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2484497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180003321.1
申请日:2011-01-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243 , H01P1/20 , H01P1/20345 , H03H7/09 , H03H7/1775 , H03H7/38 , H03H7/40 , H03H7/468
Abstract: 稳频电路(25)包括四个线圈状导体(L1~L4),第一线圈状导体(L1)与第二线圈状导体(L2)串联连接而构成第一串联电路,第三线圈状导体(L3)和第四线圈状导体(L4)串联连接而构成第二串联电路,第一串联电路连接在天线端口与供电端口之间,第二串联电路连接在天线端口与接地之间。卷绕第一线圈状导体(L1)和第二线圈状导体(L2)来构成第一闭合磁路(磁通FP12所示的环路),卷绕第三线圈状导体(L3)和第四线圈状导体(L4)来构成第二闭合磁路(磁通FP34所示的环路)。
-
公开(公告)号:CN102484497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80003321.1
申请日:2011-01-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243 , H01P1/20 , H01P1/20345 , H03H7/09 , H03H7/1775 , H03H7/38 , H03H7/40 , H03H7/468
Abstract: 稳频电路(25)包括四个线圈状导体(L1~L4),第一线圈状导体(L1)与第二线圈状导体(L2)串联连接而构成第一串联电路,第三线圈状导体(L3)和第四线圈状导体(L4)串联连接而构成第二串联电路,第一串联电路连接在天线端口与供电端口之间,第二串联电路连接在天线端口与接地之间。卷绕第一线圈状导体(L1)和第二线圈状导体(L2)来构成第一闭合磁路(磁通FP12所示的环路),卷绕第三线圈状导体(L3)和第四线圈状导体(L4)来构成第二闭合磁路(磁通FP34所示的环路)。
-
公开(公告)号:CN107404301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710352046.3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3H7/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5/18 , H01F38/14 , H01L23/645 , H03F1/0261 , H03F1/56 , H03F3/195 , H03H7/09 , H03H7/24 , H03H7/46 , H03H7/468
Abstract: 提供了耦合装置、具有这种耦合装置的电路以及相应的方法,其涉及第一和第二信号,所述第一和第二信号从耦出电路部件耦合输出且分别地耦合至第一和第二电路部件。不同耦合机制的使用在该情况下实现了信号分离。尤其地,信号中的一个可耦合为差分信号,且另一个耦合为共模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05850038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480070895.4
申请日:2014-12-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nventor: 筏克弘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H9/70 , H01P1/213 , H01P1/38 , H01Q1/50 , H03H7/0161 , H03H7/03 , H03H7/38 , H03H7/465 , H03H7/468 , H03H9/568 , H03H9/605 , H03H9/6483 , H03H2210/025 , H03H2250/00 , H04B1/0057 , H04B1/006
Abstract: 分波装置(10)包括开关(SW1)、固定滤波电路(11)及可调滤波器(TF1)。开关(SW1)具有公共端子(Ps11)、独立端子(Ps12、Ps13)。固定滤波电路(11)与独立端子(Ps12)相连接,通频带被固定。可调滤波器(TF1)与独立端子(Ps13)相连接,通频带为可调。固定滤波电路(11)包含有通频带不同的滤波器(FIL1、FIL2)。滤波器(FIL1、FIL2)的通频带对应于载波聚合所使用的频段。
-
公开(公告)号:CN105552490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760195.4
申请日:2011-01-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H01P1/203 , H01Q1/24 , H03H7/01 , H03H7/09 , H03H7/38 , H03H7/40 , H03H7/46 , H04B1/04 , H01Q5/371 , H01F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1/2135 , H01F19/04 , H01F2027/2809 , H01P1/20345 , H01Q1/243 , H01Q5/371 , Y10T29/4902 , H03H7/09 , H03H7/1775 , H03H7/38 , H03H7/40 , H03H7/468 , H04B1/0458
