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识别功能的智能伞

    公开(公告)号:CN108308810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1810102249.1

    申请日:2018-02-01

    Inventor: 李钊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识别功能的智能伞,包括伞杆和伞面,伞杆的上部设置有上巢,还包括套设在伞杆上可沿伞杆滑动的下巢,所述下巢在伞杆上的滑动以使伞骨打开或者收合;所述伞杆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卡位结构,所述第一卡位结构用于与下巢卡接或抵接;还包括设置于智能伞处的身份信息存储模块和身份识别装置,所述身份信息存储模块存储有与伞面对应的识别信息;所述伞面可拆卸设置于伞骨上,所述身份识别装置用于通过读取身份信息存储模块以识别当前伞面的识别信息。本发明的具备识别功能的智能伞通过其身份识别装置来识别身份信息存储模块中存储的伞面信息,从而识别伞面是否更换以及伞面当前的显示内容。

    一种雨伞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053343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811203837.0

    申请日:2018-10-16

    Applicant: 孙赪

    Inventor: 孙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伞,包括伞布(4)和伞帽(1),伞帽(1)内部设置有内螺纹,而中杆(2)的上端部设置有适配的外螺纹,且伞帽(1)上的内螺纹设置在靠近伞帽(1)上端部,内螺纹的下端设置有扩孔,扩孔内设置有可将收拢后的伞布(4)罩住的伞罩(3),所述伞罩(3)为布袋状结构,且封口端与扩孔的内上部固定连接,开口端设置有弹性绳。本装置通过将伞罩(3)设置在伞帽(1)与中杆(2)之间的间隙处,通过在伞帽(1)下端开设扩孔,并将伞罩(3)的封口端与伞帽(1)固定,开口但设置弹性绳锁口。实际使用时,可拧动伞帽(1)使其与伞布(4)分离抽出伞罩(3),即可将收拢后的伞布(4)完全覆盖即可。

    一种竖直放置的雨伞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360911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610796386.0

    申请日:2016-08-31

    Inventor: 刘基山 王榆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竖直放置的雨伞,包括伞头,伞本体;伞头呈空心柱状体,伞头包括处于尖端的伞头头部和与伞本体连接的伞头尾部;伞头包括与伞头头部相枢接在一起可进行上下翻转的支撑柱,支撑柱与伞头头部的枢接处设有使支撑柱向下翻转的扭簧,支撑柱沿伞头头部的径向向外延伸,支撑柱数量为三个以上;伞头表面形成有与支撑柱相匹配的凹槽,凹槽顶部设有向下凸起阻止支撑柱弹出的凸块;伞头空心处设有传动杆,传动杆顶部设有弹性部件,传动杆顶部通过水平方向的横杆与凸块相连,传动杆底部连接有按钮,按钮凸出于伞头头部。在没有伞架的时候,可以将伞头轻敲地面,通过按钮的挤压,使支撑柱向外弹开,支撑地面,操作简单。

    一种可自动烘干的雨伞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92421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610646370.1

    申请日:2016-08-09

    Inventor: 陈晨

    Abstract: 一种可自动烘干的雨伞,包括伞布,伞骨,伞柄,中棒,所述中棒上端设置伞帽,伞布固定在伞骨上,中棒底端设置伞柄;所述伞柄上设置开关和充电口,伞柄内部设置电池和控制器;所述伞骨均匀分布在伞布内表面,伞骨与中盘连接,中盘套在中棒上;伞布内侧均匀贴上发热片;所述发热片,开关,电池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控制发热片处于恒温加热状态,既可避免温度过高发生危险,又可将湿雨伞快速烘干,避免占用过道等地方,或者将湿雨伞收起来导致雨伞的发霉生锈等的损坏。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各个年龄层次的人都会使用。

    带萼片的套插式简约型人身保安伞珠

    公开(公告)号:CN105639913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1032934.4

    申请日:2015-12-26

    Applicant: 朱明龙

    Inventor: 朱明龙

    Abstract: 一种带萼片的套插式简约型人身保安伞珠,由一只带萼片的特异软质空心球体和一只卵壳形构体套插成的组合珠体和一支改性伞骨组成,改性伞骨的头端套插于组合珠体的下部。当人体接触到组合珠体的顶端时,组合珠体能因势变成具有双层抵挡面的防护体,可确保人身安全,又能增进伞体美观,且造价低,适于普及推广应用。

