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05904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010074316.0
申请日:2020-01-22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10M125/18 , C10M177/00 , C01B32/225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性能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将氟化石墨与改性剂混合,并依次经过球磨、洗涤、干燥过程后,即得到润滑性能增强剂;其中,改性剂为铵盐与醇醚类试剂的混合物;该润滑性能增强剂可作为添加剂,用于制备改性润滑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提供与有机溶剂及润滑油兼容性良好的表面功能化氟化石墨烯产品,其制备方法具有原料成本低、易于大量获取、生产条件温和、易于控制等优点;产品作为润滑油性能增强剂能够明显提高润滑油的润滑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943594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196646.8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10M125/02 , C10M125/18 , C10M125/22 , C10M125/26 , C10M125/04 , C10M169/04 , C10N50/08 , C10N30/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特殊工况下的新型超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包括特殊结构碳薄膜、高温润滑材料以及零维纳米材料,所述高温润滑材料和零维纳米材料位于特殊结构碳薄膜的表面。在真空或惰性环境下的超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了将高温润滑材料与零维纳米材料混合均匀后在溶剂中分散,并将得到的液体滴加在特殊结构碳薄膜的表面,待溶剂挥发完全,即得超滑复合材料。本申请制备的新型超滑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经过惰性环境下的摩擦磨损测试后发现,突破千分位而实现万分位下的超滑,摩擦系数低至0.0004,并能稳定在0.0009,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够满足特殊工况下对润滑性有极高需求的材料或零部件的润滑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082329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810809641.X
申请日:2018-07-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C10M125/18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元纳米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氟化‑氧化石墨烯优异作为表面活性剂,使得分散性较差的碳纳米管有效的分散在溶液中。另外,碳纳米管可通过π‑π作用与氟化‑氧化石墨烯结合在一起,将氟化‑氧化石墨烯与碳纳米管相结合形成插层互穿网络结构。而且氟化‑氧化石墨烯表面含有丰富的官能团,可通过静电力大量吸附Ce3+,最后通过简单的水热还原法一步制备出CeO2/FGO/CNTs纳米自润滑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007937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60617.4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油温监测功能的润滑油纳米添加剂,是将NaOH、油酸、乙醇混合后磁力搅拌形成乳白色悬浮液;再向乳白色悬浮液中依次加入硝酸盐水溶液和氟化物水溶液,混合搅拌后转移至水热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水热反应结束后反应产物依次用去离子水和乙醇离心洗涤、干燥,即得润滑油氟化物纳米添加剂。本发明制备的氟化物纳米添加剂为单分散状态且尺寸分布均匀,在PAO6基础油中能够稳定分散,不仅可保障其原有摩擦学性能,而且由于纳米氟化物添加剂的功能及其发光性能能够有效监测润滑油的油温变化,可广泛用于航空、汽车、空气压缩机、工业液压和食品机械等领域的润滑。
-
公开(公告)号:CN106244291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549119.3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天长市润达金属防锈助剂有限公司
IPC: C10M125/18 , C10M133/16 , C10M167/00 , C10N30/06 , C10N30/12 , C10N40/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M167/00 , C10M125/18 , C10M133/16 , C10M2201/081 , C10M2201/14 , C10M2207/126 , C10M2207/402 , C10M2209/104 , C10M2209/108 , C10M2215/082 , C10M2219/044 , C10M2219/064 , C10M2219/068 , C10M2219/104 , C10M2223/04 , C10M2223/047 , C10M2223/049 , C10M2225/04 , C10M2227/061 , C10N2230/06 , C10N2230/12 , C10N224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磨防锈金属切削液,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蓖麻油20-30份、石油磺酸钠5-15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8份、烷基醇酰胺3-5份、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1-5份、二烷基亚磷酸酯2-6份、二壬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锌3-5份、三乙醇胺硼酸酯1-4份、油酸2-5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1-3份、硫化物硫脲2-5份、N-酰基氨基酸三乙醇胺1-6份、水溶性抗磨纳米颗粒3-5份、异噻唑啉酮1-4份、磷酸三丁酯2-6份、防锈添加剂1-4份、水6-12份。本发明的金属切削液具有优异的抗磨防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804800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23560.8
申请日:2015-05-05
Applicant: 南通莱必特轴承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捷
