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鱼漂
    1.
    发明公开
    一种电子鱼漂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4765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336031.4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王政宇

    Inventor: 王政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鱼漂,其包括壳体和腔体,所述壳体包括漂身和漂尾,所述电子鱼漂还包括电源、顶灯和顶灯控制开关,所述顶灯控制开关通过导电线与所述电源和所述顶灯电连接,控制所述顶灯是否亮起;所述顶灯控制开关在所述漂尾向下时为所述顶灯接通电源,在所述漂尾向上时为所述顶灯断开电源;或者在所述电子鱼漂离开水时为所述顶灯接通电源,在所述漂尾接触水时为所述顶灯断开电源。本发明的电子鱼漂实现了钓鱼者钓鱼时所需的照明自动开启与关闭,简化了操作,增加了钓鱼乐趣。

    一种钓鱼用浮漂及其制备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3052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112958.X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陈科宇

    Inventor: 陈科宇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钓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钓鱼用浮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钓鱼用浮漂的组成包括以下原料:碳纳米管@碳纤维复合材料、太空豆、细金属针、空心圆柱状聚碳酸酯塑料管、金色漆、荧光漆、环氧底漆、聚氨酯清漆、鱼线。本发明采用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材料,具有优越的强度重量比、耐久性和灵敏度,特殊设计的凹槽和太空豆增强了水中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多层漆面处理和细金属针结构确保了漆面的均匀性和组件的稳固性,提高了浮漂的可视性和耐用性,使其适应不同环境,方便钓鱼者使用。

    一种自动调漂锁线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8964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89144.3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周行杰

    Inventor: 周行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调漂锁线器,其包括具有非封闭式中空腔的外壳本体;能自由上下滑动的安装于中空腔内且其内部具有上大下小的容纳腔的锁线件,其中容纳腔底端不封闭,且锁线件具有上升趋势;固定于中空腔内底部且上下贯穿于容纳腔内的解锁管;以及活动设置于容纳腔内的锁线球;另外,鱼线能从外壳本体顶部穿入,依次穿过锁线件、解锁管后穿出外壳本体底部;当锁线件在中空腔内向下滑动,解锁管顶部能够伸入容纳腔内将锁线球顶开;当锁线件在中空腔内向上滑动,解锁管退出容纳腔,鱼线通过配重铅坠重力传导向下的牵引力与锁线球产生摩擦,结合容纳腔上大下小的结构控制,完成锁线球对鱼线的压紧锁定。

    一种抗走水浮漂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1954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1268506.6

    申请日:2023-0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走水浮漂系统以及控制方法,包括视觉定位设备:采集智能浮漂图像并根据图像解析智能浮漂位置信息并根据位置信息给出控制信息控制智能浮漂;智能浮漂:包括漂身以及分别固定在漂身头尾的漂脚和漂尾;所述漂身中设有控制电路以及与控制电路连接的电池与驱动机构;所述控制电路能够接收控制信息并控制驱动机构驱动智能浮漂。本发明可以对抗流水,在水中实现定点,解决了在流水中无法使用浮漂的痛点。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控制流水浮漂稳定在流水中的任意位置实现精准“打窝”,或者以特定路线运动来吸引攻击性鱼类捕食。可以通过手机APP对智能浮漂内部驱动软件进行OTA升级实现性能优化与玩法升级。

    二次浮力鱼漂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54726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1910988145.X

    申请日:2019-10-17

    Inventor: 刘松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浮力鱼漂,包括漂尾本体(1),所述漂尾本体(1)包括上段(11)和下段(12),所述上段(11)采用比重小于1的材料或采用比重大于1的材料的中空结构,所述下段(12)下段材料比重大于或等于1。本发明提供的二次浮力鱼漂的漂尾本体的上段采用比重小于1的材料或采用比重大于1的材料的中空结构,该浮力结构将传统“承载式”鱼漂的钓目由漂身浮力支撑变为漂尾上段提供的额外浮力(二次浮力)支撑,随着鱼漂的沉浮,可轻松实现灵与顿的瞬间转换,有效地过滤虚假信号,又保持了鱼漂灵敏度。而漂尾本体的下段采用比重大或等于1的材料制作,当钓目在上段下缘1‑5目时,这支鱼漂仍然具有“承载式”鱼漂的所有特征。

