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3804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465761.9

    申请日:2018-12-03

    Inventor: 贾永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88 G09F9/301 H01L51/52 H01L51/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其中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非显示区及连接显示区和非显示区的弯折容许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容许区设有相互间格的多个液态导电线路,任一所述液态导电线路包括设于所述弯折容许区内的线路流道及连接线路流道两端的一金属线部,所述线路流道上设有封装层以储存液态导电材料,其中所述液态导电材料封闭于所述线路流道内。藉此,液态导电线路能够大幅提高弯折容许区的良品率,消除现行弯折容许区弯折过程易断线的问题。

    有机发光二极管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112434B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580071153.8

    申请日:2015-1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通过从内部光提取层传递而形成的优化褶皱结构来显著地提高光提取效率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从而能够有优异的发光效率。为此,本发明中提供的是有机发光二极管,该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基底;内部光提取层,形成在第一基底上;第一电极,形成在内部光提取层上;有机发光层,形成在第一电极上;第二电极,形成在有机发光层上,其中,褶皱形成在内部光提取层的表面上,其中,褶皱顺序地传递到第一电极、有机发光层和第二电极上,其中,第二电极的表面包括褶皱结构,其中,褶皱结构包括多个凸部和形成在相邻的凸部之间的多个凹部,其中,关于相邻的凸部之间的间距与凹部的深度的深度/宽度比为0.1至7。

    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6713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82104.6

    申请日:2018-06-07

    Inventor: 连建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 H01L51/52 H01L5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所述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外层依次为ITO层、PSS层、Poly‑TPD层、QDs层、Alq3层、Al层,所述ITO的一侧设有光面,所述光面上设有电机与各功能层且粗面向外,所述ITO的另一侧设有规则凹凸结构的玻璃,所述发光二极管制备材料按重量份包括:Al5‑10份、Alq33‑5份、QDS5‑10份、poly‑TPD4‑7份、PSS3‑10份、ITO3‑5份、去离子水10‑20份、丙酮15‑20份、异丙醇15‑20份、氯苯4‑7份、CdSe‑ZnO3‑5份、ZnO2‑5份、甲苯1‑3份、乙醇15‑20份。本发明使得发光二极管膜层破损率减少了13%,黑斑生成率减少了10%,避免了粗化表面在内使得膜层易出现缺陷而出现黑斑的问题,同时又发挥了粗化表面,起到了提高光输出效率的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