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顶盖
    1.
    发明公开
    动力电池顶盖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09686876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028921.1

    申请日:2019-0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473 H01M2/08 H01M2/30 H01M2/3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动力电池顶盖,包括顶盖片、极柱、下绝缘件、电阻构件、绝缘构件、密封圈和固定环套;所述顶盖片包括第两个极柱穿孔、注液孔并装配有防爆阀结构,所述下绝缘件装配在所述顶盖片下方,所述极柱分别穿过两个极柱穿孔,并与所述顶盖片保持隔离,所述电阻构件套设于一个所述极柱上,所述绝缘构件套设于另一个所述极柱上,所述弹性密封圈套设于所述极柱底部,所述固定环套固定在极柱上,所述电阻构件、绝缘构件的厚度小于5mm,固定环套的厚度小于10mm,远低于现有技术中的压块厚度,降低了电池的高度,减轻了重量,增大了模组成组的利用空间,也提高了能量密度,其次利用固定环套过盈固定,再通过焊接或铆接固定,加强了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一种高镍锂电池安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732130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030436.5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祖小矮

    Inventor: 祖小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4 H01M2/342 H01M10/0525 H01M10/42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镍锂电池安全装置,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连接件、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第一、第二连接组件和第一、第二铜片;第一连接组件包括抵接的第一导电簧片和第二导电簧片;第二连接组件包括抵接的第三导电簧片和第四导电簧片;还包括第一绝缘片、第二绝缘片,第一拉线、第二拉线;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分别通过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端连接;第一绝缘片和第一夹板上端分别位于第一连接组件两侧,第一拉线穿过第一导电簧片和第二导电簧片之间;第二绝缘片和第二夹板上端分别位于第二连接组件两侧,第二拉线穿过第三导电簧片和第四导电簧片之间。

    一种防止电池正负极水凝结导致短路的电池模组

    公开(公告)号:CN107507953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739862.X

    申请日:2017-08-25

    Inventor: 朱琦 陈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8 H01M2/342 H01M220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电池正负极水凝结导致短路的电池模组,其包括:电池模组、正极电路连接带以及负极电路连接带,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电池,每一节电池设有相反设置的正极和负极,所述正极电路连接带和负极电路连接带分别连接于电池模组的正极和负极,其中所述防止电池正负极水凝结导致短路的电池模组还包括连接在正极电路连接带和负极电路连接带之间的湿度报警器,所述湿度报警器用于当进入电池模组的水量超过安全标准,进行自动报警。可有效防止电池受外界湿水汽及液态水的进入从而导致的短路;这种装置主要提供两大功能,一吸收进入电池系统的气态或液态水,二当进入电池系统的水量超过安全标准,进行自动报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自动组装支架

    公开(公告)号:CN106784484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13197.6

    申请日:2017-0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16 H01M2/342 H01M2/36 H01M220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自动组装支架,包括左框、中间框、右框和横框,所述支架整体为“E”型结构,所述中间框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子框。其优点在于: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使用机械设备通过凸起和凹槽连接在一起,形成“日”型结构,提供电池注液通道,并防止正负极极耳接触短路;自动组装支架的使用能有效减少生产过程中人工的参与,减少水分对电池的影响,提高电池电化学性能;同时设备的运用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一种软包装锂电池模块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058115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675484.9

    申请日:2016-08-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包装锂电池模块结构,其包括上、下壳体,上、下壳体均采用优质碳素钢板制成,上、下壳体连接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容纳空间;电芯,其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其正负极耳位于所述开口处;支撑件,其覆盖在所述开口处;连接排,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处,用于连接所述正负极耳。本发明提供一种软包装锂电池模块结构,其电芯由两个单体电池并联层叠而成,且与上下壳体紧密贴合,导热性能良好;其上下壳体均采用优质碳素钢板冲压而成,不仅比塑料外壳的散热性好,而且结构强度较高;其支撑件上设置有极性标识,且支撑件与电芯的配合处设置有防呆结构,可防止正负极装反。

    铅酸蓄电池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025166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52223.8

    申请日:2016-0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包括蓄电池本体及其外周的蓄电池外壳,蓄电池外壳内的上部设有密封隔板,蓄电池外壳的内腔由密封隔板分隔为两个分别独立且密封的电池腔和模块腔,蓄电池本体位于电池腔内,与蓄电池本体相连接的蓄电池正极以及蓄电池负极伸出电池腔位于模块腔内,蓄电池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外接线正极以及外接线负极,蓄电池正极与外接线正极通过导线连接,外接线负极与蓄电池负极通过导线连接,模块腔内设置有用于检测蓄电池正极与/或蓄电池负极温度的温度探头,两根导线中的至少一根上设置有继电器,模块腔内还设置有控制器,温度探头以及继电器分别于控制器相连接,能够有效防止短路现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