    一种抗流水可调节垂钓鱼漂

    公开(公告)号:CN118104628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0178908.0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薛良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抗流水可调节垂钓鱼漂,涉及浮漂设备技术领域,所述集成风线锁组件的环形片状漂身与万向轴同心叠加固定,借助万向轴的中通管与拉簧顶端内壁粘连固定,同时借助拉簧底端内壁与滑动轴的外管外壁粘连固定,组成一个整体同心同轴并且垂直中通的机构,将顶端固定有醒目柱的漂竿插入上述机构的结构中心,借助太空豆的可滑动束缚的作用,将该垂直中通机构最底部的滑动轴单侧固定到漂竿之上,根据垂钓水域水流流速快慢,滑动太空豆调节垂直中通机构在漂竿上的固定位置。

    具有内部附接机构的指示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1577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80029135.3

    申请日:2022-03-07

    Abstract: 一种用于钓鱼的撞击指示器和撞击指示器工具组件。该撞击指示器包括两个半球体,这两个半球体可以形成围绕钓线的基本上球形的外部维度尺寸。这两个半球体可以摩擦装配在一起以防止在组装后钓线在这两个半球体之间移动或滑动。这两个半球体可以拆开以更换钓线,并且再次使用撞击指示器。该工具组件包括顶部插入件和底部插入件。顶部插入件和底部插入件围绕泡沫板压缩以形成两个半球体的球形的外部形状图形。

    磁力触发自动钓鱼器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232153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1710631606.9

    申请日:2017-07-28

    Inventor: 向磊

    Abstract: 一种磁力触发自动钓鱼器,包括鱼钩和连在鱼钩钩尾的鱼线,还包括触发机构和扩张机构,触发机构包括浮力球、上磁铁、下磁铁、触发杠杆、上弹簧圈和连接杆,浮力球为上磁铁提供浮在水中的浮力;扩张机构包括套在鱼线上的上筒体、套有压缩弹簧的导向筒和下筒体,下磁铁固定在上筒体顶部,上筒体、下筒体分别对应有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上筒体和下筒体通过非导磁材料制成的触发杠杆、上弹簧圈和连接杆一起来锁合,依序将上筒体、导向筒和下筒体组装在一起;沿鱼钩方向鱼线上依序固定浮力球、上磁铁、限位原件,下磁铁和上筒体均套在上磁铁和限位原件间鱼线上,下磁铁和上筒体的整体通过第一限位孔被限制并套在上磁铁和限位原件间鱼线上。

    一种复合浮漂拼接固定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5792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310002641.X

    申请日:2023-0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浮漂拼接固定装置,本发明涉及浮漂拼装设备技术领域。该复合浮漂拼接固定装置,包括加工台,加工台上端面横向等距安装有若干个定位机构,加工台上端面且位于定位机构之间通过耳座铰接有V形杆,V形杆前部端安装有涂胶机构,定位机构包括电动滑移座,加工台上端面滑动连接有电动滑移座,电动滑移座上端面通过支板固定连接有安装轴,电动滑移座上端面且位于板架正下方固定连接有放置台,板架下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部安装有夹持单元,本发明通过定位插板竖直下降插入到竖向通槽中带动板架逐渐变为竖直的状态,进而使得位于凹槽中的漂尾、漂身和漂脚三者处于同一直线上,从而提高了浮漂的拼接精度。

    一种自动钓鱼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4393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472966.6

    申请日:2022-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钓鱼装置,属于钓鱼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钓竿、钓线、卷线器、压力触发装置、饵料装置,网片捕鱼装置、配重块等构成一种钓鱼装置,网片捕鱼装置(带充气环的网片)的中间位置固定在离饵料装置一定长度的下方钓线上,充气环上有若干个充气阀,每个充气阀的阀门连接在网片捕鱼装置的上伞线上,上伞线另一端连接在压力触发装置上,在压力达到阈值时,在钓线分离时,会收紧上伞线,使阀门打开,充气环变柔软并被上拉与收紧,同时固定在充气环上的网片(在水中呈网兜状)被上拉与收拢,最终将鱼裹在网内或刺挂在网上而被捕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