Abstract: 高耦合度变压器(35)连接于例如天线元件(11)与供电电路(30)之间。高耦合度变压器(35)具备连接在供电电路(30)的第1电感元件(L1)、及耦合在第1电感元件(L1)的第2电感元件(L2),且第1电感元件(L1)的第1端连接在供电电路(30),第2端连接在天线元件(11),第2电感元件(L2)的第1端连接在天线元件(11),第2端接地。
-
公开(公告)号:CN102474005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180003206.4
申请日:2011-01-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nventor: 加藤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243 , H01P1/20345 , H01Q5/371 , H03H7/09 , H03H7/1775 , H03H7/38 , H03H7/40 , H03H7/468 , H04B1/045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不受发射元件或壳体的形状、接近元器件的配置状况等的影响而使高频信号的频率特性稳定的稳频电路、稳频器件、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设备、以及插入损耗较小的阻抗变换元件。天线装置包括第一及第二放射元件(11、21)、与该发射元件(11、21)分别连接的供电电路(30)、以及设置在供电电路(30)与第一发射元件(11)之间的稳频电路(35)。稳频电路(35)包括与供电电路(30)相连接的一次侧串联电路(36)、以及通过电场或磁场与该一次侧串联电路(36)耦合的二次侧串联电路(37)。第一及第二电感元件(L1、L2)串联连接,第三及第四电感元件(L3、L4)串联连接。第一和第三电感元件(L1、L3)相互耦合,第二和第四电感元件(L2、L4)相互耦合。
-
公开(公告)号:CN106464223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80030328.0
申请日:2015-05-2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H7/38 , H03H7/0115 , H03H7/1758 , H03H7/1766 , H03H7/468 , H03H2007/013 , H03H2007/386 , H04M1/026
Abstract: 一种宽带谐波陷波器包括呈并联LC电路(511、512)形式的第一谐振回路(510)和呈串联LC电路(521、522)形式的第二谐振回路(520)。所述LC电路连接到共用输入端(501),所述并联LC电路(511、512)的输出端连接至负载(502)并经由分路电容器(530)接地,并且所述串联LC电路(521、522)的输出端接地。通过所连接的电容器在输入端处的宽带功率放大器和在输出端处的天线(903)。(530)实现阻抗匹配。装置可以连接到晶体管,如
-
公开(公告)号:CN104953242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341037.5
申请日:2011-01-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nventor: 加藤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243 , H01P1/20345 , H01Q5/371 , H03H7/09 , H03H7/1775 , H03H7/38 , H03H7/40 , H03H7/468 , H04B1/045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不受发射元件或壳体的形状、接近元器件的配置状况等的影响而使高频信号的频率特性稳定的稳频电路、稳频器件、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设备、以及插入损耗较小的阻抗变换元件。天线装置包括第一及第二放射元件(11、21)、与该发射元件(11、21)分别连接的供电电路(30)、以及设置在供电电路(30)与第一发射元件(11)之间的稳频电路(35)。稳频电路(35)包括与供电电路(30)相连接的一次侧串联电路(36)、以及通过电场或磁场与该一次侧串联电路(36)耦合的二次侧串联电路(37)。第一及第二电感元件(L1、L2)串联连接,第三及第四电感元件(L3、L4)串联连接。第一和第三电感元件(L1、L3)相互耦合,第二和第四电感元件(L2、L4)相互耦合。
-
公开(公告)号:CN104617368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60558.3
申请日:2015-02-05
Applicant: 络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冠緯
IPC: H01P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H7/468 , H01F38/14 , H01P5/187 , H04B5/0075
Abstract: 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主要包括一第一传输线、一第二传输线及至少一电感,其中第一传输线与第二传输线相邻,且第二传输线连接电感。当射频信号通过第一传输线时,第二传输线将会耦合第一传输线内的射频信号,并产生耦合信号。在本发明中通过电感连接第二传输线,将可改善宽带定向耦合器操作在高频带时的耦合量及馈入损失,使得宽带定向耦合器可符合相关的规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