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37908B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480020771.5
申请日:2014-04-10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36/32 , H04W8/14 , H04W36/0061 , H04W36/30 , H04W40/02 , H04W40/20 , H04W40/246 , H04W48/16 , H04W64/003 , H04W84/12 , H04W88/02 , Y02D70/00 , Y02D70/142 , Y02D70/164 , Y02D70/30 , Y02D70/38
Abstract: 实施例提供了基于位置的网络发现和连接建立,其利用用户设备(UE)的位置/定位技术并解决了盲搜索方法中的上述问题。基于位置的网络发现和连接建立的方案使用UE位置信息和网络接入MAP来加快网络发现的速度,且UE无需进行持续搜索和测量。该方案还减少了搜索空间。为UE提供了无线网络接入图(MAP)。UE使用MAP信息和UE当前的位置信息来减少搜索空间并加快了网络发现和与网络建立无线连接的速度。网络运营商可以用该网络接入MAP来控制网络接入并管理网络负载分布。可以为每个UE定制网络接入MAP。
-
公开(公告)号:CN108337685B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810076862.0
申请日:2018-01-26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方法涉及高性能计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分簇DGM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方法;方法包括按照空间相关性对多传感器数据进行动态分簇;对数据序列群中的异常点检测和补齐;借助灰理论中的离散区间灰数概念对传感器节点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描述;采用离散灰数DGM预测模型对数据序列的发展趋势进行建模预测;实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本方法能有效地对异常点进行检测和补齐,提升数据的可靠性;利用数据之间的空间关联性进行预测数据的修正,有效地提升数据预测的准确性;减少了簇头节点和汇聚节点之间的数据发送量;有效减少传感器节点的传输距离;降低传感器节点的传输能耗;减少了汇聚节点的对接点数,缓解了网络拥塞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848241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610164800.6
申请日:2016-03-21
Applicant: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自组织网的分簇方法及系统,首先进行节点分组,同一组内节点满足预设移动性条件,确保组内节点有相似的移动性,以提高分簇的稳定性,再计算节点的剩余能量参数值、节点的节点度以及节点的移动性参数值,计算节点的稳定性因子,将各组内最大稳定性因子对应的节点分别作为簇头,将各组内非簇头节点加入对应簇头所在簇,遍历移动自组织网中节点,将未入簇的非簇头节点单独成簇,实现网络节点分簇。由于计算稳定因子时考虑节点移动性参数值的同时考虑了剩余能量以及节点度,根据节点稳定性因子选择的簇头是在考虑了节点移动性、剩余能量以及节点度情况下的最优节点,获得簇头后,进行非簇头节点分簇,从而可提高网络分簇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307472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610668261.X
申请日:2016-08-12
Applicant: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40/20 , Y02D70/00 , Y02D70/20 , Y02D70/38 , Y02D70/39 , H04W40/22 , H04W8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备直通系统的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UE接收PC5接口配置信息,其中,该PC5接口配置信息用于配置UE支持设备到设备D2D通信功能;所述UE依据所述PC5接口配置信息进行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101334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510530560.2
申请日:2015-08-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nventor: 杜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WBAN共存网络中基于加权组簇的低能耗协同组网方法,它应用于多WBAN共存场景,主要解决可穿戴设备使用WiFi通信引起的高能耗问题。该方法基于WiFi与蓝牙相结合的基础上,引入加权组簇策略,寻找剩余能量较高、移动速度较低、距离基站较近的终端作为簇头,簇头使用蓝牙与相邻用户的设备通信,收集数据并使用WiFi与AP进行通信。在保证用户通信质量的前提下,减少设备WiFi接口不必要的能量开销,提高网络能量利用效率,延长可穿戴设备使用时间,使整个网络的具有更长的稳定通信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4735721B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310724064.1
申请日:2013-1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多跳无线网络中基于压缩感知技术传输图像信号的方法,包括步骤:第一步,编码器利用压缩感知方式将原信号打包成若干个信息量相当、重要性相同的描述包;第二步,计算每条传输链路的传输效益;第三步,根据传输链路的传输效益确定需要建立的链路连接;第四步,按调度方案建立传输链路并开始传输描述包。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图像信号传输中的编码解码和路由调度问题,并具有很强的可实现性,能被广泛地运用到现在的无线网络传输中,进而提高网络传输能力,有效改善图像信号传输实时性和传输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454648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453954.1
申请日:2017-06-15
Applicant: 中富通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立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10 , Y02D70/20 , Y02D70/30 , Y02D70/38 , H04W40/02 , H04W40/20 , H04W8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单向逼近的单域自组网路由实时发现算法设计,实现的原理是:通过在单域内建立带位置经纬度信息的全节点信息表,以及各节点间点到点的有效路径表,按需分发到各参与组网节点,在实际通信时,数据发送/转发端将根据源和目标的实际方向、距离、实时、动态地选择一条路由,单向最陡直逼近目标点,直至送达目标(本次通信成功)或超出单向传输域(本次通信不成功)。该算法都是双目简单运算,对系统开销不大,并且因为抛弃了传统路由算法中各中间节点的最短路径生成、路由表的动态维护、更新以及更新时机问题,使得路由生成效率大大提高以及各节点间因路由更新机制所造成的信道拥堵问题理论上基本消除。
-
公开(公告)号:CN107277757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631662.2
申请日:2017-07-28
Applicant: 江西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候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森林凋落物分解气候因素监测控制系统,包括:无线传感器单元,用于采集气候参数;局域网单元,与无线传感器单元无线连接,用于接收无线传感器单元的气候参数,并进行转发;互联网,与局域网单元有线连接,用于接收局域网单元转发的气候参数;云端服务器,与互联网连接,用于存储并处理互联网发送的气候参数;移动终端,与云端服务器无线/移动网络连接,用于显示云端服务器处理的气候参数。本发明实时地查看各区域内的各监测点的数据,从而为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的分解过程及机理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具有成本低、测量精准、维护便捷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093183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410342179.9
申请日:2014-07-18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最优分簇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非均匀分簇方法,其特点是,包括:最优分簇数计算法和非均匀分簇法,第一,根据具体情况对数据压缩比系数进行调节,并使汇聚节点的位置可以任意放置;第二,引进簇头到汇聚节点的期望值,以及节点度因素,实现簇半径自适应调整,使距离汇聚节点近的簇头簇半径减小,节约出能量用于数据汇聚转发,而远离汇聚节点的簇头簇半径增大,覆盖更多普通节点,实现均衡能耗。能够准确确定簇头节点的优化数目,实现簇头节点的均匀分布和非均匀分簇,有效降低节点的能量消耗,延长网络生命周期,具有方法科学合理,适用性强,可广泛适用于各种无线传感器网络。
-
公开(公告)号:CN106507312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261584.3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38 , H04W12/02 , H04W4/023 , H04W4/025 , H04W24/06 , H04W40/20 , H04W4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路网环境下个性化位置隐私保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初始化路段的位置语义影响力向量;2、封装查询信息Q并将其发送给匿名服务器;3、将路段e加入匿名集S;并标记当前路段eNow=e;4、获取eNow的所有邻接路段,并设定所有邻接路段的距离的eNow的路段距离加1;并将所有邻接路段加入候选集H;5、匿名服务器调用距离调整模块,对H中所有路段进行路段距离调整;6、使用所述公式计算H中各路段的敏感度,并选择敏感度最低的路段et加入S,设定eNow=et;7、匿名服务器调用匿名集敏感度计算模块,计算S是否满足用户要求。具有抗攻击能力强、更安全、考虑的情况更符合实际情况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