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51726B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0680050368.2
申请日:2006-10-26
Applicant: 先进烃绘制公司
Inventor: 帕维尔·巴尔苏考夫 , 埃杜尔德·B.·费恩伯格 , 班申·Sh.·辛格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3/083 , G01V2003/084 , G01V2003/085 , G01V2003/086 , Y02A90/344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用于为了勘探和检测地下烃储集层的目的的基于TM模式的海洋电磁勘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浸没的、基本上垂直的发射器天线中的电磁场源(1113)产生并注入具有清晰终端的电流脉冲(81、82)。在当关闭电磁场源(1113)的发射器天线(1108)中的电流时的时间间隔期间,通过具备浸没于水中的基本上垂直接收器天线(1111)的至少一个接收器(1109)来测量这些脉冲(81、82)所产生的电磁场。电磁场源(1113)与至少一个接收器(1109)之间的距离比目标物体的深度小。还描述了一种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932827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156513.5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40/90 , G01V3/083 , G01V2003/085 , H02J7/3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海洋可控源时频电磁数据采集系统和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偶极电流源和线缆;其中,偶极电流源,用于在待测海域激发产生可控源时频电场数据和可控源时频磁场数据;线缆上设置有多个带有电极的电场传感器,同一线缆上的相邻的两个电场传感器用于采集沿线缆方向的可控源时频电场数据;在相邻的两个电场传感器之间设置有:三分量磁场传感器和三分量姿态传感器,分别用于采集可控源时频磁场数据和姿态数据;线缆上设置有发电层,用于提供电源。由于该系统使用发电层对线缆上的电子器件进行供电,避免了由于使用大功率电源带来的干扰,解决了现有方法存在的供电麻烦、采集的海洋可控源时频电磁数据准确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353825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960963.5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V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3/083 , G01V2003/084 , G01V2003/0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金属管道探测系统,包括高压信号发生器、信号接收器和主控制器,高压信号发生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升压电路、负高压发生器、组合电容器和放电开关,升压电路的输入端接输入电压,放电开关的输出端经电缆与地下金属管道相连,升压电路、组合电容器和放电开关分别与主控制器相连,信号接收器包括若干探针、多路选择器和信号调理电路,所有探针插入地表,每个探针的输出端分别与多路选择器的某路输入端相连,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经信号调理电路与主控制器相连。通过高压信号发生器使地下形成电势场,信号接收器测量该电场等电位分布情况,得到金属管线位置。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电磁传播法可靠性较差、探测深度有限、精度低等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4330831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410649574.1
申请日:2014-11-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吕毅
IPC: G01V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66 , G01V3/02 , G01V2003/0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极化电极(Non‑Polarized Electrode),该不极化电极采用电子物理学的方法原理,以金属材料为导电电极,电极的表面涂覆导电微粒覆盖层,导电微粒覆盖层在与被测量物体接触后及会产生极化电位,存在于覆盖层内的导电微粒以相互接触的导电方式产生放电作用,使得金属电极与被测量物体之间产生的极化电位被放电效应消除,达到金属电极保持不极化特性。该不极化电极由导线、金属电极、导电微粒涂覆层、工程塑料外壳组成。本发明公开的这种不极化电极制作简单,重量轻,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化学反应,并且不会对大地土壤与环境造成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6556872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710005581.1
申请日:2017-01-04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3/083 , G01V3/10 , G01V2003/085
Abstract: 一种矿用瞬变电磁仪接收电路,包括接收线圈(1)、可编程增益放大器(2)、数模转换器(3)和微处理器(4);接收线圈(1)输出的模拟信号先经过可编程增益放大器(2)放大处理后再进入数模转换器(3),经数模转换器(3)转化成数字信号后再传输给微处理器(4)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可编程增益放大器(2)放大倍数由微处理器(4)根据设定序列控制。本发明能够明显提高接收信号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891892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407169.8
申请日:2016-06-12
Applicant: 何继善
Inventor: 何继善
IPC: G01V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3/083 , G01V2003/084 , G01V2003/0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区测量电流源频率域磁场垂直分量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发送电源、电流发送机、与电流发送机相连的供电电极、至少一台电磁接收设备以及与电磁接收设备连接的磁棒,电流发送机为单频或2n序列伪随机多频电流发送机;发送电源布置在指定区域,与电流发送机连接,以供电流发送机产生并发送含有一个或多个主频率成分的电流,并通过供电电极送入地下;电磁接收设备布置在与发送电源相距指定收发距的目标区域,电磁接收设备通过与之连接的磁棒接收大地产生的含有地下物质电性分布信息的一个或多个频率的垂直方向的磁场响应,得到当前测试位置的不同频率的磁场垂直分量,实现地下电性分布的全区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330831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649574.1
申请日:2014-11-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吕毅
IPC: G01V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66 , G01V3/02 , G01V2003/0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极化电极(Non-Polarized Electrode),该不极化电极采用电子物理学的方法原理,以金属材料为导电电极,电极的表面涂覆导电微粒覆盖层,导电微粒覆盖层在与被测量物体接触后及会产生极化电位,存在于覆盖层内的导电微粒以相互接触的导电方式产生放电作用,使得金属电极与被测量物体之间产生的极化电位被放电效应消除,达到金属电极保持不极化特性。该不极化电极由导线、金属电极、导电微粒涂覆层、工程塑料外壳组成。本发明公开的这种不极化电极制作简单,重量轻,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化学反应,并且不会对大地土壤与环境造成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1842720A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0880114861.5
申请日:2008-09-04
Applicant: PGS地球物理公司
IPC: G01V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3/12 , G01R33/0327 , G01V3/083 , G01V2003/085
Abstract: 电磁勘探传感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设置在间隔位置的电极。电光转换器电耦合于至少两个电极。转换器配置成响应于传递横过至少两个电极的电压改变来自源的光的性质。该装置包括光耦合于电光转换器的输出的光学纤维,该光学纤维与探测器光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01351726A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680050368.2
申请日:2006-10-26
Applicant: 先进烃绘制公司
Inventor: 帕维尔·巴尔苏考夫 , 埃杜尔德·B.·费恩伯格 , 班申·Sh.·辛格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3/083 , G01V2003/084 , G01V2003/085 , G01V2003/086 , Y02A90/344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用于为了勘探和检测地下烃储集层的目的的基于TM模式的海洋电磁勘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浸没的、基本上垂直的发射器天线中的电磁场源(1113)产生并注入具有清晰终端的电流脉冲(81、82)。在当关闭电磁场源(1113)的发射器天线(1108)中的电流时的时间间隔期间,通过具备浸没于水中的基本上垂直接收器天线(1111)的至少一个接收器(1109)来测量这些脉冲(81、82)所产生的电磁场。电磁场源(1113)与至少一个接收器(1109)之间的距离比目标物体的深度小。还描述了一种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204166145U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20683773.X
申请日:2014-11-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吕毅
IPC: G01V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66 , G01V3/02 , G01V2003/08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极化电极(Non-Polarized Electrode),该不极化电极采用电子物理学的方法原理,以金属材料为导电电极,电极的表面涂覆导电微粒覆盖层,导电微粒覆盖层在与被测量物体接触后及会产生极化电位,存在于覆盖层内的导电微粒以相互接触的导电方式产生放电作用,使得金属电极与被测量物体之间产生的极化电位被放电效应消除,达到金属电极保持不极化特性。该不极化电极由导线、金属电极、导电微粒涂覆层、工程塑料外壳组成。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这种不极化电极制作简单,重量轻,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化学反应,并且不会对大地土壤与环境造成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