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07256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210327744.5
申请日:2012-09-06
Applicant: 通快机床两合公司
Inventor: T·梅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5/28 , Y10T74/18808 , Y10T74/19623
Abstract: 一种用于齿隙调整的机构与直线致动器。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齿隙调整的装置,其包括保持元件以及承载元件,在保持元件上安装齿轮,在承载元件上安装齿条或附加的齿轮,在承载元件上或在保持元件上借助于紧固装置设置至少一个齿隙调整装置,紧固装置能够移动到未加载的状态中,以便调整第一齿轮与齿条之间或齿轮与附加的齿轮之间沿径向的间隙,并且在调整间隙之后,紧固装置能够移动到加载的状态中,以便固定调整后的间隙,并且紧固装置包括夹持套,夹持套容纳立柱引导部,立柱引导部直接地或间接地连接至齿轮、齿条或附加的齿轮,在夹持条处于未加载的状态中时,立柱引导部在夹持套内能够轴向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3454895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310218449.0
申请日:2013-06-04
Applicant: 奥米加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5/18 , F16H55/16 , G04B13/025 , G04B13/027 , G04B35/00 , Y10T74/196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时计齿轮(10),包括具有游隙补偿的多个齿(2),每个齿均包括从卡夹足部(31)伸出的卡夹件(3)和对着卡夹件(3)从条足部(41)伸出的弹性条(4),所述弹性条(4)通过腹部切口(5)与所述卡夹件分开,所述弹性条的内弧面轮廓(43)在与所述卡夹件(3)相对的一侧界定了背部切口(6),所述条足部(41)由所述腹部切口(5)的内端(51)和所述背部切口(6)的内端(61)朝向所述齿轮(10)的枢转轴线(D)界定。所述内端(61)位于比所述内端(51)更接近所述轴线(D)的位置处,并在所述轴线(D)一侧在所述卡夹足部(31)的下方或所述腹部切口(5)的内部延伸部分(52)的下方朝所述枢转轴线(D)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5042034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217347.6
申请日:2015-04-30
Applicant: 麦格纳动力系有限两合公司
Inventor: 克劳斯·施诺尔策
IPC: F16H5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5/18 , Y10T74/196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无间隙传动级(100)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通过将两个齿圈部(21、22)相对于彼此固定在与期望的角位移(V)对应的位置来设定齿轮(01)的期望的角位移(V);使安装成能够绕所述旋转轴线(03)旋转的齿轮(01)和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的、也设置有齿且与齿轮(01)在传动级(100)中啮合的轮(10)通过在法向于旋转轴线(03)的设定方向(05)上相对于彼此的运动而彼此靠近直至如下相对位置,在该相对位置,所述轮(10)的齿和齿轮(01)的齿无间隙地接合;至少沿设定方向固定轮(10)与齿轮(01)的相对位置,以及取消对齿轮(01)的两个齿圈部(21、22)的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04428189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80037281.1
申请日:2013-07-12
Applicant: 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3/123 , F16H19/04 , F16H55/28 , F16H55/283 , F16H57/12 , F16H2055/281 , F16H2057/127 , Y10T74/19623 , F16H55/28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将齿条(12)压靠在转向传动组件(16)的齿轮(14)上的装置(10),其包括:壳体(18);在所述壳体(18)中沿着轴线(A)被可滑动地引导的支撑轭(20);沿轴向方向固定至所述壳体(18)的支承件(22);第一弹性件(24),其提供作用在所述支撑轭(20)和所述支承件(22)上的轴向载荷(FA)以将所述支撑轭(20)推靠在所述齿条(12)上;磨损补偿抵靠部件(26),其与所述支承件(22)共同作用,以便使绕所述轴线(A)的相对转动产生所述抵靠部件(26)的相对于所述支承件(22)的轴向位移;和独立的第二弹性件(28),其提供沿周向方向(30)作用在所述抵靠部件(26)上的载荷(Fc)以将所述抵靠部件(26)推靠在所述支撑轭(20)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321239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380019225.5
申请日:2013-04-05
Applicant: ZF操作系统有限公司
IPC: B62D5/04 , F16H57/0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3/02 , B62D3/04 , B62D5/0409 , B62D5/0454 , F16C2380/27 , F16H19/02 , F16H55/24 , F16H57/039 , F16H57/12 , F16H2057/0213 , F16H2057/0222 , F16H2057/127 , Y10T74/188 , Y10T74/19623 , Y10T74/19828
Abstract: 一种转向机构,包括齿轮(2)、与该齿轮啮合的小齿轮(3)和包含小齿轮(3)的小齿轮轴,该小齿轮轴绕一横向于小齿轮轴的纵轴线(16)的偏转轴(6)可偏转地支承;其特征在于,偏转轴(6)到齿轮(2)和小齿轮的齿啮合部位(15)的径向间距小于小齿轮(3)的芯半径。
-