    一种伞帽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37149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310318751.3

    申请日:2013-07-26

    Applicant: 马子栋

    Inventor: 马子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5B25/10

    Abstract: 本发明的伞帽,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帽沿和帽舌,其特征在于:帽沿上设有网状硬质帽顶,帽顶中间固定有向上的伞,伞包括安装在一起的伞柄、伞骨和伞面,伞柄下部有用于打开伞的按钮,帽舌上面设有用导线连接的照明灯、纽扣电池和开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晴天时,伞收缩,伞帽用来遮阳防晒,还可以开动风扇吹风降温。下雨时,按动按钮打开伞,可以遮雨,该产品轻盈实用。

    防风伞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85445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10409536.X

    申请日:2012-10-24

    Applicant: 项鋆

    Inventor: 项鋆 卢凝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风伞,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可有效防止伞被刮坏的防风伞。它包括伞柄(1)、伞骨(2)、普通伞面(5)、伞盖(7)和伞帽,所述普通伞面(5)外表面可覆盖一层防风伞面(4),所述防风伞面(4)通过卡口(3)连接到伞骨(2)上,所述伞帽为可伸缩的,分为内层伞帽(8)和外层伞帽(9),所述内层伞帽(8)可在外层伞帽(9)内移动,外层伞帽(9)上设有孔(6)对内层伞帽(8)进行定位。本发明的优点:实用性强,由于伞面是两层的,可有效防止伞被刮坏;而且由于伞面可拆卸,当普通伞面破损时,可将新伞面连上,可节约成本。

    防紫外线防红外线的双凸面伞

    公开(公告)号:CN101779853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1010127474.4

    申请日:2010-03-19

    Applicant: 翟毅

    Inventor: 翟毅

    Abstract: 一种防紫外线防红外线的双凸面伞,包括伞骨、伞杆、伞骨座、伞帽及上伞面,所述上伞面的中心通过上伞帽固定在伞杆的顶端,其中:上伞面的下方镜像设置下伞面构成截面为眼状轮廓的双凸面结构。本发明由于所述结构,能够将直射的红外线和紫外线隔绝在上伞面与下伞面之间形成的隔热层之上,将反射的红外线和紫外线通过下伞面发散到伞外,使得伞面下各种光线不再汇聚富集,形成的阴影更加凉爽,达到防止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目的,有效提高使用者的健康度;伞骨被下伞面包裹,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使用者造成机械伤害。

    一种方便携带伞套的伞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44352A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810217976.9

    申请日:2008-12-03

    Applicant: 赵国祥

    Inventor: 赵国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携带伞套的伞,包括:伞骨架、伞衣、伞套、伞头,所述伞头内有容纳伞套的空腔,空腔的壁上有取放所述伞套的开口,所述的开口通过空腔盖封闭。本发明所述的伞套收合后小个体可简易附设在伞具上,以成为一可随伞携带且可随意收合或展开使用的伞套,以避免现有伞套在取下不用后无法有效地随伞携带致容易遗失的缺点,且可增进伞具的外观装饰美感,而增进伞套的附加价值。

    一种无金属环保伞结构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137262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1910570525.1

    申请日:2019-06-27

    Inventor: 黄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金属环保伞结构,它包括伞柄、伞骨和伞帽,伞骨包括长骨、短骨和皮带条,长骨和短骨通过皮带条连接,长骨的一端设置有与丁字形外螺纹上巢的第一卡接槽相适配的第一卡接部,短骨的一端设置有与串盘及开关合一部件的串盘的第二卡接槽相适配的第二卡接部;伞帽包括圆柱内螺纹帽和橡胶环;伞柄包括依次连接的顶管内套管、齿轮卡扣环、丁字形外螺纹上巢、顶管外套管、中棒、串盘及开关合一部件、下巢固定外管、一体式手柄和伞绳。本发明不使用金属部件,伞骨可以防风且可以旋转,伞整体可以站立,同时使用无弓片安全开关蜂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