。

    照明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388094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342102.5

    申请日:2017-05-16

    Inventor: 中村恭平

    Abstract: 提供一种既能够抑制光学部件的温度上升又能够确保光学部件的聚光性的照明装置。照明装置(1)具备:光源(30)、对来自光源(30)的光的朝向进行控制的光学部件(50)、以及使光反射并入射到光学部件(50)的反射部件(40)。并且,光学部件(50)具有:使从光源(30)入射的光透过并射出的第一透光部(510);以及从第一透光部(510)向远离光源(30)的方向突出的第二透光部(530)。而且,第一透光部(510)具有向远离光源(30)的方向突出的第一突出部(513)。并且,第二透光部(530)被设置成围在第一突出部(513)的周围。而且,在第二透光部(530)的内表面具有环状的阶梯部(535)。并且,构成阶梯部(535)的各个环状的台阶,随着接近第一突出部(513)而环状的直径逐渐缩小。

    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激光照明防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314342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708361.5

    申请日:2017-08-17

    Inventor: 郑忠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1V5/04 F21V5/045 F21V7/0091 F21V13/04 F21V17/10

    Abstract: 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激光照明防震装置,包括第一平面聚光镜头和第二平面聚光镜头,第一平面聚光镜头位于第二平面聚光镜头右侧,且所述第一平面聚光镜头左侧设置有激光发射器;所述第二平面聚光镜头左侧设置有反射镜,且反射镜下方设置有无灯丝灯泡,无灯丝灯泡正下方设置有工作平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激光端与受激光激发产生照明端的振动范围限制在第二平面聚光镜的表面积范围内,只要激光的光点落在第一平面聚光镜的表面积内,则激光的光点经凸透镜的聚焦作用,便能防止激光光点落在因震动而产生位移的范围外。

    配光元件、光源模组以及光源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7246590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431288.1

    申请日:2017-06-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1V5/045 F21Y211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光元件、光源模组以及光源组件,该配光元件包光出射面、第一入射面和第二入射面,其中,第一入射面位于光学面的中部,第二入射面位于第一入射面的两侧,第一入射面与第二入射面分别包括多个紧密排布的锯齿,其中,第一入射面中的每一锯齿包括第一折射面和与第一折射面连接的连接面,连接面将其所在锯齿与相邻的锯齿进行连接,第二入射面中的每一锯齿包括第二折射面和与第二折射面连接的全反射面,经各锯齿的第二折射面折射后的光线,由全反射面进行全反射,第一折射面和第二折射面对光线的折射角度不同。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效地减少大角度光线的杂散光,并使配光元件的配光角度更加汇聚,提高了配光元件的光学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