IPC: C10M125/18 , C10M169/04 , C10M177/00 , C10N40/02 , C10N30/06 , C10N3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由如下步骤组成:步骤一,取聚α-烯烃、季戊四醇、聚亚烷基乙二醇,搅拌混合均匀,得基础油;步骤二,取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琥珀酸酯、双烯基丁二酰亚、氟化铈纳米微粒、聚烷氧聚酚、烷基二苯胺、丁基辛基二苯胺、十二烯基丁二酸酯,搅拌混合均匀,得混合物A;之后将混合物A加入到基础油中,搅拌均匀,得混合物B;步骤三,搅拌条件下,取胆甾醇加入到混合物B中,之后加热至83-88度,保温2-5小时;冷却至常温,即得所述轴承用润滑油。本发明的轴承用润滑油性能优异,耐磨性能可提升30%以上,闪点达到240度;粘度指数为105-125,酸值为0.08-0.13mgKOH/g。
-
公开(公告)号:CN103865610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090785.6
申请日:2014-03-12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C10M125/18 , C10M125/10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发动机生物质燃油碳烟颗粒润滑功效的摩擦催化剂。该摩擦催化剂为微米级或纳米级的无机氟化物或稀土元素化合物,组成颗粒复合物,利用颗粒的摩擦催化功效,提升干摩擦条件下的颗粒润滑功效,可以有效降低和抑制生物质油碳烟颗粒对发动机摩擦部件的磨损,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且该方法简单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101142304B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0680004481.7
申请日:2006-02-09
Applicant: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IPC: C10M173/02 , B21B19/04 , B21B45/02 , C10M125/10 , C10M125/18 , C10M125/22 , C10M125/24 , C10M125/26 , C10M129/06 , C10M129/26 , C10M133/04 , C10M145/40 , C10N50/02 , C10N40/24 , C10N30/06 , C10N10/16 , C10N10/12 , C10N10/06 , C10N10/04 , C10N1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M173/02 , B21B19/04 , C10M2201/062 , C10M2201/081 , C10M2201/085 , C10M2201/087 , C10M2201/10 , C10M2201/102 , C10M2207/021 , C10M2207/10 , C10M2207/122 , C10M2207/123 , C10M2207/124 , C10M2209/12 , C10M2215/02 , C10N2210/01 , C10N2210/02 , C10N2210/03 , C10N2210/08 , C10N2230/06 , C10N2240/402 , C10N2240/403 , C10N2240/404 , C10N2250/02 , C10N2250/121
Abstract: 将热塑性加工用防烧伤剂制成由第一水溶液和第二水溶液形成的二液型;其中,将第一水溶液全体的质量作为100质量%,第一水溶液含有以无水物计为10~30质量%的硅酸钠;第二水溶液含有选自有机酸及其水溶性胺盐、无机酸及其水溶性胺盐、水溶性的胺、水溶性的醇以及水溶性的金属氯化物所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由此,涂布到盘形辊型导块的防烧伤剂不被辊的冷却水冲走,被供给·保持在盘形辊型导块的周面。因此,防烧伤剂不附着在辊上,不会使辊和管材发生轧辊打滑,就可穿轧管材。
-
公开(公告)号:CN101142304A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申请号:CN200680004481.7
申请日:2006-02-09
Applicant: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IPC: C10M173/02 , B21B19/04 , B21B45/02 , C10M125/10 , C10M125/18 , C10M125/22 , C10M125/24 , C10M125/26 , C10M129/06 , C10M129/26 , C10M133/04 , C10M145/40 , C10N10/02 , C10N10/04 , C10N10/06 , C10N10/12 , C10N10/16 , C10N30/06 , C10N40/24 , C10N5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M173/02 , B21B19/04 , C10M2201/062 , C10M2201/081 , C10M2201/085 , C10M2201/087 , C10M2201/10 , C10M2201/102 , C10M2207/021 , C10M2207/10 , C10M2207/122 , C10M2207/123 , C10M2207/124 , C10M2209/12 , C10M2215/02 , C10N2210/01 , C10N2210/02 , C10N2210/03 , C10N2210/08 , C10N2230/06 , C10N2240/402 , C10N2240/403 , C10N2240/404 , C10N2250/02 , C10N2250/121
Abstract: 将热塑性加工用防烧伤剂制成由第一水溶液和第二水溶液形成的二液型;其中,将第一水溶液全体的质量作为100质量%,第一水溶液含有以无水物计为10~30质量%的硅酸钠;第二水溶液含有选自有机酸及其水溶性胺盐、无机酸及其水溶性胺盐、水溶性的胺、水溶性的醇以及水溶性的金属氯化物所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由此,涂布到盘形辊型导块的防烧伤剂不被辊的冷却水冲走,被供给·保持在盘形辊型导块的周面。因此,防烧伤剂不附着在辊上,不会使辊和管材发生轧辊打滑,就可穿轧管材。
-
公开(公告)号:CN1177916C
公开(公告)日:2004-12-01
申请号:CN00800189.8
申请日:2000-02-10
Inventor: 福谷泰雄 , 福谷贵子 , 和田幸男 , 中山英一郎 , 二桥省之 , 铃木俊二 , 和田千代 , 北川直美 , 福谷美枝 , 和田晃辅 , 福岛伸也 , 福谷仁博 , 二桥贞行 , 二桥贞雄 , 冈本裕子 , 铃木贺津马 , 鹤田民子
IPC: C10M173/02 , C10M103/06 , C10M105/04 , C10M125/10 , C10M125/18 , C10M129/08 , C10N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M173/02 , C10M125/10 , C10M125/18 , C10M129/06 , C10M129/08 , C10M159/06 , C10M2201/02 , C10M2201/062 , C10M2201/08 , C10M2201/081 , C10M2201/082 , C10M2201/084 , C10M2205/14 , C10M2205/16 , C10M2205/17 , C10M2205/18 , C10M2207/021 , C10M2207/022 , C10M2207/023 , C10N2210/01 , C10N2210/02 , C10N2240/08 , C10N2250/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水性的润滑液或驱动液,用于取代作为机械装置的驱动部的润滑油或驱动油使用的油性的液体。润滑液的组成中含有氟化物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及水溶性的醇类或其衍生物。
-
-
-
-
-
-
-
-
-