公开(公告)号:CN104235313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250670.9
申请日:2014-06-06
Applicant: 欧德克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12 , F16H2057/125 , Y10T74/19623 , F16H55/18 , F16F1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对齿隙进行调节的齿隙调节方法及根据该调节方法而构成的齿轮机构。惰轮(18)相对于第一齿轮(73)及第二齿轮(17)而隔着薄膜(60)而被压紧至啮合位置。之后,通过抽出薄膜(60),从而在第一齿轮(73)、第二齿轮(17)与惰轮(18)之间,形成有与薄膜(60)的厚度相对应的适当的齿隙。齿轮机构具备移动停止部(20),所述移动停止部(20)能够使惰轮(18)朝向啮合位置而在径向上进行移动并停止。
-
公开(公告)号:CN103988000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280057496.5
申请日:2012-09-07
Applicant: 米巴辛特奥地利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H5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5/14 , F16H55/18 , F16H2055/185 , Y10T74/196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轮毂(1)和齿圈(2)的用于无间隙直齿轮级的齿轮,该齿圈(2)沿轴线法向的分界面分为两个部分齿圈,即分为固定在轮毂上的齿圈部分(3)和相对于该齿圈部分(3)以可同轴旋转的方式支承的齿圈环(4),该齿圈环(4)形成在周向方向上部分地包围轮毂(1)的弹簧(6),该弹簧(6)以其根部(11)与齿圈环(4)一体地连接且以其朝轮毂(1)突伸出的自由端(7)支撑在轮毂(1)的止动部(8)上。为确保有利的弹簧载荷,建议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在轮毂(1)上的齿圈环(4)形成至少三个相对于齿圈轴线旋转对称地布置的弹簧(6),并且,轮毂(1)的同样旋转对称地布置的止动部(8)具有在周向方向上相对于对应弹簧(6)的根部(11)径向向外升高的用于弹簧(6)的自由端(7)的引入面(10)。
-
公开(公告)号:CN102069504B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0910310252.3
申请日:2009-11-23
Applicant: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龙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9/103 , F16H1/14 , F16H55/20 , Y10T74/19623
Abstract: 一种机器人臂部件,包括第一转轴、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以及驱动该第二转轴旋转的锥齿轮副。该锥齿轮副包括第一锥齿轮及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套设于该第二转轴,该第二转轴具有一自由端。该机器人臂部件还包括调节该第一锥齿轮沿第二转轴轴向位置的调节件,以及设于该自由端与第一锥齿轮之间的弹性件,该弹性件对第一锥齿轮朝远离第二锥齿轮方向弹性施压,该第一转轴开设一个轴孔,该第二转轴能够转动地设于该轴孔中,该轴孔远离该第二转轴的自由端的一端设有内螺纹,该调节件螺接于该内螺纹内,仅通过该调节件旋入或旋出该轴孔能够调节该第一锥齿轮与该第二锥齿轮之间的侧隙。上述机器人臂部件的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之间的侧隙可较为方便地进行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3513559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328938.1
申请日:2013-06-20
Applicant: 蒙特雷布勒盖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A·佐格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5/14 , F16H55/18 , G04B13/027 , G04B35/00 , Y10T74/19623 , Y10T74/1989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隙占据钟表轮(10),用于与第二齿圈(21)啮合,所述第二齿圈由具有给定宽度(24)并以第二恒定齿距(P2)连续地设置在对置活动元件的第二节圆直径(22)上的第二齿(23)组成。该侧隙占据轮(10)包括设置成与第二齿圈(21)啮合的第一齿圈(11),该第一齿圈位于第一节圆(12)上并包括一系列相同的齿对(2),所述齿对以第一恒定齿距(P1)连续地设置在第一节圆(12)上。每个齿对(2)包括位于径向轴线(3)两侧的第一柔性齿(4)和第二齿(5)。每个第二齿(5)是柔性齿,并且对于各齿对,在第一节圆(12)上测量的在连续的第一齿(4)和第二齿(5)之间的间距(91,92)不相等。
-
公开(公告)号:CN102285371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110131112.7
申请日:2011-05-20
Applicant: 万都株式会社
Inventor: 李昇珍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3/123 , F16H55/283 , Y10T74/19623 , Y10T74/19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齿条齿轮式转向装置的支撑轭自动间隙补偿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中空轭部汽缸、一支撑轭、一间隔组件及一轭部栓塞。该中空轭部汽缸一体形成有一齿条座,且该中空轭部汽缸位于形成在一齿条杆上的一齿条的相对侧。该支撑轭可滑动地插入该中空轭部汽缸内,并且在该支撑轭的一侧形成有一凹槽,以与该齿条杆的外表面相接触。该间隔组件安装在该中空轭部汽缸内并与该支撑轭的另一侧相接触。该装置能够自动补偿由于该齿条杆与该支撑轭的磨损而产生的间隙,甚至于当外部冲击被反向传递时,该装置能够消除在该支撑轭与该轭部栓塞之间产生的噪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